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体育电影是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大众传播媒介.就中国体育电影的制作与传播而言,它不仅是体育行业影响力的证明,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体育皇后》《女篮5号》《夺冠》分别是中国体育电影在1930年代、195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代表之作.从《体育皇后》到《女篮5号》,再到《夺冠》,从"体育救国"到"为国争光",中国体育...  相似文献   

2.
《道德经》是中国古典哲学范畴的经典著作,集中体现道家思想,语言与思想独树一帜.《道德经》已有上千部中文注疏与评论,在西方英译本超百本.通过文化传播模因论视角,研究《道德经》哲学思想,对比分析辜正坤、刘殿爵、理雅各和亚瑟韦利的译本,并通过《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探讨中国文学走出去策略,促进中国典籍翻译的有效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典籍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典籍对外传播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梳理分析中国文化典籍在匈牙利的传播历史和现状,总结出应通过政府支持、民间互动、人才建设和融媒整合等渠道构建文化典籍在匈牙利的传播路径,进而推广至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典籍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典籍对外传播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梳理分析中国文化典籍在匈牙利的传播历史和现状,总结出应通过政府支持、民间互动、人才建设和融媒整合等渠道构建文化典籍在匈牙利的传播路径,进而推广至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表征,以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吸引力为代表的国家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位置日益凸显。孔子学院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不仅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开辟了新渠道,也为各国多元文化走进中国架起了新桥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壮大,孔子学院遍布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语言教学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共通,塑造和展示着中国大国崛起、联通互惠、和平友好、文化自信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汉语热”持续升温,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教授留学生语言,更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因素的导入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挖掘《发展汉语·初级综合》中出现的文化因素,研究其方式和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状况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国内传播学领域关于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认为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形象概念辨析、国家形象定位及构建途径与传播策略研究层面,还缺少对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微观层面和操作层次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与参与,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对中国核心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将极大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红色经典艺术"既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我国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现有"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数据资料过于老旧,难以满足现代人浏览观赏的要求。我们应该建立新的数据标准,并对中国红色经典艺术进行数据重建,使新媒体有高质量的数据可供推广传播。同时,我们应该继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确立红色经典艺术对外传播战略,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技术保障体系和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等对外传播渠道,使"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在国外能够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平台不仅能够提高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人文交流,还使中国在国际传播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中国文化加强学习人员的汉语学习能力。结合中国文化教学的特点和使命,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论述,在整合校内外各项资源、创新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化教学过程中的目标,从教师考评机制、中国文化推广等方面阐述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利的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较多的耽美文化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让广大的受众开始了解耽美文化.2019年,以《陈情令》为代表的耽美改编作品在海内外掀起了收视狂潮,让耽美文化圈层外的广泛受众更深入地了解了耽美文化.从学术史维度梳理了国内耽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探寻中国耽美文化与日本耽美文化因缘关系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国内耽美文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出圈":一是耽美文化受众的"出圈",由趣缘群体向大众的传播;二是传播渠道的"出圈",采用隐喻、"阉割"的方式向主流价值靠拢,由趣缘群体内部的"私相授受"转向影视的主流化传播;三是耽美文本的多元化发展,扩展了耽美文化版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较多的耽美文化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让广大的受众开始了解耽美文化.2019年,以《陈情令》为代表的耽美改编作品在海内外掀起了收视狂潮,让耽美文化圈层外的广泛受众更深入地了解了耽美文化.从学术史维度梳理了国内耽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探寻中国耽美文化与日本耽美文化因缘关系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国内耽美文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出圈":一是耽美文化受众的"出圈",由趣缘群体向大众的传播;二是传播渠道的"出圈",采用隐喻、"阉割"的方式向主流价值靠拢,由趣缘群体内部的"私相授受"转向影视的主流化传播;三是耽美文本的多元化发展,扩展了耽美文化版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翻译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简称ANT),以《中国丛报》为中心,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与传播过程进行探析,分析有关行动者是如何参与并构建"项目发起-翻译生产-译作传播"网络的,对译介作品的翻译过程提供可行的解释分析模式,希望能为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与传播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形象影响民族凝聚力与归属感,决定国家地位。外交翻译作为国家形象输出的重要载体,采取何种翻译方法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拟从形象学出发,探究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下外交翻译的特点及走势,指出了新时代形象构建下我国外交翻译具有政治意识、受众意识、文化自觉等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更好地认识外交翻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莎剧为中国当代观众所接受并喜爱是近年莎剧研究关注的课题之一.《夜宴》就是《哈姆莱特》在中国影视解读中异化的例子.通过分析贯穿《夜宴》全剧的"面具",从主要人物戴上面具到摘下面具,再联系莎翁剧作《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形象,指出《夜宴》对《哈姆莱特》中"蒙面的王后"形象丰满后表达了新的主题:欲望.这是搬上中国银幕后的超越,但美中不足是对王子形象刻画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15.
传媒中的"逆反",即种种"逆反心理"能否消解,直接影响受众的心理平衡和信息接受.如何能消解"逆反",实现最积极有效的信息传播,是当前媒介研究关注的热点.文中从引导者形象到引导内容、情境以及对象等特征的诸多方面对传媒"逆反"进行了解析、探求,并结合电视媒体"以人为本"的传播特色,提出了开拓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挖掘新闻意义,实现意见汇聚;凸显电视媒体的现代气质;以及人性化的意见沟通与互动式的交流魅力等一系列关于电视新闻传播的启示,为当前电视新闻的消解"逆反"、有效传播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著名戏剧典籍《牡丹亭》的白之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前二十章节的译文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传神达意"理论,分别从"字词达意""比喻达意""形似""神似"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白氏《牡丹亭》译本和汪氏《牡丹亭》译本均属优秀译本,且各有特色。但是相比而言,汪译本比白译本更适合于典籍英译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评价理论,以《中国日报》英文版对中国新冠肺炎报道自建语料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日报》英文版新冠肺炎报道语料中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结果显示语料中积极态度大于消极态度,情感系统占比最高,判断系统、态度系统使用频率最低,呈现中国是一个“有能力、负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享合作”共同抗疫的大国形象的形象,有利于中国大国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象的构建有本国"自塑"和外国"他塑"两种渠道,外宣翻译是将中国"自塑"的国家形象传递给外国读者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对于塑造好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形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以尼泊尔为例,尼泊尔媒体中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在这些新闻的外宣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翻译策略,如语言动态对等策略、中国地名拼音翻译策略、译释并举策略、编译策略等,在尼英文媒体上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进行正面宣传,以建构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当代印度英语小说"朱鹭号"三部曲和《孟加拉特色谋杀案》中的中国形象为解读对象,分析印度作家在中国人物塑造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学手法的借鉴,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具有印度特色的中国文化元素。文章认为,中印文学交流不仅有助于两国间的文化理解,也是越来越多中国形象出现在印度英语小说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球"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数字地球"是一个不仅包括地球信息科学,同时也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开放的巨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RS、GIS、GPS等为"数字地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数字地球"在虚拟现实、预测全球变化、农业生产、教育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数字地球"对于中国在下个世纪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中国应加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将"数字中国"计划提上日程.全社会要高度关注"数字地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