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国民经济的支柱。本文描述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实状况,借鉴国内外制造业产业评价体系的研究经验,确定了"制造强国"的内涵和特征,构建了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制造强国"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的制造业指标横向对比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的一个课题,于2013年1月启动, 一年多来,课题组围绕指标体系构建、制造强国指数评价、战略路径等方面多次召开课题组会和专家研讨会。课题组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指标体系、工业发达国家强国之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现状,提出了制造强国的内涵和特征,构建了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国际上公认已是制造强国的典型国家进行了评价、也对我国制造强国的进程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结果,提出推进制造强国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论述了实现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质量发展的现状,借鉴主要工业国家质量发展经验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到2025年制造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中的18个二级指标的历史发展趋势做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各国在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及后工业化时期的变动特点,同时也对指标特征进行了汇总,包括指标的上下限、独立性、关联性等,并对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5.
2015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二期)"重大咨询项目,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制造强国建设面临的重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形成研究报告。本文在项目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的发展近况,使用数据挖掘、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政策等信息以及典型案例、专家观点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论述。研究发现,制造业的增长模式、五大工程的实施差异度、传统产业面临被忽视以及地方政府产业政策趋同化等问题成为现阶段推动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面对这些问题,建议推进优质制造和新一轮技术改造以促进增长模式转变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五大工程实施以及地方产业政策以实现制造强国建设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6.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迫切需要调整当前产业政策模式,以功能性产业为主来构筑实施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政策体系。在这个政策体系中,市场居于主导地位,政府的作用是增进市场机能,扩展市场作用范围,并在公共领域补充市场的不足,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具体而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需要政府从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7.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对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变革、智能网联化、生产运营模式逐步革新的形势,制定我国的汽车产业强国发展战略,对提高我国的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新变革下国内外汽车产业分析,得出国内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智能网联化发展。通过建立以中国汽车本土企业为主体的多链条交叉式发展路径,为我国的汽车产业强国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制造质量强国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制造质量强国指标体系,分为质量安全、质量发展和质量基础三个维度,建立了11个评价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将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与部分国家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变化的趋势。结论表明:我国制造业质量经历了一个稳步提升的过程,2008年金融危机后提升幅度明显下降;与新兴制造国家相比,我国产品质量表现出一定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安全、性能差距,影响了我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2013年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织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本项目从机械、航空、航天、轨道、船舶、汽车、电力装备、信息电子、冶金、化工、纺织、家电、仪器十三个领域的制造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所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提出制造强国工程科技战略的思路和目标。研究建立了评价制造强国特征的指标体系,预测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项目提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对策,明确跨入制造强国行列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研究制订《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科学支撑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标准化战略的深刻剖析,总结了世界海洋强国的标准化战略观点及各国的战略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研究智能制造的内涵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的三大发展模式,以及实现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技术途径。针对典型行业的生产特点,提出了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技术途径的指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产业高端制造装备的已有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LED照明产业高端制造装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我国LED照明产业高端制造装备自主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从形成LED照明产业生态的视角,研究成立国家制造装备创新平台、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科技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总体上仍然"大而不强"。科学分析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创新能力现状,实现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智能引领,绿色发展,重点突破"的指导方针,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以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制造为重要方向,率先实现重点领域重大产品和重大制造技术的突破,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4.
设备制造质量监督机构在核电工程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通过工作方式及工作内容的转变,实现了工作性质由质量控制向质量监督转变;在监督设备制造质量的基础上,监督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有效性,逐步建立起核电设备制造质量监督体系,推动设备制造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制造战略是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有力武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首先,从制造战略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说明了我国研究制造战略的迫切性,阐述了制造战略的对我国制造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其次,从制造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了在我国研究制造战略所具备的有利条件;最后,指出了我国制造战略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现代化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近300年中,制造业的出现和工业化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文章对制造业历史地位、现在的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科学分析。阐述了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化的中心,技术进步的主要舞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国防安全的保障。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还有很大差距。在现存的不平等、不合理的世界秩序中,没有自己强大的制造业,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21世纪我国制造业肩负的重大使命和艰巨任务,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建立起先进、强大的中国制造业。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制造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长期制造战略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制造战略的内涵以及战略思考、战略规 划和战略管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美国近15年制造战略的轨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 大影响;提出了制定我国中长期制造战略的韬略:首先认清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地位和特征,建立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然后统筹全局、平衡冲突,解决“中国制造”由谁来 造的人才问题;最后讨论了如何加强政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特别是大力发展民营装备制造 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