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地质调查工作中更多的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地质调查工作,从而形成了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重复利用率高和数据潜在价值高等特点的地质资料。开展地质资料电子数据长期保存技术的研究,为地质调查成果数据提供一套长期安全、可信、可用的持续维护机制,使得地质调查成果数据能够更多、更深层次的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本文对地质资料电子数据长期保存技术探索与思考,分析现有的地质资料电子数据的保存现状,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对电子数据的长期保存相关工作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为地质资料电子数据的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全面信息化转型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质大数据应用与地质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质工作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的海量的地质资料与数据,具有重要的价值。地质数据具有多元(源)、异构、时空性、相关性、随机性、模糊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具有大数据特点,属于大数据范畴。由于地质调查工作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融合,促进了地质大数据应用与地质信息化发展,地质信息化进入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应用的数据驱动新时代。本文分析了当前地质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提出对地质大数据整合集成,对多来源、多模态、多时态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数据挖掘与关联建模,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与智能化。对地质大数据支持下的地质云平台构建、地质大数据应用服务系统和标准化建设的三要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石市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城市,具有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两大特点,实现黄石市城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将提升地质资料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可视化技术支撑。地质资料分类和地质数据分类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的重要环节,是地质数据库建库的基础,也是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要求。探讨地质资料和地质数据分类依据、方法和分类方案,采用层次分类法,将地质资料分为实物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和成果地质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分为5个类别、11个大类和22个类,地质数据分为11大类、100多个数据类型。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球物理特征,结合其它地质资料,进行物理场地质解释,圈定了含煤盆地、断裂构造,解决玄武岩下找煤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通过近些年工作的开展,已经采集了全国范围内大量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并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对每份实物资料进行了整理加工。如何对国家馆馆藏实物资料数字化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向社会提供服务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将国家馆整理的实物资料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整理入库,实现实物资料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并在互联网进行发布。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质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强的独立分支科学,综合运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清洁能源勘查等多种地质手段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势必形成大量的岩芯、标本、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本文综述了适用于城市地质的实物地质资料定量化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使用加权参数来确定不同城市地质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的优先分数,并藉此对实物地质找资料进行分类定级,提出收集、保管建议。采用这样的优先评分,能够将城市地质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选择最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作为优先保管对象。  相似文献   

8.
初论大数据时代地质资料信息集成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和云计算的迅猛发展给地质资料管理利用、数据加工处理与信息集成服务带来深刻变化,地质数据与地质档案工作面临着大数据的挑战和变革。本文结合当前地质资料与档案信息化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数字资料档案馆及知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建立智慧数据档案体系的大数据-大档案-大服务的新理念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信息呈爆发式增长,对大数据进行汇聚、关联与挖掘成为当前大数据科学的热点与挑战。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和价值创造形式,正在推动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与知识创新产业。在大数据时代,地质资料管理利用与档案信息化的数据处理与服务发生深刻变化,地质资料与档案工作也将面对大数据的挑战和变革。文章结合当前高校资料与档案信息化现状和发展的形势,围绕地质资料与档案信息化建设,论述了基于大数据的地质资料与档案信息化发展方向,立足数字化,面向智能化,探讨了知识服务及其创新体系建设,为促进地质资料与档案现代化管理及其应用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包含的内容非常庞杂,数量大、渠道多、来源广,但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应能反映中国总体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条件,显示国家重大地质工作成果,代表地质科学创新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系统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库藏体系的总体定位,初步确定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的收藏内容,研究了固体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条件,同时根据我国锡矿床的矿床规模、成因类型、时空分布等筛选要素,确定了个旧锡矿等32个锡矿床为国家级锡矿实物地质资料,反映了中国锡矿的成矿特点和地质勘查水平,为系统开展锡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述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机制及数据资源等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汇交管理执法不严、监管范围不全面、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提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为汇交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激励约束机制制度化及管理职能向市县延伸。同时就加强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提出完善地质资料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力度,健全地质资料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地质资料汇交激励约束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质资料具有重大保存与利用价值。地质资料服务是地质资料部门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近年来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资源与多样的服务方式,但依然存在着地质资料网上服务能力偏弱、信息服务开发能力不高、信息共享程度低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了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质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建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国家级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电子档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是地勘单位地质资料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在分析电子档案特性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储存管理、安全管理、维护管理和使用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地质资料电子档案的一般管理技术,以期在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发挥电子档案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多源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很好地满足了海量地质空间数据处理的需要。根据地质空间数据的特点,对面向地质空间数据挖掘的地矿点源数据库、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体系结构、挖掘过程以及可发现的地矿知识进行了探讨,并以从样品数据中挖掘矿体各空间点品位之间关系为例,阐述了地质空间数据数据挖掘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地质资料是一种长久可靠的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财产,地质资料的保管和使用对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发展意义重大。地质资料的有效管理可为其提供精准保存、促进资料全民共享、提高资料使用效率、避免重复保存,同时减少人力投入。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职能是为相关政府部门和公众保管并提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所以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我国,一般纳税人和借阅者不同程度地为地质资料的获取和保管支付相应的费用,他们拥有知晓这些资料如何被政府和相关科研人员所应用的权利。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地质资料工作现状,对比国内外地质资料管理趋势,重点提出了地质资料在信息化时代的数据定义,并从数字化汇交、数据中心建设、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背景下,地质勘查和地学研究对科学数据共享提出了迫切要求。欧美主要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以及建设国家间高度兼容的科学数据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本国及全球化的科学数据共享实践,这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地质勘查领域的科学数据管理已进入共享要求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加速升级的阶段,特别是基于地质资料管理的科学数据共享已具备了扎实的数据积累和实践基础。为推进中国地质勘查领域科学数据共享的快速发展,我国需紧跟科学数据共享的国际发展趋势,进一步健全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强公共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数据的开放共享,着力打造技术先进面向国际的科学数据基础设施。同时,需强化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合作与共享,通过建设国家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不断提高共享效率和数据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杨奎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227-228,230
地质资料库房一旦发生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根据地质资料库房的特殊性及布置位置、库房与机关办公的关系、冬季动火取暖、电气改造、装修、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地质资料库房火灾隐患的综合防治,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东  吴庆鸣  程怀舟  张强 《金属矿山》2007,(4):49-51,65
在地下工程施工中,为保障施工安全,很有必要开展超前地质探测,但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要准确达到预报要求难度很大.针对目前超前地质探测中常用的钻孔探测法,通过对钻机钻孔过程中的冲击力、推进力、转矩等多个参数进行监测,并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处理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弥补了单纯使用钻机钻进速度单一参数的不足,从而提高钻机实时超前地质探测的预报精度和预报效率.工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达到了提前预警减少漏报误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