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位测试研究土壤环境因素对碳钢的腐蚀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沈阳土壤腐蚀试验中心站,用便携式土壤腐蚀测试仪及土壤环境因素测试仪现场原位测试了土壤的电导,氧化学还原电位,地温等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碳钢的腐蚀速度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的电导受地温的影响显著,土壤中微生物腐蚀随着地温而显著增强。在春夏季节交替时(3月-7月)碳钢的腐蚀速度最大,而在冬季(12月-3月)碳钢的腐蚀速率最低,原位测试结果与失重值对比表明:碳钢的土壤腐蚀速率受地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电缆、光缆及金属护套材料土壤腐蚀原位测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直埋电缆、光缆对地绝缘电阻、对碳钢、黄铜、铅、铝的腐蚀率及土壤环境因素的原位连续测试,研究电缆、光缆及金属护套材料的土壤腐蚀规律.  相似文献   

3.
神经网络在金属土壤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从已有的土壤腐蚀试验数据中通过训练求得土壤的理化性能与碳钢在土壤中的腐蚀速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而预测碳钢在土壤中的腐蚀速度采用的神经网络结构为5—8—1的形式,学习算法采用BP算法.结果表明,含水量和Cl-离子是影响碳钢土壤腐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土壤环境因素对碳钢接地网材料腐蚀性有很大影响。为此,采用在60℃恒温烘箱中模拟土壤环境因素中的含水量、pH、总含盐量、酸度、碱度、SO42-浓度、Cl-浓度七个因素研究土壤腐蚀规律。恒温加速腐蚀一个月后计算腐蚀速率、观察腐蚀形貌并研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Cl-浓度增加腐蚀性增强,当Cl-浓度78mg/kg时腐蚀速率突然变小;pH增大腐蚀速率先减小后增大;SO42-浓度、总含盐量、酸度和碱度的增加土壤的腐蚀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5.
金属材料土壤腐蚀原位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CMB—1510便携式智能腐蚀测试仪对碳钢、不锈钢、H62黄铜及金属铝在沈阳土壤试验站进行土壤腐蚀的原位测试  相似文献   

6.
在会上交流已公开发表文章题录区域碳钢土壤腐蚀数据模式识别研究李洪锡,张淑泉,银耀德,高英发表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3,5(l):70混凝土土壤腐蚀快速试验研究马孝轩,陈从庆,仇新刚发表于:腐蚀科学与防护jkk,1995,7():84模糊聚类分析在土壤腐蚀性评价中的应用来光铃,曹楚南,林海潮发表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3,13(4):303我国典型地区大气腐蚀性的综合评价汪轩义,屈祖玉,李长荣发表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5,7(4)钢铁材?...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碳钢平均腐蚀速度统计特征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钢/土壤腐蚀是一种复杂的随机现象,采用概率统计法不能获得很多这类腐蚀的信息.将这种腐蚀看作分形体系,引入分维修正因子来定量描述腐蚀随机性的复杂程度.通过讨论平均腐蚀速度的统计特性,证实无论平行(重复)试验还是区域土壤腐蚀试验,平均腐蚀速度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并具备分形体系的二个基本特征:稳定分维值和变异系数的自相似性.这些特征值表明,区域土壤腐蚀试验数据的复杂程度要高于平行试验.  相似文献   

8.
碳钢土壤腐蚀随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及土壤环境因素原位连续测试方法 ,研究了在成都中心站土壤中 ,碳钢的腐蚀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明 ,在土壤环境因素变化差异较大的春夏季节交替时 ,碳钢腐蚀率最大 .  相似文献   

9.
张淑泉  孙成 《全面腐蚀控制》1998,12(3):16-18,15
介绍采用自然埋藏法、应力腐蚀及电偶腐蚀等试验方法,对碳钢、铝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和二种不锈钢材料在沈阳土壤腐蚀试验站1 ̄5年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Kriging空间分析方法,对大庆油田某区域现场实测的土壤腐蚀特性参数进行空间分析,并开发出土壤环境数据的空间分析软件。应用分析软件对试验区取得的300组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基于土壤电阻率评价指标的土壤腐蚀性分级图。介绍土壤腐蚀试验中应用Kriging方法的基本程序、软件开发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湿度对钢铁材料在中性土壤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应用弱极化曲线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湿度对中性土壤中钢铁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湿度的土壤中碳钢的腐蚀速度和腐蚀电位均随腐蚀的持续进行而趋于一个稳定值,碳钢的稳定腐蚀电流密度随湿度变化丰在最大值,碳钢土壤腐蚀过程与土壤湿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油田典型区块土壤环境,进行了16Mn钢现场埋片试验和室内模拟电化学试验,研究其土壤腐蚀行为。现场埋片试验表明,16Mn钢土壤腐蚀速率随时间推移而减小,后期减幅较小。腐蚀前期电化学阻抗谱图呈现两个时间常数的容抗弧特征,腐蚀过程受电化学活化控制为主,之后腐蚀速率变缓,腐蚀后期出现Warburg阻抗,以扩散控制为主,会有短暂腐蚀加剧过程,但最终还是呈腐蚀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测量土壤均质性的方法:测量土壤剖面上间隔一定距离的相同碳钢电极电位值,用相邻两电极的最大电位差ΔE(Fe)作为评价土壤均质性的参数指标.根据在塔里木地区土壤腐蚀调查的数据相关性和参数散布图的分析表明,ΔE(Fe)参数和土壤常规理化参数之间很少相关,但对土壤腐蚀性分类十分重要,和土壤腐蚀性大小正相关.用它作关键参数可提高建立土壤腐蚀模型的成功率.轮库线沿线土壤腐蚀模型的实例证实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变电站接地网土壤腐蚀情况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南省内变电站接地网土壤腐蚀问题,对海南境内17个地区,共计33所变电站(11座35 k V变电站,17座110 k V变电站和5座220 k V变电站)进行调研,对变电站接地网实际腐蚀程度进行了分类。同时对海南省各变电站接地网所处土壤环境的腐蚀等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3所变电站内土壤腐蚀等级为C2~C5级,其中处于C2级的仅8个,占24.2%,属轻度腐蚀;处于C3级的15个,占全部的45.5%,属中等腐蚀;处于C4、C5级的10个,占全部的30.3%,为严重腐蚀、重度腐蚀;对海南省各变电站内直流杂散电流强弱程度进行测量,均处于中、高级。分析了接地网土壤腐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试验、现场验证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埋地金属管道的外腐蚀成因为切入点,对北方盐碱土壤环境的腐蚀性进行研究。基于对油田现场土壤的理化试验结果,确定关键因素,以9种主要的土壤腐蚀影响因素为变量,设计9因素3水平的室内腐蚀模拟正交试验。采用20号钢标准腐蚀试片,进行模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研究了每个因素对土壤腐蚀速率的作用规律,得到该区域土壤腐蚀因素的重要度次序由大到小为:Na+,含水率,温度,Ca2+,孔隙度,pH,SO_4~(2-),HCO_3~-,Cl~-。进一步对腐蚀产物主要成分进行光谱分析,且与现场埋片腐蚀产物主要成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主要成分基本一致,含量有所差别,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室内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对Q235碳钢在滨海盐土中的土壤腐蚀进行恒温恒含水量、温度交变和含水量交变三种土壤腐蚀加速试验.根据腐蚀加速试验及现场埋样试验的腐蚀失重结果,对不同加速条件下的加速比和动力学相关性进行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腐蚀加速试验的加速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同温度下,10%含水时的加速比最大,10%~30%含水时的加速比次之,20...  相似文献   

17.
王文和  沈士明 《腐蚀与防护》2007,28(11):587-589
土壤腐蚀是导致埋地输油气管道腐蚀失效的主要形式。由于土壤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土壤介质对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电化学机理和过程相对复杂。文章简要阐述了埋地管道土壤电化学腐蚀机理:阴极过程主要是氧的还原,在阴极区域生成OH-离子;阳极过程主要为铁的氧化过程,氧化后的Fe2 离子与土壤发生水合作用。采用事故树分析对管道外腐蚀进行致因分析和结构重要度分析,得出了管道腐蚀事故主要与土壤腐蚀性和防腐层状况有关及重要程度。最后,提出了埋地管道土壤腐蚀防护措施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青岛土壤腐蚀试验站建设及数据积累"专项暨"青岛土壤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示范站顺利通过了由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由7位长期从事环境腐蚀的专家组成,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主任李晓刚教授任组长。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试验站负责人杨黎晖出席了会议。"青岛土壤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经  相似文献   

19.
环境腐蚀考察团出国考察报告(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三)土壤腐蚀试验开展材料土壤腐蚀试验研究美国主要有两个单位:NBS和贝尔实验室,日本铫子曝露场内也有土壤腐蚀试件的埋设点但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NBS开展土壤腐蚀试验工作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从本世纪初到今天仍在继续进行这一工作,从二十年代开始,以积累土壤腐蚀数据为主的全国规模的小试件土壤腐蚀试验已告结束,并有总结和专著出版,该课题组近期主要进行了下列工作。  相似文献   

20.
金属土壤腐蚀模型中关键参数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腐蚀因素的分类以及腐蚀模型中关键参数的选择等问题.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新的相关系数矩阵,用模式识别方法显示腐蚀因素的分类特性图.为成功建立腐蚀模型,关键参数组合中的腐蚀因素选择不仅要考虑因素的重要性(权重),还应从分类图中按不同组或区域来提取.作为实例,对塔里木地区土壤腐蚀数据集进行了处理,全部24种腐蚀因素散布在因素分类图中,大部分腐蚀因素聚集四个组,即:“含盐量”,“电阻率”,“土质/含水”和“缓冲性”等.对选择最佳关键参数组合的准则进行了讨论,并用一些区域土壤腐蚀模型的工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