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了以烤大麦为原料制作大麦茶饮料时影响其品质及稳定性的因素,并对其破碎度、浸提条件、酶解条件等进行了科学的试验,解决了影响大麦茶饮料品质及稳定性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黄的色泽,迷人的焦香,大麦茶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东方咖啡”的美誉,在韩国、日本等国非常流行。在韩国料理中,大麦茶多用来搭配烧烤类食物,可解除油腻,令人食欲大开;日本人则喜欢食用生鱼片后饮用大麦茶,以帮助消化,清理肠胃,去除口中余味;而近年,“韩风”也将大麦茶吹到中国,虏获了一大批国内时尚消费者的“芳心”  相似文献   

3.
张端莉  桂余  刘雄 《食品工业科技》2014,(17):252-257,270
发芽后的大麦中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得到很大提高,故以发芽大麦为原料,研制发芽大麦茶制备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水浸出物和感官评分两个指标综合考虑,设计L9(33)两个指标的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发芽大麦茶的最佳加工工艺:发芽时间3d,烘烤时间25min,烘烤温度170℃。此时的发芽大麦茶水浸出物含量为1.667g/100mL。烘烤温度和时间直接制约着大麦茶茶汤营养成分的损失,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营养成分损失量就越大。在最佳烘烤条件(170℃,25min)制作下,蛋白质(0.3%)、氨基酸(0.32%)、还原糖(6.32%)和β-葡聚糖(0.49%)含量较低,但此条件下有一部分可溶性物质增加,如可溶性糖(3.84%)和可溶性膳食纤维(8.90%),分别增长了8.3%和38.2%,且此烘烤温度和时间下其感官综合评价最佳,其麦香味浓、茶汤色泽棕黄透亮、滋味纯正,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4种青稞与24种中外大麦茶和2种国外引进的栽培大麦共30个样品中微量元素Fe、Zn、Se、Mn、Cu的含量,为青稞新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Fe、Zn、Mn、Cu和Se的含量,测定结果为:30个样品Fe的含量在19.29 mg/kg~49.04 mg/kg之间,平均含量最高的为青稞,达45.45 mg/kg;Zn的含量在9.04 mg/kg~27.33 mg/kg之间,平均含量最高的为青稞,达22.89 mg/kg;Se的含量在7.57μg/kg~155.12μg/kg之间,平均含量最高为青稞,达41.39μg/kg;Mn的含量在5.55 mg/kg~12.64 mg/kg之间,平均含量最高的为青稞,达11.76 mg/kg;Cu的含量在1.58 mg/kg~5.78 mg/kg之间,平均含量最高的为青稞,达4.44 mg/kg。实验数据表明:甘孜州青稞营养价值较高,对新产品研发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饮料工业》2008,11(6):26-26
每当走进韩国料理店,主人都会端上一杯大麦茶,让特有的麦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啜一口,浓郁的香气和清爽的口感让人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  相似文献   

6.
冷暖第一季     
《新食品》2013,(10):36-49
随着白酒上市企业先后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销售季报.白酒业迎来了近几年最惨淡的一季度,这与2012年白酒上市公司年报的数据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但是这并不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7.
陈兵  张端莉  覃小丽  刘雄 《食品科学》2015,36(14):76-80
采用感官评定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发芽大麦茶在不同贮藏温度(室温25 ℃、冷藏4 ℃、冻藏-20 ℃)和贮藏时间(3、6、9 个月)条件下,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冷藏3 个月发芽大麦茶的感官比其他贮藏条件较优,而且低温冷藏有利于形成和有效保留发芽大麦茶的香气成分;而发芽大麦茶在室温和冻藏条件下的特征风味物质含量一直在降低,贮藏后期(6~9 个月)酸、醇、萘类物质增加,有不愉快的味道。发芽大麦茶适宜的贮藏条件为冷藏(4 ℃)短期贮藏(0~3 个月)。  相似文献   

8.
董让 《北京纺织》2011,(9):70-73
冷与暖的对比,碰撞出初秋的时尚灵感,雕刻出各色风格的时尚精灵,是摩登女人与邻家女孩的完美对决,是冷艳诱惑与甜美温柔的引力PK。本期彩妆我们将与您一同分享初秋冷暖妆容,冷妆以紫色、血红色为主,暖妆则以金橘、桃粉为主,让您享受冷与暖的极致对比。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对聚乳酸纤维针织物与棉纤维针织物冷暖感进行研究,比较得出聚乳酸纤维针织物冷感强于棉纤维针织物,更适合制作夏季贴身穿着衣物。  相似文献   

10.
冷暖第一季     
《新食品》2013,(11):26-26
白酒应该变“过度”为“合理”——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云宗 从黄金十年到现在的寒冬期,高端白酒从政务消费到现在会议消费,白酒销量急剧下降,对于白酒企业目前来说,只有消费者买单的企业。才能度过寒冬期。  相似文献   

11.
徐娜 《中国酒》2010,(4):40-41
今年的春季糖酒会已经是第21次在成都举办,无论是会场和人员的配备,还是招商的宣传和造势,成都都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就展会本身而言,参展的各酒厂和经销商的收获怎样?参展人员有些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织物接触冷暖感,针对织物与皮肤接触瞬间热量传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方法构建三维织物传热仿真模型分析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因素。通过Texgen建模软件建立织物三维几何模型,结合等效热导率的串并联模型,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提取最大热通量值与KES-F7型织物冷暖感测试仪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模拟值与测试值误差均在6%以内,且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表明:织物毛羽层厚度增大时,织物与人体皮肤接触面热通量会随之变小;当织物内部加入高热导率纱线时,织物与人体皮肤接触面热通量值随之增加,且热导率增大时,织物与人体皮肤接触面热通量增幅趋缓;当高热导率纱线数量增多时,织物与人体皮肤接触面热通量值也会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33种色织衬衣面料为研究对象,采用KES-F7接触冷暖感试验仪测试了织物的接触冷暖感,探讨了色织衬衣面料接触冷暖感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3种色织衬衣面料的接触冷暖感均值为0.196W/cm2,差异不大,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表面形态、组织和原料。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针织内衣织物接触冷暖感与织物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关系,采用KES-F7精密瞬间热物性测试仪测试14种针织内衣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量。从织物密度、织物厚度等结构参数以及织物相关力学性能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织物结构越紧密,织物中静止空气含量越低,皮肤与织物接触冷感强烈;织物表面越光滑,皮肤与织物接触面积越大,接触冷感强烈;织物厚度越大,皮肤与织物接触暖感强烈。织物的结构参数影响织物中静止空气含量,从而对织物接触冷暖感产生影响。由织物最大瞬态热流量与织物力学性能参数相关性分析可知,减小织物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织物的蓬松性,有利于增强织物的接触暖感。  相似文献   

15.
为研发不同冷暖感织物,选取25种常见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KES-F7接触冷暖感测试仪测试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量。从织物组织、织物厚度等结构参数,织物导热系数及表面摩擦性能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成分相同、纱线线密度相近时,绉组织织物比平纹组织织物和斜纹组织织物的接触暖感好;织物导热系数与接触冷暖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增加织物表面粗糙度、表面蓬松度及厚度有利于提高皮肤与织物的接触暖感;增加织物表面滑爽度、平整度及减小织物厚度有利于提高织物接触冷感。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品工业》2014,(7):25-25
Emerson旗下业务品牌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自今年3月起,携手各地冷冻合作伙伴,在全国陆续举办十余场“智汇冷暖”系列创新技术交流活动,吸引众多冷库工程安装商积极参与。会议着眼于这些用户的实际需要,将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在冷冻领域的先进技术及领先解决方案带到各地市场,帮助客户提升冷链建设和运营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肖竞 《新食品》2008,(10):24-25
作为酒类市场的观察者、研究者,北京盛初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朝成对通胀影响酒类行业的问题思考得更细致,更实用。他认为,如果说此轮通货膨胀已经表现出对一些行业的负面影响,那么酒类行业还算相对幸运。因为酒类毕竟都属于消费品的范畴,和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性不大,不像投资、建筑、制造等行业遭受的打击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五金科技》2011,(2):70-74
农历新年过后,新一轮的离乡打工潮来临。很多人对虎年年初的用工荒仍记忆犹新,于是2011年的企业招工情况再度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从现实状况来看,东南沿海的劳动力缺口今年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9.
Emerson旗下业务品牌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自今年3月起,携手各地冷冻合作伙伴,在全国陆续举办十余场“智汇冷暖”系列创新技术交流活动,吸引众多冷库工程安装商积极参与。会议着眼于这些用户的实际需要.将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在冷冻领域的先进技术及领先解决方案带到各地市场,帮助客户提升冷链建设和运营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0.
Emerson旗下业务品牌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自今年3月起,携手各地冷冻合作伙伴,在全国陆续举办10余场”智汇冷暖“系列创新技术交流活动.吸引众多冷库工程安装商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