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基于Web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将虚拟企业的本质视为成员知识联盟,在对虚拟企业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和知识转移方式进行了阐述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进而提出了基于Web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框架;模型的核心是知识的产生、分享、应用和创新.该模型符合网络化建模的趋势,并考虑到了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等环境因素对知识管理的支持,通过各种分析工具增强知识创新能力,达到在不确定竞争环境下提升虚拟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合同网模型广泛应用于基于多Agent系统的各种应用系统中,以解决分布合作求解和任务分配问题,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降低通讯量,减少协商时间和信息流量,提高系统效率。工程设备招标活动是合同网模型的典型应用。实践中的工程设备招标活动通常采用邀标为主、广播式发标为辅的工作方式,本文讨论了基于邀标的合同网模型在工程设备招标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合拢管理包括三层涵义:合拢个体独立运作、组织全面协调、坚定的目标和信任体制.基于合拢管理思想,提出了基于快速反应能力的单元组织结构模型.人员、角色和业务单元是组成单元组织框架的最基本构件.业务单元与工作团队在工作目标及性质、组织依赖性和柔性、规模边界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4.
战略联盟与虚拟企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企业效率边界和交易费用比较,分析了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的主要区别。从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组建的动因及合作企业内部资源条件角度,比较分析了两种组织形式选择合作伙伴标准的区别。比较分析了两种组织形式面临的风险及其特征区别,还比较分析了其运作模式的区别,以便相关组织能够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特点,选择合理的组织合作形式,持续有效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敏捷虚拟企业的运行环境和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敏捷虚拟企业的形成机理,建立了由知识中心,多模式运输系统、集成远程通讯网络和商业支持四大部分组成的敏感虚拟企业的运行环境,提出了基于敏感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的决策模型,为敏捷虚拟企业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虚拟企业产品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的要求,以及产品知识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时效性,对基于知识粒度的移动Agent 虚拟企业协作开发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通过启用不同粒度的封装知识模板,实现对虚拟企业制造资源的重构和封装;通过黑板协同机制实现Agent之间的数据通信及信息共享.实例表明,通过基于知识粒度的移动Agent技术,虚拟企业协作开发系统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对知识的发现、调度和应用,改善网络异地协同合作,从而提高产品开发的敏捷性和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虚拟企业管理的核心——合作伙伴选择,建立了三阶段评价模型,并筛选了以企业研发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合作伙伴初选算法,并将基于熵权的模糊AHP综合算法应用在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中。结合某企业实例,验证了算法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最后,采用B/S体系结构等技术开发了Web环境下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管理支持系统。通过运行显示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网络,简称自组网,其应用领域广泛场景多样。本文参考传统网络性能测试方法,结合自组网本身特征,研究了实验室中模拟组网环境的自组网测试方法。本文采用搭建模拟装置配合屏蔽箱的方式,基于丢包率参数,对模拟自组网在静态结构拓扑和动态结构拓扑下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使用实验室模拟环境在自组网节点安装应用前对其组网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将为安装后的调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协助应用调试定位更快、更精准。  相似文献   

9.
基于质量信息流的虚拟企业质量管理概念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特征的认识及对其研究的现状,通过对虚拟企业质量管理过程的抽象,提出了一个基于质量信息流的虚拟企业质量管理概念模型,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虚拟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并指出了研究虚拟企业质量管理还需进行的其它工作。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多维决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是虚拟企业成功运作关键。针对目前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区间相离度的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模糊优选模型.及基于风险因子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模糊决策模型。最后进行实例分析,实例表明两种模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在敏捷虚拟企业环境下 ,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 ,需要进行重组。从企业的经营过程、技术、组织结构、文化和人因等多方面分析了企业管理模式重构的内涵 ,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链的企业过程缺陷分析方法 ,给出了进行过程结构优化的ESIA原则 ,开发了一套企业过程仿真系统对企业过程进行优化与评价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敏捷虚拟组织的重构模型 ,为企业适应动态联盟的管理需要提供了必要的重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 Service的虚拟人力资源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虚拟人力资源应用特点与需求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虚拟人力资源平台,用于解决企业间人才共享、动态团队管理和非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的新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途径,并给出了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13.
滕健  万福成 《包装工程》2017,38(14):219-223
目的探求以增强现实技术为基础的移动端产品展示APP设计模式。方法从用户体验和产品虚拟视觉信息设计两方面展开研究。结果结合家电产品展示APP开发案例,在移动设备环境下,利用增强现实开发工具设计了增强现实产品展示系统。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为移动展示设计提供了一种用户体验更好的展示形式,能够将虚拟的产品数字化模型和真实环境结合起来;也为产品设计企业提供了可用性更高的展示系统平台,并且为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质量监理的敏捷虚拟企业质量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敏捷虚拟企业是一种组织松散的多企业动态联盟,质量管理是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引入了质量监理的概念,深入探讨了以质量监理小组为核心的敏捷虚拟企业质量管理要制为敏捷虚拟企业的质量保证,质量协调与质量创新了一种较好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的产品异地协同设计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Web的异地协同设计的开发平台,可以使参与产品研发的各种人员通过平台完成自己的设计或管理工作,实际上相当于组建了一个虚拟企业.本文通过对产品开发过程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Web的协同设计平台的框架结构,并对具体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虚拟企业任务分配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形成后,盟主面临着多产品在多个生产企业中分配的问题。任务分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企业的资源是否充分利用问题。因此,盟主任务分配问题是虚拟企业资源计划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影响任务分配的因素出发,指出任务分配的结果受组织形式和分配策略的影响而不同。构造以追求利润最大为第一目标,以充分利用企业可得能力为第二目标的多产品多企业单阶段分配的数学模型,并对这一多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提出了它的逻辑流程以帮助求解近似解。  相似文献   

17.
Virtual manufacturing is a dynamic enterprise structure that will enable futu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ast cha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This is made possible through quick IT based integration of flexible and core competent business entities capable of providing value-added product and services. Flexibility elements represent change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 wide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in time and cost dimensions. Value chain considerations require synergy among the participating flexible resources. Also decision information synchronization delays need to be managed so that other entity flow processes in the enterprise remain well synchronized. This may require a capability of dynamic changes in flexible structures leading to effective virtual enterprises. There is a need to develop suitable enterprise architectures for virtual enterprises that offer an increasing focus on agility. Infrastructure support for integration of flexible capability to attain synergy among resources is necessary for enterprise agility. We conceptualize virtual manufacturing (VM) as an integrating infrastructure of flexible resources made possible through alliance of enterprises that are individually core competent in specific business function. Such a VM can attain the required cost, flexibility and responsiveness characteristics in its operations to provide solution to the demanding customer in a global dynamic market. Modelling frameworks depicting these composite flexibility states have complex and tacit interrelationship with plural business goals.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 (ANP) has been used to model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decision domains with a view to prioritize enterprise wide flexibility dimensions. The ANP modelling framework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interdependency among sub-strategies. We demonstrate through sensitivity analysis that strategic shift is required to accommodate changes due to dynamic condition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传统企业的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挑战.通过分析认为,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业务流程再造成为企业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的前提;提出了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思路、步骤和技术;探讨了业务流程再造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企业只有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才能最终推动企业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The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ood operations practice cannot be undertaken in isolation; it must consider the enterprise contex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a robust proc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environment good operations practice role profiles for supervisors, and illustrate this through a case study within a complex cell-centric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The approach identifies the activities undertaken by a cell leader and team leader in a given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and also by a good operations practice cell leader and team leader in a relevant external organization. Then via a survey of operations managers and functional managers, those activities that a cell leader and team leader should do within the given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are identified. The approach enables the contextual adoption of good operations practice, develops supervisor role profiles which allows them to be proficient within their task domains, contributes to attaining agreement amongst operational and functional management, and has applications across cell-centric manufacturing. The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impacts available across cell-centric manufacturing are illustrated by the finding that following this examination of operations practice in the case study company two-thirds were classified as requiring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