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孢菌素A免疫抗原合成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环孢菌素A免疫抗原合成的各种方法 ,并对其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做了简要的介绍。参考文献 2 1篇。  相似文献   

2.
以腐草霉素抗性为选择标记,建立了环孢菌素A生产菌株的基因转化体系,成功将外源基因转入环孢菌素A生产菌,并整合到染色体上。传代实验表明,外源基因可以稳定表达。该体系的建立为环孢菌素A生产菌的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合成环孢菌素A (CsA)免疫抗原的目的出发 ,研究了CsA与 4 苯甲酰苯甲酸 (BBa)在紫外光激发下的光化学反应。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为 :n (CsA)∶n (BBa) =1∶1,光照距离为 9cm ,光照时间为 4h。产物CsA -BBa的收率达 5 1.9% ,其结构经UV、IR和HNMR谱的证实 ,可用于免疫抗原合成及抗体制备实验。  相似文献   

4.
环孢菌素A的合成及其治疗糖尿病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河北化工》2009,32(1):23-24
主要介绍了环孢菌素A的合成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环孢菌素A工业化生产涉及真菌发酵、萃取、浓缩、结晶、硅胶柱层析、脱色、二次结晶等步骤,目前硅胶柱层析步骤的硅胶只能一次使用,现实生产过程产生了大量的废硅胶,环保处理压力大、企业成本高。据此本文开展了环孢菌素A柱层析硅胶再生工艺研究,针对硅胶上吸附的杂质性质,研究了硅胶再生洗脱溶剂系统,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再生条件,结果表明:选用含有0.26%聚山梨醇的乙醇反向冲洗4个柱体积,再使用双氧水浓度为0.15%的去离子水正向冲洗2.1个柱体积,冲洗流速为5mL/min;使用压缩空气将再生后的硅胶压出,烘干至水分含量为6%。按照本方法得到的再生硅胶按原工艺使用时,环孢菌素A回收率完全达标,并且可以三次重复使用达标。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环孢素纯化硅胶再生工艺,可有效节约工厂生产成本和减轻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6.
<正>他克莫司(Tacrolimus)是从放线菌Streptomyces tsukubaea-sis的代谢产物中提取的新型大环内酶类物质,比环孢菌素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肝、肾和小肠等脏器移植中,抑制机体的排异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由DiaSorin公司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生产的他克莫司ELISA试剂盒,已在世界70多个国这有和地区销售使用。它主用于临床病例中他克莫司血液内药物浓度的监测,以指导该药物安全有效使用。该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并获得美国专利(1997,No.5650288)。  相似文献   

7.
环孢菌素A发酵中玉米浆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敬 《河北化工》2007,30(2):47-48
环孢菌素A的工业生产采用真菌发酵进而分离纯化的方法,玉米浆是其发酵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培养基质.通过实验比较了液体玉米浆与固体玉米浆对其效价的影响,发现液体玉米浆优于固体玉米浆.  相似文献   

8.
有机化工生产中的清洁工艺与环境保护向兴源冉迎玖编译(利川市化肥厂,利川445400)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众多的有机合成产品是不可想象的。人类健康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药工业的各种产品,如青霉素、环孢菌素等抗生素及布洛芬等消炎止痛药;同样,人...  相似文献   

9.
克伦特罗能提高脂肪型动物的瘦肉和脂肪的比率,因此常被用做畜禽饲料添加剂。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残留在畜禽产品中的克伦特罗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故检测畜禽产品中的克伦特罗残留对于保证食品安全非常重要。免疫分析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反应条件温和,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综述了免疫亲和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免疫传感器、分子印迹免疫分析法等免疫分析法在克伦特罗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这些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免疫抑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存在多种不良反应,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高效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对FTY720、FK-778、依维莫司、依法立株单抗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提出新型、高效、低毒、低价的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案的形成仍是免疫药理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灭活轮状病毒疫苗(inactivated rotavirus vaccine,IRV)与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免疫大鼠后,两种疫苗间免疫效果的相互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联合免疫组、间隔免疫组和单疫苗免疫组:联合免疫组接种IPV后4周,经双侧腿同时免疫IPV和IRV,共2次,间隔4周;单疫苗免疫组2组,分别免疫3针IPV和2针IRV,每针均间隔4周;间隔免疫组免疫1针IPV后4周,开始进行IPV和IRV间隔免疫(每针间隔2周,共6周)。分别于每次免疫后4周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微量中和试验结合免疫荧光抑制方法检测血清抗RV中和抗体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抗RV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血清抗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水平。结果大鼠经2针IRV免疫后,血清抗RV中和抗体和特异性Ig 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均明显上升,血清抗体阳转率均达100%;经3针IPV免疫后,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GMT均明显上升,抗体阳转率均达100%;联合免疫组、间隔免疫组和单疫苗免疫组间血清抗RV中和抗体水平、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及抗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V和IPV免疫大鼠后均获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两种疫苗联合使用时,免疫效果无相互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IPV)和野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Wild 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wIPV)在恒河猴体内不同免疫方案的免疫原性。方法将25只恒河猴随机分为5组:sIPV组(免疫3剂sIPV)、sIPV/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attenuated poliovirus vaccine,OPV)组(免疫2剂sIPV后,再免疫2剂OPV)、wIPV组(免疫3剂wIPV)、wIPV/OPV组(免疫2剂wIPV后,再免疫2剂OPV)和对照组(免疫3次稀释液M199),每组5只。OPV口服接种,IPV和M199经上臂三角肌处肌肉注射,2剂间免疫间隔时间为1个月。首次免疫前和每剂免疫后1个月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测定血清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效价。结果除对照组外的4个试验组全程免疫结束后,恒河猴血清中均可检出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且所有恒河猴血清中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全部阳转。Ⅰ型和Ⅲ型抗体免疫应答中,接种sIPV的2个试验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接种wIPV的2个试验组(P<0.05);Ⅱ型免疫应答中,接种wIPV的2个试验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接种sIPV的2个试验组(P<0.05)。采用wIPV/OPV序贯免疫,Ⅰ、Ⅱ、Ⅲ型抗体免疫应答均可获得与单独接种wIPV同样的效果;而采用sIPV/OPV序贯免疫,Ⅰ型抗体免疫应答效果低于单独接种sIPV,Ⅱ型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抗体第4剂免疫后水平也有所上升。结论 sIPV和wIPV在恒河猴体内均可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初步证实了IPV/OPV序贯免疫的可行性,为今后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BCG-CpG-DNA重复给药对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BCG-CpG-DNA的免疫毒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注射低(100μg)、中(250μg)、高(500μg)剂量的BCG-CpG-DNA,于28d内分别经背部皮下免疫7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14d、末次免疫后3d和3周,检测各组小鼠免疫器官脏器系数、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细胞因子释放(ELISPOT法)、T细胞亚群变化(免疫荧光法)和NK细胞杀伤活性(乳酸脱氢酶法)。结果 BCG-CpG-DNA重复给药7次,主要影响小鼠初级免疫器官,表现为脾肿大,对胸腺、肝脏和肾脏无影响;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增强淋巴细胞转化功能;降低中、高剂量组CD3+T细胞亚群含量;提高体内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数二者的比例;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结论 BCG-CpG-DNA重复给药累计达3.5mg,小鼠表现为免疫功能增强,对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无不良影响,未见免疫毒性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马属动物的免疫效果。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马属动物进行分群,采用相同的破伤风类毒素及免疫方法免疫,分析不同群之间的抗毒素效价、免疫成功率、形成免疫耐受的程次、马匹淘汰率的差异及平均免疫寿命。结果不同群之间免疫效果存在差异,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不同的马匹,免疫效果不同。结论要生产高效价的免疫血清,应选择高质量的马匹,可采用育种方法培育出适合免疫血清生产用的优良马匹。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457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免疫后的随访观察。其中151名儿童按0、1、2月免疫程序免疫,每次接种10μg,随访观察5年。5年时抗体阳转率为72%,抗体水平为40.5mIU/ml;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升高到97.3%,抗体水平增加到548.8mIU/ml。另306名儿童按0、1、6月免疫程序免疫,分别接种5、10和20μg,随访观察4年。4年时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2%、100%和94.2%。同样接种10μg 疫苗,0、1、6月免疫程序的阳转率和抗体水平皆明显优于0、1、2月的免疫程序。全程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越高,抗体下降越缓慢,维持时间越长。另外,按0、1、2月免疫程序的儿童中,5年的感染率为6.8%,保护率为86.4%。按0、1、6月免疫程序的儿童中,4年无1例乙肝病毒感染。两种免疫程序和三种免疫剂量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均可维持4年以上。因此,5年加强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JY佐剂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型L1蛋白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黏膜免疫效果的影响,并观察鼻腔反复免疫后与HPV58、11和6型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用含或不含JY佐剂的HPV18 L1 VLP分别经肌肉和鼻腔免疫BALB/c小鼠,并设PBS对照组,于第0、3、6周各免疫1次,免疫后第2、5、8周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IgG抗体滴度;于第8周分离脾淋巴细胞并收集呼吸道灌洗液,采用IFNγELISPOT试剂盒检测细胞免疫效果,ELISA法检测黏膜免疫效果;鼻腔免疫各组取5只小鼠,继续免疫10次,每次间隔3周,收集第14、20、26、32和38周的血清,ELISA法检测HPV18 L1蛋白与HPV58、11和6型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免疫3次后,不含或含有佐剂的HPV18 L1蛋白经肌肉免疫后的血清IgG抗体滴度(均为104.6)高于经鼻腔免疫后的血清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01.9和102.8)。含有佐剂的HPV18 L1蛋白经鼻腔免疫后呼吸道灌洗液中sIgA抗体浓度(30.06μg/ml)明显高于不含佐剂的HPV18 L1蛋白鼻腔免疫组(23.47μg/ml)(P<0.01),但肌肉免疫组未检测到sIgA抗体。含有佐剂的HPV18 L1蛋白经鼻腔免疫诱导的细胞斑点数明显高于不含佐剂的HPV18 L1蛋白鼻腔免疫组(P<0.01),不含佐剂与含佐剂的HPV18 L1蛋白肌肉免疫组诱导的细胞斑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8 L1免疫小鼠后的血清与HPV58、11和6型之间均有交叉反应,在第32周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最高。结论 HPV18 L1 VLP经肌肉免疫后,其血清抗体水平高于鼻腔免疫组,但该蛋白鼻腔免疫后细胞免疫反应和黏膜sIgA抗体水平均高于肌肉免疫组;JY佐剂能增强HPV18 L1蛋白经鼻腔免疫后的小鼠细胞反应及黏膜sIgA抗体应答,但肌肉免疫组佐剂作用不明显;HPV18 L1蛋白反复鼻腔免疫后,可拓宽抗原保护谱。  相似文献   

17.
氯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本文对氯霉素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氯霉素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与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法(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荧光免疫分析法(FIA)、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法(CEIA)、免疫传感器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微珠芯片免疫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作者提出了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不同年龄段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法选择广西南宁市隆安县4岁以内健康易感婴幼儿1 190名,分为3~8月龄(试验组220名,对照组133名)、1~2岁(试验组202名,对照组212名)、3~4岁(试验组218名,对照组205名)3个年龄段,试验组经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对照组经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3~8月龄组共免疫3针次,1~2岁组共免疫2针次,均间隔1个月;3~4岁组免疫1针次。各组免疫剂量均为0.5 ml/次。3~8月龄组分别于免疫前和第2针免疫后4周、第3针免疫后4周及末次免疫后3年采血,1~2岁组分别于免疫前、第2针免疫后4周及末次免疫后3年采血,3~4岁组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4周及免疫后3年采血,采用杀菌力试验及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观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抗体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免疫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后,抗体水平均显著提高,且在免疫后3年仍保持较高的抗体保护水平。结论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针对不同年龄段均保持很高的免疫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氢氧化锌与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复合佐剂对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取6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为复合佐剂(0.27 mg氢氧化锌,100μg HS,0.125 IU狂犬病疫苗)1、2、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1、2、3次免疫组,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经小鼠胫骨前肌免疫,除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于0、3、7、14、28 d进行免疫外,其他各组均为隔周免疫。分别于初免疫后1、2、3、4、8、12、16周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ABV)IgG水平。结果初免后1周,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血清未检测到抗-RABV IgG外,各实验组均产生抗-RABV特异性IgG;所有复合佐剂组在初免后3周均可产生高水平的IgG,初免后12周反弹性升高达到峰值,第16周仍维持较高水平。初免后1、2、3、4、8、12、16周,复合佐剂1、2、3次免疫组IgG水平均高于狂犬病疫苗相同次数免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IgG水平持续时间较长。初免后2周,复合佐剂2、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均高于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3次免疫后);初免后3周,复合佐剂3次免疫组的IgG水平高于狂犬病疫苗常规5次免疫组(4次免疫后)(P均<0.05)。结论氢氧化锌和HS复合佐剂能增强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株鸡毒支原体(F-strain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FMG)疫苗对商品肉鸡和父母代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00羽岭南黄商品肉鸡平均分为4组:免疫攻毒组[免疫FMG疫苗,并用MG强毒株VMG的标准株(R株,RMG)攻毒]、未免疫攻毒组(不免疫FMG疫苗,用RMG攻毒)、免疫未攻毒组(只免疫FMG疫苗,不用RMG攻毒)和对照组(不免疫FMG疫苗,且不用RMG攻毒);将3 000羽父母代肉种鸡平均分为2组:免疫组(免疫FMG疫苗)和对照组(不免疫FMG疫苗)。再按照养殖场常用免疫程序,商品肉鸡于7日龄免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父母代肉种鸡于8日龄免疫ND疫苗。采用双重PCR检测两种鸡FMG和VMG,半自动型生化分析仪分析商品肉鸡部分血液指标,测定两种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血清ND免疫抗体滴度。结果在商品肉鸡和父母代肉种鸡中,FMG疫苗免疫鸡群的VMG检出率和料重比均显著低于未免疫鸡群,总增重和ND免疫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未免疫鸡群(P0.05)。相同日龄的各组商品肉鸡血清中SCA、SCHOL、TP、SUN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G疫苗能有效降低MG感染带来的风险,促进肉鸡生产性能的提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