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徽州传统建筑多以木构件作为承重体系,木构件力学参数实验可以真实的反映木构件的力学性能,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传统建筑木构件顺纹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的试验,给出了具体实验程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徽州传统建筑的加固修复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徽州传统建筑实地调研与相关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徽州传统建筑安全性评价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并以黄山市歙县敦睦堂建筑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徽派建筑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保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修缮加固设计方法是目前古建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根据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然后结合国家规程对传统建筑木柱加固修缮方法进行了研究,归纳了古建筑木柱强度、稳定性验算公式,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徽州传统建筑木柱剔补和剜补加固方法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受损木柱破损截面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加固修缮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受损木柱通过剔补、剜补等加固方法加固修缮后是满足规范要求的。通过木柱理论验算和数值分析对比,两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徽州传统建筑木构架木柱加固修缮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徽州古建筑保护与修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徽州传统建筑实地测绘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徽州传统建筑测绘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在对徽州传统建筑测绘时遵循传统方法与现代测绘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并以1栋徽州古民居为例,详细阐述了古建筑测绘的具体实施内容与方法,为徽州传统建筑的保护,日常的维修及损坏后的修复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徽州传统建筑实地调研与相关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徽州传统建筑地基与基础处理常用的一些方法,给出了徽州传统建筑地基与基础处理方法的基本程序,结合黄山市歙县许村敦睦堂工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为徽州地区传统建筑地基与基础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徽州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其中,木梁是主要的承重构件,由于年代久远木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修缮加固。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以1栋徽州传统古民居为例,选取1根木梁为算例,对木梁梁身裂缝、局部糟朽、内部糟朽3种常见损伤情况进行修缮加固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木梁加固前与加固后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对受损木梁进行修缮后,提高木梁承载力和木构架整体安全性;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尽管存在一定误差,但是对修缮前木梁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判断并不产生影响,两者均证明采用归纳的修缮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木梁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8.
根据徽州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破坏形式,讨论了徽州建筑破坏的主要原因,且从徽州传统建筑加固和维护的重要性和规范性出发,并以一徽州传统建筑的纠偏过程作为实例,介绍了徽州传统建筑的纠偏方法,可为徽州传统建筑的纠偏加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取徽州古民居木构架的典型榫卯节点,确定模型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模拟节点处没有施加"关键"和"雀替"、节点处只施加"关键"、节点处只施加"雀替"、节点处"关键"与"雀替"同时施加四种情况下榫卯节点处的受力情况,综合对比"关键"和"雀替"对木构架榫卯节点的受力特征,总结了"关键"和"雀替"对木构架节点受力带来的有利影响。研究表明:施加"关键"和"雀替"后,使构件的变形减小,受力得到改善,提高了节点的受力性能,增强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徽州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其中木柱作为重要的支撑构件,其性能对结构整体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但由于年久失修,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的修缮加固。文章通过对徽州传统建筑中木柱的研究,系统的阐述了其破坏形式及相关的修缮加固方法,并以木料墩接中的"巴掌榫"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分析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巴掌榫在沿榫面垂直的方向变形最大,在加固时用两根铁箍的效果远好于一根铁箍。研究结果为今后徽州传统建筑木柱的修缮与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徽州传统村落居住环境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传统村落作为村落文化的一个代表,其区域环境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良好结合.为对徽州村落居住环境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以及各环境之间构成的特点全面了解,在针对徽州传统村落居住环境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徽州村落居住环境形成的3要素: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精神条件、设施条件.认为进一步延续村落传统居住文化,是一项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可为古村落环境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黄山市的地域特性、气候特点和该地区的徽派建筑特色出发,从徽派建筑的传承和发展角度,结合新能源太阳能技术,建筑节能理念,利用徽派建筑大面积的南立墙面和遮雨(阳)檐的遮挡效果,将百叶型太阳能集热墙和遮雨(阳)檐相结合,在冬季和夏季时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能增加冬季时的采暖效果和夏季的通风效果,加强徽派建筑特色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派古民居的选址布局深受徽州风水理论影响,尤其注重水口营造。徽派古民居的内部结构格局生动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与陈设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王小斌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3,21(5):5-9
追溯徽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演变,需要考量其民居建筑的历史变迁,要重视形成人居空间演变的若干阶段里的遗存,以及史料记载中的地域生态环境、建筑材料与技术以及人文文化,来论证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客观地认识徽州民居空间形态与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抽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分布式网络软件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基于网络构件缓冲算法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以本地逻辑框架为基础,将系统负荷分配到网络的各个构件结点.采用抽象的形式化方法对构件、构件代理、连接器、构件Cache进行静态语义描述,详细讨论了构件代理的构件映射语义以及构件缓冲算法.系统采用构件Cache的机制和最少最近的动态映射远程构件的调度算法提高调用的命中率.最后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构件比率的软件系统,结果表明采用构件调度算法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多高层楼阁式木塔的结构设计和抗震性能持续受到关注。提出楼阁式木塔建模方法,利用某七层唐风木塔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验证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开展结构摇摆分量和侧剪分量的变化对传统多高层楼阁式木塔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结构的侧剪分量能增强结构的刚度、减小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位移反应,但同时增大了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和层间剪力;提高结构的摇摆分量会增强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结构下部楼层层间位移角和层架剪力均增大,上部楼层加速度放大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7.
徽州传统聚落绿色空间景观调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落绿色空间景观具有“水平”和“垂直”双重属性,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在阐述聚落绿色空间景观调控目标问题之后,建立景观格局与绿量一体化的聚落绿色空间景观调控体系,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探讨了聚落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和绿量的景观调控措施和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