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工程木产品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可行性和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工程木产品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1、木材区别于其它材料的三大优势 自古以来,木材就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一直为人类所使用,与钢铁、水泥、塑料并称为四大材料,并以可再生性、无污染性和节能环保这些环境协调性能而优于其它材料,是符合人类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的理想材料,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最直接、最密切、最具体的进行物质交换的地理空间。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建筑节能作为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全球经济进化、环境退化问题的日益凸现,可持续发展提上了各国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市主战略,是建设领域新一年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市建委科技委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市主战略要求我们对城市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有科学全面的认识,以和谐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手段,求得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整体综合发展,并在城市中得到体现。建设领域的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市主战略的指引下,坚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城市,改善城市的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与社会综合发展的城市功能。上海市建委科技委是属于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的高层次综合性的科技…  相似文献   

4.
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题。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将是绿色技术的时代,这一理念已经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个层面上得到广泛的认同与推广。而住宅建筑作为人居空间环境的创造,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着重要作用。绿色生态建筑因此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岩土工程行业许多观念在逐步发生变化 ,在工程设计、建设中开始关注和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建设方案选择上加入了社会和环境评价指标。为此 ,本刊记者就如何处理好岩土工程的工程施工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辩证关系采访了钱七虎院士。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历史进入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它是人类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在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吸取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之后选择的正确道路.其实质是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一种发展模式,以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必然带来某些观念的转变,尤其对与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人口、环境、区域开发等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的历史,在社会进步中,人类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坚持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不断选择,休整自己的发展模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性思考开始在全世界推开,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为世人普遍承认,成为全球性的命题。新的时代,要求建筑师探求和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并在其指导下进行设计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一是表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上,着眼于即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造福于后代的长远考虑如节能、节水、节材、减噪、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筑设计还要注意建筑使用的长期特性,在使用周期中,建筑功能应有其可变性和对未来的适应性、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建筑业是形成人类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则是发展程度最高、反自然程度最强的人类生态系统据估计,在世界经济活动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活动占10%以上,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12%;建筑业又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其物流量超过世界物流量的40%在中国的各种产业中,建筑业对气候的影响超过12%因此,建筑业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植被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入手,依据国内外诸多利用地下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实例,对大城市、山岭地区、江河水域交通运输采用隧道工程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越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利用可减少车辆对环境的污染及山岭地区的植被破坏,保证交通全天候畅通运行且不影响水路航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的防御能力。实践表明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在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同时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的内涵实际上是社会、经济、资源、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因而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意味...  相似文献   

10.
1 “可持续发展”是建筑业所面临的重大新课题 1993年以来“可持续发展”在国际上是全球性最重要的命题,被世人广泛关注。在国内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正式提出,由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而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更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资源、环境、制度等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其目的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既要考虑到当前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到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无可置疑,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点的建筑业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发展速度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