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4种端羟基低聚物进行氯乙酰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含端基氯的低聚物,然后以这些含端基氯的低聚物为大分子引发剂,在CuCl/bpy存在下引发苯乙烯的ATRP反应,得到ABA嵌段共聚物。用^1H-NMR分析证明了聚合物的嵌段结构,以SEC测定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发现嵌段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单体转化率成正比,并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理论值M↑-n,th=(Δ[M]/[oligomer-Cl])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乳液及其与苯乙烯接枝聚合改性的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予聚物混合法合成了聚氨酯乳液,考察了合成条件包括予聚物分散温度-NCO/-OH基团比例,亲水剂的选用等,另外,以苯乙烯作为提高耐水性的改性单体以BHPO-TEPA界面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物法制备了聚氨酯-苯乙烯接枝胶乳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接枝胶乳可同时提高粘接性能和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纳米SiO2表面接枝聚合苯乙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修饰,引入乙烯基功能基,将其与苯乙烯进行溶液聚合,制备了PS表面接枝纳米SiO2。苯乙烯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60.7%,24.0%和1.31%。透射电镜表明PS表面接枝纳米SiO2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可用于制备无机纳米聚合物材料。  相似文献   

4.
李济根  李连超 《塑料工业》1995,23(4):21-22,33
本文研究了PVC在碱性溶液中脱HCl的变化规律以及用脱HCl后的PVC(简称DPVC)接枝MMA的反应规律。对碱液浓度、反应时间对PVC脱HCl的影响以及MMA/DPVC的配比、反应时间、BPO用量、溶剂环己酮用量对接枝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PVC在碱性溶液中脱HCl的变化规律效果较好,碱液浓度是影响PVC脱HCl的主要因素;DPVC接枝MMA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8  相似文献   

5.
双组分Iniferter引发苯乙烯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BDC)与四甲基秋兰姆化二硫(TMTD)组成的复合Iniferter(引发剂-转移-终止剂)引发苯乙烯的光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碘值法分析了在热引发和化学引发方式下,低顺式和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接枝苯乙烯聚合物的双键结构和含量,确定了橡胶接枝苯乙烯本体自由基聚合机理。结果表明,热引发时,接枝机理主要是自由基夺取橡胶链上α氢原子;而化学引发时,同时存在自由基与橡胶双键加成的机理。橡胶的结构不同导致接枝点的位置差异,在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体系中,自由基以夺取反式-1,4-结构和1,2-乙烯基结构为主,而在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体系中。自由基以夺取顺式-1,4-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7.
橡胶接枝苯乙烯本体共聚合全程聚合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源  曹堃  李宝芳  李伯耿 《化工学报》2004,55(6):985-990
研究了橡胶含量、引发方式和橡胶种类对橡胶接枝苯乙烯本体共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发现,橡胶链活性中心浓度较低,橡胶对引发剂自由基的笼蔽效应和对自由基的包埋是化学引发时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加入后聚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橡胶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橡胶的加入对接枝聚合速率的影响逐渐降低;当橡胶的黏度较高时,橡胶加入后体系的凝胶效应将导致聚合速率的增加;与热引发聚合相比,化学引发时接枝聚苯乙烯和包埋聚苯乙烯的含量较高,故其速率的下降更明显,且在相转变点出现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以氯甲基化苯氧基聚丙二醇(CMPPG)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bpy为催化体系研究了CMPPG-g-PS共聚物的合成。结果表明,该聚合过程具有活性聚合特征,借助1H-NMR表征确认了接枝共聚物具有预期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的4种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SIBR)为增韧组分,采用本体聚合工艺,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苯乙烯接枝聚合以制备高抗冲聚苯乙烯,考察了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链结构不同的SIBR对苯乙烯聚合速率的影响,并比较了用不同橡胶改性聚苯乙烯时的聚合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SIBR的用量越大聚合速率越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聚合速率越大;按SIBR分子链序列结构的不同聚合速率还呈现出从大到小依次为线型嵌段SIBR、线型无规SIBR、星形嵌段SIBR及星形无规SIBR的规律。用不同橡胶增韧聚苯乙烯时的聚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SIBR、丁苯橡胶及顺丁橡胶。苯乙烯的表观接枝率随着SIBR用量或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且远大于使用顺丁橡胶。  相似文献   

10.
以碘仿(CHI3)作为链转移剂进行苯乙烯的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粒径分别为150 nm和30nm的2种种子乳液。然后采用间歇加料工艺进行丙烯酸甲酯的接枝共聚,由于碘代化合物发挥退化转移自由基聚合作用,所制备的核壳乳液具有很高的接枝效率。文章考察了CHI3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聚乙烯溶液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扩大高密度聚乙烯的使用范围,提高其着色力和现其它聚合物的相容性,可在HDPE主链上引入极性基团对HDPE进行改性。本文研究HDPE溶液接枝共聚改性,选用马来酸酐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二甲苯作溶剂,着重研究了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和体系浓度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空气,氮气不同氛围下的比较,研究了氧气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比较了高、低密度聚乙烯接枝反应的差别,并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ACPD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引发苯乙烯(St)的聚合及其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ACPDA浓度和BPO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浓度、ACPDA浓度、BPO浓度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ACPDA浓度、BPO浓度的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体系具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特点,其聚合速率方程为Rp=K[St]1.52[ACPDA]0.56[BPO]0.49,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 =35.43 kJ/mol.  相似文献   

13.
孙雅茹 《精细化工》2020,37(5):912-918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含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VPDMS)和八乙烯基八硅倍半氧烷(VPOSS)为原料,对棉布进行接枝聚合疏水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体系内残留的乙烯基与巯基单体进行点击反应,引入长链烷基单体和含氟单体。采用FTIR、XPS和SEM对改性后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PDMS、VPOSS成功接枝到纤维表面,且通过点击反应法实现了纤维的二次改性。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后棉布的疏水性能进行测定,发现当使用多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MVPDMS10%,10%指与硅原子相连的乙烯基物质的量占硅原子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比为10%)与VPOSS共聚接枝改性时,改性棉布的水接触角可达153°,使用全氟癸硫醇(PFDCMC)进行二次改性后,改性棉布的水接触角可达164°。通过磨耗、耐水洗和耐酸实验发现PFDCMC二次改性棉布疏水性能最优,且具有自修复特性。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酐在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淑英  范五一 《塑料工业》1997,25(5):100-103
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酰引发马来酸酐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反应,探讨了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接枝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2h后,接枝率增加不多;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接枝率呈上升趋势,但用量在15mg以后,接枝率趋于定值;随接枝单体用量的增加,接枝率直线上升。在本实验条件下,接枝率达到9%。通过接枝产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红外分析可以证实,马来酸酐已接枝到炭黑表面。从光学显微图像分析结果可知,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对炭黑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布和分散性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志敏 《辽宁化工》1999,28(2):65-67
重点阐述目前世界上聚氯乙烯生产的几种典型聚合工艺,并对其进行技术比较。  相似文献   

16.
李俊源  赵季若冯莺 《塑料工业》2007,35(B06):144-146,149
以氯气为引发剂,采用气-固相方法在加热条件下合成聚氯乙烯(PVC)、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的氯化原位接枝共聚产物(PVC—cg-nEA)。用IR、GPC、DSC等对氯化原位接枝共聚产物进行表征;初步探索产物的流变性能;讨论了单体加入量、反应温度、膨润时间等不同合成条件对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体加入量10份,反应温度120℃,膨润时间24h,接枝共聚产物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氧化还原引发乳液聚合单体水溶性与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仕江  王凯 《塑料工业》1994,(1):28-30,35
本文研究了以过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为具体单体的乳液聚合中,单体水溶性与动力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考察了聚合温度、搅拌速率、电解质浓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关系的影响,并讨论了单体水溶性、自由基水相反应和聚合速率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得出该氧化还原引发下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7.06kj/mol和约70kJ/mol。  相似文献   

18.
马来酸酐苯乙烯双单体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研究了聚丙烯(PP)采用熔融法接枝马来酸酐(MAH)聚乙烯(St)双单体。实验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率随其加入量增加而提高;添加两种单体时,马来酸酐添加量保持不变,马来酸酐接枝率随苯乙烯添加量增加而提高。经转矩流变,红外,热失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马来酸酐,苯乙烯均与聚丙烯发生接枝反应,且有交联网络出现,因此推断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预先发生交替共聚,共聚物与聚丙烯反应生成最终接枝物。接枝物应用于PP  相似文献   

19.
等离子体紫外接枝对聚四氟乙烯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四氟乙烯(PTFE)膜经Ar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无光引发剂紫外光照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接触角测量,考察了等离子体不同处理时间、接枝GMA的体积分数、接枝时间对PTFE膜亲水性的影响。以X光电子能谱(XPS)为手段,探讨并比较了PTFE膜表面改性前后的表面组成。结果表明,PTFE膜用Ar等离子体预处理,再进行紫外光照接枝GMA,其表面对水的接触角由110°可以降低到65°左右,亲水性得到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