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ammable Gata Array,FPGA)的图像实时采集和显示的驱动电路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Omni Vision公司的OV7670 CMOS图像传感器,选用Altera公司Cyclone II系列EP2C8Q208C8N作为逻辑控制芯片FPGA,构建了图像传感器驱动电路,并用Modelsim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设计时序要求,并输出稳定的图像.  相似文献   

2.
介绍使用ADμC812单片机的ADC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给出系统相关的电路图和程序框图,并就此系统中软件的关键部分予以说明.采用美国ADI(Analog Device Inc)公司生产的高性能单片机ADμC812采集数据,接受南传感器传送来的调整信号,再由各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最后通过LED显示器等输出,得到用户所需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电容层析系统(ECT)通常可分为两部分: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和装载有图像重建、图像分析以及ECT系统控制软件的上位计算机.介绍了16极板ECT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开发设计.上位机通过串口由数据采集系统获得图像重建所需要的投影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C++作为上位机软件编程语言,实现了与数据采集系统的通信、人机交互、在线重建图像和离线图像分析等功能.说明了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给出ECT系统在线重建图像和历史回放的运行示例.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TMS320C6711芯片和PCI总线(PCI9054)的MPEG-4视频编码卡的硬件设计、软件流程和编码优化的实现方法.测试证明,此PCI板卡视频图像处理速度快,满足了实时视频处理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实时通信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FCM和径向基函数插值的图像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破损区域的检测提取是图像修复过程中的关键预处理步骤,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在聚类过程中易受到初始聚类中心影响并陷入局部最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演化的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DEFCM),该方法通过建立图像的灰度-梯度直方图获取聚类数目,作为差分演化算法(DE)问题的维数,结合改进的FCM自适应提取图像破损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RBF)对图像进行修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能解决FCM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能正确、稳定的提取灰度图像的多种破损区域,RBF通过对破损区域的插值得到缺失信息,实现图像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2005的岩芯库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和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结构相结合的网络架构,实现了岩芯、岩屑数据管理、信息查询和岩芯图像浏览等功能,不仅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且维护方便、可扩充性强。  相似文献   

7.
用NMR数据解析方法对8-异戊烯基黄酮醇苷类化合物朝藿定C(Epimedin C)的结构进行研究.联合应用一维NMR(1H NMR\13CNMR\DEPT)和二维NMR(1H-1HCOSY\HSQC\HMBC)技术对朝藿定C进行归属指认.朝藿定C所有的1H和13C NMR数据(包括异戊烯基和糖单元),得到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其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确证.为该类化合物异戊烯基和糖单元的结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所述系统是以Anaconda-LVDS卡为图像采集、处理平台。在Anaconda-LVDS中的Vir-tex-Ⅱ Pro20FPGA芯片上构建图像边缘增强处理模块;以Visual C 编写控制程序,首先下载图像处理模块的电路配置文件至FPGA,之后实时查看相机采集的原始图像和经FPGA处理后的图像.最终实现了在上位机监控FPGA图像处理结果的系统,该系统在工业生产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I2C总线的时序和数据传送方式,以及在电子利率显示系统中I2C器件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该方法可应用于使用I2C器件而又无I2C接口的各种微机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文本图像特有的图像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底层图像特征组合的文本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使用了两层C4.5决策树分类器,能将文本图像有效地分为标题文本图像、文档图像和场景文本图像.首先将样本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提取灰度直方图的特征,根据灰度直方图特征的不同。可以先区分文档图像:然后把余下的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像,提取图像的GLCM纹理特征,根据GLCM特征区分场景文本I和标题文本图像.在开源的WEKA数据挖掘软件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能够得到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AT24C512存储器的特性、工作状态和读写时序,并应用于无线抄表器中.该芯片可存储抄表系统中所有的抄表信息,由此,增加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及功耗.  相似文献   

12.
用F lash芯片在线保存数据是嵌入式系统的常用方法,不同的F lash在线编程的方法略有不同。介绍了S3C 44B 0X与In te l 28f320C 3的硬件连接方式及实现F lash烧写的C语言程序代码。该方法在F lash系列产品软硬件设计中极具代表性,硬件连接典型实用,程序代码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I2C总线技术,并以AT24CXX系列IC卡为例介绍了基于I2C总线的通用存储器IC卡以及其与不带有I2C技术的单片机的接口技术,给出了相应的读写操作及其所需各种信号的程序,但单片机对不同存储容量的IC卡的读写操作也不完全相同,在程序中给出了很多种读写方式,并以表格的形式详细说明,使得该技术更具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I^2C总线技术,并以AT24CXX系列IC卡为例介绍了基于I^2C总线的通用存储器IC卡以及其与不带有I^2C技术的单片机的接口技术,给出了相应的读写操作及其所需各种信号的程序,但单片机对不同存储容量的IC卡的读写操作也不完全相同,在程序中给出了很多种读写方式,并以表格的形式详细说明,使得该技术更具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CS5460A的三相智能电能表的设计.该电能表有精确计时、分时管理、电能统计等功能,可以对电能表进行数据读取、校准等操作.其硬件部分主要采用电能表专用芯片CS5460A及单片机AT89S51等,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写.给出了部分硬件电路图,讨论了软件模块的设计方法。对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M9系列S3C2410微处理器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针对部分偏远地区电表管理水平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网络监控系统的远程抄表技术方案,阐述了基于嵌入式处理器S3C2410的远程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该系统的结构图,从而建立对电表的测量、控制于一体的嵌入式系统。系统充分利用了S3C2410和Linux操作系统的强大管理功能,从而性能稳定可靠、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可联机使用也可单独使用的高安全性的无线IC卡读写模块,它以AT89C51单片机为微控制器,以MF RC500芯片为IC卡读写器,构建了一个使用简单的IC卡读写系统。该系统基于MFRC500芯片构成读写模块,并对微控制器与读写芯片的通信方式作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通信过程中使用高安全性的数据加密算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云存储平台的敏感数据的安全问题,将元数据管理分成客户端元数据管理与云端元数据管理两部分,元数据子服务器自主提取、维护、读写和存储敏感信息的元数据,在映射关系方面采用基于文件与数据块之间冗余随机映射算法提高文件存储的安全性,同时采用按需询问同步策略保障元数据子服务器与云端元数据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块到数据存储中心映射关系的一致性,确保整个存储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多用户并发访问下,对不同规模数据集的读、写性能的实验测试表明,该存储系统在自主管理敏感信息元数据的前提下,与HDFS、GFS相比仍具有较好读写性能和稳定的数据持久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某高速实时系统中的大量数据存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短周期存储方法.概述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的读、写操作基本原理.为了解决数据持续性交替读入和写出存储器且存取顺序不一致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短周期存储方法.按照数据存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次突发和多次突发2种模式,其中少行多列的存储结构可使多次突发模式下短周期读写速度进一步提高.对基于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短周期存储方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多次突发模式下的短周期存储方法可以少量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片上存储资源和较高的数据读写速率实现存储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 ,不同程序之间常常要求进行数据交换 ,尤其是在实时监控或统计系统中 ,这种数据交换尤为重要 .在Unix系统中使用消息队列 ,就可以很好实现这些功能 .消息队列可认为是一个消息链表 ,有写权限的线程可以在队列中放置消息 ,有读权限的线程可以从队列在取出消息 .这样当有数据发生时 ,应用程序可以将必要的数据传送给服务程序程序 ,服务程序可以将这些数据显示出来 ,也可以对它们进行相应处理 ,达到监控或统计的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