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加快,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居住区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影响具有峰期性和持续性出发,分析了确定居住区交通影响范围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基于服务水平的居住区交通影响范围确定的方法,针对居住区的交通特性来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阈值。指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居住区交通影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于居住区道路组织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依涵 《安徽建筑》2003,10(1):30-31
本文论述了居住区整体规划中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性,阐述交通规划的概念,从多方面分析居住区道路组织规划中的各种设计思想。并且联系我国目前的实情,提出各种道路组织方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活动的主体是人,居住区的道路系统规划应体现对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关爱。在私家车进入居民家庭的时代,步行交通仍然应该是居住区交通系统的主体。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关居住区步行道路安全及其与公共绿地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勇 《安徽建筑》2010,17(5):94-95
文章针对居住区交通规划中采用的"人车分行"、"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以期说明在居住区交通规划中选择交通模式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5,(8)
"多元化生态交通"强调通过多元化手段、生态化方法来设计以步行系统为主的道路体系,通过合理组织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提高居民出行的安全性。文章引入"多元化生态交通"模式,对该模式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道路采用‘人车分行’、次要道路采用‘人车共存’""次要道路采用‘人车分行’、主要道路采用‘人车共存’"两种交通组织方式,并在城市层面提出相关的生态规划措施,在居住区层面提出一系列生态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6.
居住区道路规划可否人车兼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当前居住区人车分行道路系统产生矛盾的原因入手,通过对西方居住区道路交通发展脉络的梳理,认为优先使用公共交通是未来居住区交通规划的发展方向;并针对现阶段居住区出现的人车矛盾问题,尝试着用一种改进的交通组织模式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对居住区交通规划指导模式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比较国内外居住区交通规划研究的历程,指出我国居住交通规划指导模式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风水理论,研究了居住区规划中的总体布局方式,分析了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结合臻鼎科技淮安厂商业住宅楼规划实例,论述了风水理论引导下居住区的规划思路与方法,有助于营造出舒适合理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规划中的道路交通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规划中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的方法与设计思想,结合南通大学校园规划实例,分别就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规划设计中的若干新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做出粗线条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0.
于斌斌 《中国市政工程》2022,(5):60-65+123-124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道路作为居住区配套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横断面布置是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基于此,在分析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交通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导则编制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对配套道路的横断面布局进行研究分析,为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配套道路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