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直流电源设备是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管理主要依赖工作人员的现场巡视,效率低且安全保障率不高。因此,研究直流电源的在线监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直流电源系统的失效机理,探讨了蓄电池质量、蓄电池运行环境、蓄电池充电机特性以及蓄电池监控装置对直流电源设备的影响。基于蓄电池失效机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现场运行的直流电源预警及灭火系统。该系统的中央处理模块通过RS 485总线与蓄电池监测模块、充电装置监测模块、母线监控模块和火灾报警及灭火模块进行实时通信,实时收集各个蓄电池信息并判断,若采集的蓄电池特征量异常,则给出预警。利用该系统可提高直流电源监测水平,提升变电站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直流电源中因蓄电池串联使用,电池内阻检测难度大,无法准确判断蓄电池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蓄电池间接并联使用的直流电源系统,系统通过由模块发出高频检测信号注入蓄电池中,由监控对数据进行计算,实现系统对每只蓄电池的内阻在线精确检测。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安全的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而且应用简单、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在变电站的研究与应用"是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工程新技术研究项目,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已在湖北省多座智能变电站投入运行。在并联直流电源系统中,蓄电池并不是直接并在直流母线上,而是通过DC/DC转换模块接于母线。当发生馈线短路时,直流系统是否能提供足够的短路电流?馈线开关跳开后、电压波动有多大?母线电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当故障清除后,继电保护、监控系统是否会闭锁或重新启动?为此,我们在实验室、110 k V变电站现场进行各种短路模拟试验,以录取短路波形进行分析。试验证明: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在馈线短路时,系统能提供足够的短路电流;短路切除过程对二次保护、监控等设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设备分布式直流电源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流电源系统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承担对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遥视系统、事故照明、不允许停电机械等的供电任务。将集中供电的直流系统改造为分布式系统可提高直流电源供电的可靠性。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指标好、交直流电源通用的逆变开关电源为集中式直流电源系统改造为分布式直流电源系统创造了条件。实现方法是将集中的充电器、蓄电池组、监测仪表分解为安装在受电设备附近的多个直流电源屏,并将它们纳入分布式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电源系统中加入了运行特点,在原有基础上对直流电源监控系统技术进行提高。直流电源系统中加入了实时仿真、信号报警显示、故障自动诊断、远程访问及维护的新技术应用。真正做到全时段、全方位、全智能对直流电源系统的监控,保障和提高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的网络化管理及状态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直流电源设备运行、监控、维护检修的现状,提出并实施了一种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网络化管理、状态检修的管理模式。将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光纤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等应用于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将分散于各地的直流电源的充电机运行参数、蓄电池运行参数、系统运行状态通过光纤网络传送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故障诊断,实现了设备检修由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的过渡,既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又可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吕华林  张杰 《电源技术》2012,36(12):1863-1865
为了实现磷酸铁锂电池与传统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通信,提高监控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集成式变电站直流电源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设计了一个专用的直流电源系统集成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有效实现对电池能量管理系统BMS、直流屏监控模块和其它监控设备的实时通信管理,更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提高了系统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赵栋  李宏 《微电机》2007,40(6):101-102
直流电源监控系统硬件由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PLC和现场检测与变换元器件构成。借助于“组态王”软件和巧妙的程序设计,可用于多种不同电路拓扑的大功率直流电源系统的监控。详细介绍了其系统构成和软件设计,而且给出了其在直流电源系统中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梁藤译 《广西电力》2009,32(3):84-85
文章介绍了先锋水电厂直流电源监控系统的结构、特点,并用实例说明了直流电源监控系统不仅能对直流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还可及时发现各种不正常状态,提高设备运行维护的自动化水平,为运行维护人员处理故障设备提供帮助,同时也满足了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方式下对电厂直流电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直流电源远方监控系统在石嘴山供电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石嘴山供电局在无人值守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石嘴山供电局变电站直流电源远方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变、配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集成控制器的关键技术,通过实时监控直流电源装置、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实现电池性能测试管理、系统运行参数显示和完善系统保护功能,满足大、中、小型发电厂,变电站和配电站的智能型直流电源系统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换流站阀组用“两电三充”低压直流电源系统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可靠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电五充”系统结构的低压直流电源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有效解决了换流站直流保护系统多电源独立配置的需求问题,真正消除了低压直流电源故障导致直流误闭锁的重大隐患,建立了一套集中组屏、统一监控、灵活处置的应用案例,可为直流换流站阀组用低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发电厂、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直流电源网络,所接设备多,母线、小母线层层分布,回路纵横交错,客观上增大了查找直流接地故障的难度。直流电源系统又是对发电厂、变电站十分重要的电源系统,为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微机监控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稳定的不间断电源,它还  相似文献   

14.
广州换流站原来以相控整流装置为核心的直流电源系统存在设备陈旧,难以提供合格、可靠的直流电源,且不能对蓄电池进行自动监视、维护,不能实现数字化的集中监视和控制等问题。文章分析、比较了直流电源系统中应用的相控整流装置和高频开关装置的优缺点;结合高频开关电源装置应用,设计了能实现集中监控的换流站直流电源系统并予实施。实践表明,该系统各项运行指标优越,维护工作量少,实现了直流电源系统的数字化监视、控制。  相似文献   

15.
杨忠亮 《供用电》2015,(2):14-18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变电站、发电厂的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可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关系到变电站、发电厂的安全工作,甚至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介绍了直流电源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分析了直流电源技术的发展情况。锂离子蓄电池、蓄电池在线监测及远方监控、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等新技术的发展,将有效提高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微电机》2015,(4)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适用于飞机的高压直流电源系统,该系统由永磁同步发电机、PWM整流器以及基于SVPWM的控制器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不仅可以保证输入电流为标准正弦波,而且在飞机转速发生变化或者突加突卸负载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输出稳定高压直流。然后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款无人职守的智能直流电源监控系统,阐述了综合监控模块、电池巡检模块和绝缘监测模块的功能、该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块化方式,能自动检测直流电源系统的各种数据,并对系统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及报警,实现蓄电池智能管理,较好地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及配网自动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款无人职守的智能直流电源监控系统,阐述了综合监控模块、电池巡检模块和绝缘监测模块。该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块化方式,能自动检测直流电源系统的各种数据,并对系统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及报警,实现蓄电池的智能管理,较好地满足了无人值守变电站及配网自动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广州换流站原来以相控整流装置为核心的直流电源系统存在设备陈旧,难以提供合格、可靠的直流电源,且不能对蓄电池进行自动监视、维护,不能实现数字化的集中监视和控制等问题.文章分析、比较了直流电源系统中应用的相控整流装置和高频开关装置的优缺点;结合高频开关电源装置应用,设计了能实现集中监控的换流站直流电源系统并予实施.实践表明,该系统各项运行指标优越,维护工作量少,实现了直流电源系统的数字化监视、控制.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作用是在站用交流电源失去后,能够持续、稳定、可靠地为保护及合闸机构提供工作电源,确保能够将故障回路从电网系统中脱离出来,避免变电站全站停电事故的发生。然而,由于维护手段落后、工作人员承载力不足、缺乏完善的监控维护手段,导致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直流电源运维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远程设备状态监控及告警功能,提高运检效率,降低变电站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