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吃外婆做的菜,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小时候的我,每天晚餐都极为丰盛。外婆有着人人称颂的好厨艺,晚餐就是她呈献厨艺的"压轴戏"。她把每个早晨的时间都给了菜市场,风雨无阻,对菜场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和执著。这个每日必至菜场的老奶奶和所有菜摊的七姑八姨混了个脸熟,有时她也会从家里带些东西送给她熟悉的小摊贩,因此在外婆家,有一种菜叫作"别人送的菜"。  相似文献   

2.
苏霁虹 《中国纤检》2007,(11):76-76
60年前的秋天,外婆出嫁的时候,全城的人几乎都赶来看她。小县城只有两条街,沿街而住的人们都认识外婆,她是城里刺绣手艺最好的女子,也是最美的姑娘。婚礼上身着大红色新嫁衣的外婆,清丽如水、美艳如花。然而没有人知道,此刻外婆对自己的装扮并不满意,她心里只想穿一件旗袍。  相似文献   

3.
一点就着的"爆竹" 11时50分,周医生走进病房对我说,带外婆到办公室检查眼睛.外婆刚舔干净八宝粥的罐子,像只鸭子似的扁着嘴巴,一动不动地,静静地坐在病床上.因为考虑到周医生12时下班,我显得有些焦急,催着外婆赶紧穿好衣服去做检查. "你不会叫他等我?"外婆磨磨蹭蹭地穿上衣服,一丝不苟地梳理着她那一头白发,戴上发箍.外婆耳聋,和她说话基本靠大声喊,我懒得解释,上前替她扣好衣服上的扣子.但是,我不小心扣错了一粒纽扣,顿时像踩了外婆的尾巴,她暴躁地尖叫起来.  相似文献   

4.
外婆菜     
正我有外婆情结。打小就听外婆念过"粗米粗糠,娃娃长得壮"的童谣。记忆里永不磨灭的镜头是乡村的傍晚,院子宽敞,喇叭花绽放,外婆穿着蓝色的确良斜襟上衣,围着藏青色土布围裙,执一根擀面杖,在四四方方的小木桌上擀面条。夕阳西下,暮色微凉。外婆个子矮,所以擀面条时脚底下要垫一张小板凳。外婆裹了小脚,据说家里给她缠脚的那天,她假装打猪草逃了出去,结果晚上回来还是没能逃脱——这是外婆  相似文献   

5.
正外婆今年93岁,她有个粉色的旧茶壶,与之成套的茶杯只剩下两个,且都磕破了边儿,但外婆还是一直在用。每次有人来探望的时候,她就拿出五颜六色的茶杯招待。这些茶杯也互不搭配,每个都出现得很突兀。这些茶具都是外婆长久积攒出来的,不论是磕破的壶嘴、摔掉的把手还是磕坏的杯口,都是时光的馈赠。从她的孩子出生开始,以她为中心,衍生出了40口人的大家  相似文献   

6.
去年署期,杉杉到外婆家渡假.临行前,本来说好要在外婆家住到新学期开学.可是时间还没有过半,她就被外婆"遣送"回来了.原因是她一到外婆家就整天守在冰箱旁,一个劲儿吃冷饮,就连外婆给她煮的稀饭,她也要放进冰箱"冰"着吃.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益阳市的郭玲今年26岁,父母忙于工作,她是由外婆抚养长大的.2010年7月,大学毕业后,她来到广州工作.当领到第一份工资时,郭玲第一个想法就是买份礼物送给外婆.外婆的皮肤常年干燥,郭玲就想给她买点护肤品.令郭玲失望的是,没有一家商场摆有可供老年人使用的护肤品专柜.她突然想起小时候的往事.冬天,每当她洗完脸,外婆总要从一个蛤蜊壳里面挖出一些雪花膏抹在她的脸上,舒服又管用,那温馨的气息至今都使她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外婆的腊肉     
外婆家住陕南商州乡下,一生平淡,却甚是好客。每每逢年过节时,晚生辈们孝敬给她的鲜猪肉,她都舍不得吃,而是把这些肉做成腊肉,专门用来待客呢。 自然,外婆做的腊肉,在乡下是很有名气的。金泉湾乡圆几十里,谁个不伸大拇指。外婆做出的腊肉,肉质柔嫩,鲜香  相似文献   

9.
煮茶妇     
正一不小心已步入"妇女"行列,于是用回忆的姿态在"六一"儿童节仔细地时空穿越了一下。我对关于"煮"所发生的一切烟火气发自内心地喜欢,看来这个爱好来自于被我称为"曹四小姐"的外婆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次见到外婆这位美食家,她总会端出各种给外公做的精致小食,我便属于那个和幸福的外公一起分享美味的人。现在想来,外婆的食材基本取自天然,只是  相似文献   

10.
Sandlot Games的经典之作《超级外婆》系列推出了全新的第5集,我们的超级外婆又回来了!当喵博士用她发明的强大收缩射线把超级外婆变小后,她必须在危险的庭院荒野中进行战斗。帮助超级外婆战胜全新的食人怪,并去解救她宝贵的小猫!《超级外婆5》的游戏画面在前几部作品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正不知为何,外婆在我母亲20岁出嫁后就带发修行,吃素念佛,与一切需杀生的物事断绝了"来往"。外婆整日吃素,我母亲则吃半素(即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及菩萨生日吃素)。母亲也从不吃牛肉,她认为牛勤勤恳恳为人们辛苦耕作了一世,老了吃它的肉太残忍了。我起初好奇地认为是素菜优于荤菜之故,所以每次听见外婆、母亲要到"功德林素菜馆"吃饭,马上偷偷换上"出客衣衫"央求同去。  相似文献   

12.
云县老酸汤     
小时候,那间灯影斑驳的老厨房里,总有外婆忙乎的身影.某天午后,她笑眯眯地问我们几个堂兄妹:"小鬼们,想吃什么?"还不等我反应,"酸汤!酸汤!"堂哥堂姐们就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便是我与酸汤的第一次邂逅. 我的家乡云县坐落在中国西南边陲,老云县祖祖辈辈的人,都钟爱这股酸酸辣辣的好味道.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当时外婆做酸汤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中外食品工业》2008,(11):48-52
小兵是一个很懂得珍惜的人。珍惜,是对旧日时光的淡淡缅怀,是对美妙味道的念念不忘,就像小时候外婆做的麻婆豆腐和回锅肉。多年以后,那些味道还让她记忆犹新。也正是那些味道,让她懂得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好吃”。想来,小兵好美食的根子在外婆那里,若没有外婆烧的那一手好菜,怎样才能奠定她对美食判定的基础,而她现今品评美食的口味也不会这般刁钻。  相似文献   

14.
我妈妈家是宁波人,外婆烧得一手好菜,她住在六阿姨家,过年过节我们过去探望,外婆都要留吃饭。八仙桌挤得满满的,冷菜热菜大碗小碟,外婆烧,阿姨端,小娘舅吹着牛,姨父把脸喝到通红,表弟表妹举着筷子戳来戳去拌嘴。我呢,伸长了细脖子滚着骨溜溜的黑眼珠,很乖地等那一碗黄澄澄的雪菜大黄鱼汤登场。  相似文献   

15.
我的外婆一辈子居住在贵州桐梓县马鬃苗族自治乡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去年春节前,我妈妈不知给她做了多少思想工作,才把她接到贵阳城里来过年。刚开始外婆还对城里的事物感到新鲜,但是没过几天,当大家吃完了她老人家带来的秘制油底肉后,外婆便突然因为吃不惯城里的新鲜肉而嚷着要回乡下了。这时妈妈对我说:“油底肉在老家很常见,它是把肉浸泡在土坛中的油底做成的,所以叫做油底肉。外婆吃惯了油底肉,当然感觉吃鲜肉没有味儿了。而我们家只有你外婆一个人会做油底肉,你这个学烹饪的外孙可得向她老人家学几招哦!”为了能把外…  相似文献   

16.
去年署期,杉杉到外婆家渡假。临行前,本来说好要在外婆家住到新学期开学。可是时间还没有过半,她就被外婆“遣送”回来了。原因是她一到外婆家就整天守在冰箱旁,一个劲儿吃冷饮,就连外婆给她煮的稀饭,她也要放进冰箱“冰”着吃。  相似文献   

17.
从小与祖籍江西的外婆一起生活,是喝着她的瓦罐汤长大的。那时候鸡鸭都算是稀罕物,好不容易得到一只,总归要好"几吃",如内脏要炒出一盘菜,胸肉要炒出一盘菜,剩下的才是煨汤料。伴鸡煨汤配料的大多是莲子、红枣、芡实之类。若得到一只老鸭,最佳的配伍就是芋艿或老姜了。外婆常煨的是排骨汤,配料根据季节有莲藕、海带、川贝、胡萝卜、马蹄、山药等。而以猪肉为主料做的汤,那就更家常,特别一点的有墨鱼干炖肉汤、谈菜肉片汤等;用猪肚或猪心猪  相似文献   

18.
正博物馆故事(一)"大量的民俗正在被商业文化异化、糟蹋、弄得庸俗不堪,大量的民间艺术正在悄无声息地消亡。"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这样说。这也是本刊开办此栏目的原因:走进博物馆,触摸真实的历史,听听藏品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我国辉煌的纺织服装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为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95岁高龄的外婆于2002年底安静离世。悲痛之余急急赶回家时,外婆生平节俭保存的所用之物已经随她灰飞湮灭。后来,在姨妈和母亲的合力寻找下,终于在外婆床下的竹篓里找到了被遗漏掉的一件保存完好的、外婆出嫁时穿的淡蓝色上衣和一双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19.
贪恋旗袍     
李晓青 《中国纤检》2007,(12):77-77
在外婆的衣柜里有一件粉红色的缎子旗袍,崭新崭新的,领口和袖口上镶着漂亮的花边,大襟和裙摆处,还绣着花,是那种栩栩如生的手工绣,美得让人叹为观止!那是她出嫁时候的新娘装,一辈子只舍得穿过一次。在外婆临终的时候,她像传宝  相似文献   

20.
正外婆快满百岁了,养白鸽成了她一生的习惯。因为爱,外婆只养不杀,更不吃。在我的印记里,外婆一直养白鸽。外婆善待白鸽,如同善待自己珍贵的生命一样,绝不容许白鸽受到一丁点儿伤害。养白鸽的地方,位于外婆卧室上的一层小阁楼,那是一个敞亮的天窗,上面既遮阴,下面又通气,是盖房子的时候外公特意设计的。外公在世的时候,他就用竹篾条为白鸽编织了不少的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