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范宇  高正平 《电子对抗》2003,(4):27-31,46
对二雏介质金属复合尾翼模型,当其外形和前缘介质结构电磁参数一定但介质和金属分界面夹角取不同值情况下,采用矩量法计算了在10GHzTM均匀平面波照射下该模型双站雷达散射截(RCS),并作比较。结果表明在复合尾翼外形和前缘介质电磁参数一定情况下,当介质和金属V字形分界面夹角为90度时最利于减小后向雷达散射截面(RCS)。  相似文献   

2.
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 RCS)计算在隐身设计、电子对抗、目标探测、识别和成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重点研究方向。针对复杂目标RCS估计问题,基于属性散射中心模型的单一方法在估计大角度范围的目标RCS时会产生较大误差,而物理光学方法需要在每个观察角度对目标表面的面元进行遮挡判别才能准确得到目标RCS,计算量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联合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和物理光学的处理方法,在部分观察角度通过物理光学方法分析确定目标的属性参数集,再通过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分析快速估计任意观察角度、不同频率下的目标RCS,获得在大角度范围的结果更加准确、计算量更小。最后采用FEKO软件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弹头形状对导弹RCS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导弹的结构进行简化,建立了导弹的电磁散射模型,通过综合运用物理光学法(PO)、等效电磁流法(MEC)、几何光学法(GO)等高频方法计算了导弹模型各散射中心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并考虑目标各部分散射场间的相对相位关系,计算了带橄榄型弹头导弹的整体RCS,其结果与参考文献的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这说明该文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结果可满足工程预估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不同极化方式下带椭球型和半球型弹头导弹的RCS,结合RCS曲线分析了弹头形状对导弹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维仁  艾俊强  王健 《电讯技术》2021,61(2):242-247
采用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分析了梯形机翼后缘行波电磁散射和极化特性.针对机翼后缘半径和机翼展长等关键设计参数,建立了变参数模型并进行了多方案仿真分析,讨论了后缘半径和展长参数对机翼后缘行波在前向角域产生波峰的变化规律和散射量级.最后针对机翼后缘应用吸波材料的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证明在机翼后缘应用吸波材料可以有效减缩后缘...  相似文献   

5.
舰船与海面构成复合目标,其雷达散射截面(RCS)的研究一直是电磁计算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文中建立了Weierstrass分形海面和目标三角面元的几何模型以及基于物理光学法(PO)和弹跳射线法(SBR)的海面目标的电磁散射模型。采用OpenGL图形编程技术与C++多线程处理技术设计了一款可视化目标电磁散射预估系统(ESEE)V1.0,对比典型目标体RCS 与商业软件FEKO 的计算结果,验证了ESEE的可靠性。通过计算不同海况的海面RCS 及超电大尺寸舰船与海面复合散射RCS,分析了海面散射以及超电大目标与海面复合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主动雷达导引头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的检测与识别需求,通过对制导雷达平面隙缝阵列天线电磁散射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天线的电磁散射模型,研究了天线RCS的计算方法,结合仿真计算结果,给出了天线尺寸、隙缝数目及入射波频率等因素对天线RCS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雷达天线RCS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幅度特征和周期特征可以作为识别的重要依据,为主动雷达导引头对地面雷达站的检测与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对目标进行建模,利用NURBS的局部特性模拟目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受到各种物理作用而产生的形变,再采用物理光学(PO)方法,在NURBS曲面上进行表面电流积分,计算出目标的RCS。NURBS建模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建立目标的几何模型;并在原模型的基础上,较方便地产生形变而不需要重新建模。文中分别计算了原模型和形变后模型的RCS,以研究形变对于目标散射特性的影响。原模型的RCS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一致,说明文中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和评估目标RCS起伏对雷达检测性能的影响,常用一些统计模型来描述目标RCS的起伏。χ^2分布模型属于第二代起伏模型,可以包括Swerling Ⅰ~Ⅳ模型及非起伏模型的情况。文中分析了某民航飞机的外场飞行动态RCS测量数据,并应用电磁散射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可为该飞机RCS的设计和减缩提供参考;此外,还建立了该飞机在不同方位角范围内的起伏模型,可应用于雷达目标仿真。  相似文献   

9.
张绪春 《舰船电子对抗》2011,34(5):72-75,80
通过对国外多型现役舰艇舰体、舰载设备的分析,总结出其外部形体特征,建立了通用化、模块化电磁特性靶船模型,综合应用高频RCS分析方法,如物理光学法、一致绕射理论等,对该模型及其缩比模型的RCS进行了计算。对比缩比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真实测量结果,证明RCS计算结果准确,模型反映了真实靶船的电磁散射特性,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全机隐身特性是先进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最为重要的设计目标之一。为探究不同翼尖形状对飞翼无人机P频段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对典型飞翼无人机翼尖进行多切面建模。采用高精度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Multilevel Fast Multiple Algorithm,MLFMA)分析了不同翼尖方案下飞翼无人机全机在P频段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随迎角的变化,设计出优选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优选方案下不同切割位置对整机前向平均RC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考线15%处的直切翼尖方案具有最优的P频段电磁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机翼翼尖等弱散射源所带来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贡献问题,针对典型机翼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机翼翼尖方案,建立了典型翼尖数值模型。利用基于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A)的FEKO软件,计算、分析不同方案翼尖外形在不同频段、不同方位角下的RCS量级,并优选出对机翼RCS贡献最低的翼尖外形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针对典型机翼,从翼尖到翼根方向上15%处顺气流直切的翼尖外形方案,其翼尖尖点所带来的RCS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2.
针对F117A隐身飞机通过独特的几何外形设计来实现隐身的特点,利用电磁仿真软件XFDTD计算和分析了其收发分置条件下的电磁散射特性,包括频率相同时不同双站角、同一双站角时不同频率的雷达截面积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变化的特性。通过计算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为收发分置体制雷达反隐身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散射体的雷达横截面积(RCS)随着观测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对高频区的散射体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建模,根据各个散射中心的位置关系和信号入射角度,计算散射体在特定方向上的RCS。提出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有源加载方法改变散射体RCS方向特性,通过施放有源干扰信号使散射体在特定方向上的RCS方向图出现凹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变散射体的RCS方向特性,在特定方向上实现散射体射频隐身。  相似文献   

14.
徐伊达  滕杰  李景虎  梁爽  周萍 《电讯技术》2021,61(2):236-241
降低弱散射源的雷达散射截面,增强飞行器部件的隐身性能至关重要.但部件脱离飞行器后,需依托载体才能得到准确的隐身性能.通过探究低散射载体设计机理和思路,考虑爬行波、行波、入射频率等影响因素,设计了一款低散射载体.通过理论建模、特征基函数法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方法验证,所设计的低散射载体的雷达散射截面足够低,可有效消除弱散射...  相似文献   

15.
隐身目标的RCS在空域、频域及极化域等方面均呈现出不一致特性。利用隐身目标的低隐身效果的“空域窗口”优化多部雷达布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基于对隐身飞机RCS与雷达波入射角关系的具体分析,提出了雷达网消盲指数的概念和定量表达式,建立了一种小型雷达群的空域反隐身优化部署决策模型,并对具体的优化部署算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典型雷达装备进行的仿真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采用计算机图形学对某犁隐身飞机进行电磁建模的基础上,利用FDTD方法和电磁计算软件Microwave Studio对飞机在低频段(短波和米波波段)的RCS进行了计算,包括不同极化和不同入射角度条件下的单站和双站RCS.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证明在低频段该飞机有可能出现较强的谐振频率点,因而利用低频段雷达有可能实现对隐身飞机等低可探测目标的检测和跟踪.  相似文献   

17.
对近远场变换技术在目标特性测试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飞机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近场成像处理、远场计算重构以及卷积积分修正等处理,可将近场散射变换到远场。同时,近远场变换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在不满足远场条件下测量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时遇到的问题。通过对金属导体圆柱、导弹模型、常规飞机模型、角反射器等进行RCS测试,并对单柱面紧缩场与平面波紧缩场的RCS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近远场变换技术适用于那些采用隐身减缩技术的目标体,具有对测量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及提升测试精确度的效果。但对于未采取隐身措施的目标,近远场变换技术则完全不适用。  相似文献   

18.
龚俊斌  丁凡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4):417006-0417006(6)
卫星雷达波散射特征是对其进行监测、识别及打击的重要依据,其特征控制同时也是卫星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针对光电传感器侦察卫星的载荷搭载特点和面临的威胁,确定侦察卫星构型约束条件,分析卫星散射结构组成,对不同雷达波散射特性仿真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红外侦察卫星结构的RCS仿真方法。以美国DSP卫星为例,对卫星结构剖分,构建电磁仿真模型,采用射线追踪法、物理光学近似法及等效边缘电流法,对DSP卫星进行目标散射特性提取,从入射频率、极化形式等方面分析散射特点,提出光电侦察卫星的散射亮点部位及隐身改进建议,可用于对光电侦察类卫星的监测、识别及打击和指导该类卫星雷达波隐身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