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波长可调谐激光光源远场扫描(FFS)法,利用高度精确的模场直径(MFD)/有效面积(Aeff)测试系统,对各种光纤的Aeff与MF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有效面积色散位移光纤(LEDSF)的MFD和Aeff对波长的依赖性比普通单模光纤(SMF)、截止位移光纤(CSF)、色散位移光纤(DSF)和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大。给出了详细测量结果及测试曲线图。  相似文献   

2.
新型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传输系统及其传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  陈明阳  张永康 《中国激光》2012,39(12):1205001-108
通过在多模光子晶体光纤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单模光子晶体光纤,对其选择合适的参数,形成一种可以实现低弯曲损耗、大模场单模传输的光纤传输系统。运用数值仿真,分析了该传输系统在模场面积、弯曲损耗、连接损耗等方面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模光子晶体光纤与单模光子晶体光纤所组成的系统可实现有效的单模传输;工作波长为1064nm时,多模光子晶体光纤在直波导状态时的基模模场面积可达1593μm2;在弯曲半径低至10cm时,多模光子晶体光纤仍然可以保持低损耗传输。经过对多模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参数的优化,其与单模光子晶体光纤的连接损耗降低至0.085dB。  相似文献   

3.
0215077各种光纤的有效面积与模场直径之间的关系〔刊)刀光纤光缆传输技术一2002,(2)一9一13(C) 采用波长可调谐激光光源远场扫描(FFS)法,利用高度精确的模场直径(MFD)/有效面积(与)测试系统,对各种光纤的与与MF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有效面积色散位移光纤(LEDSF)的州下D和戈声寸波长的依赖性比普通单模光纤(SMF)、截止位移光纤(CSF)、色散位移光纤(DSF)和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大。给出了详细测量结果及测试曲线图。 0215D78关于几种常用G.655光纤接头损耗的统计分析〔刊)/黄少山//电信科学一2002,18(3)一58一61…  相似文献   

4.
光纤多参数同时测量是加速低损耗、低非线性等光纤研发效率的关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向瑞利散射的单模光纤多参数同时测量方法,可实现光纤多参数同时精确测量。基于背向瑞利散射原理建立了多参数同时测量系统,成功测试了1 km光纤的模场直径、有效模场面积、纤芯直径、相对折射率差、截止波长、衰减系数等参数的分布特性,其测量值分别为9.24μm、66.22μm2、8.28μm、0.323%、1.258μm、0.196 dB/km,并分别与传统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但实现了多参数分布测量且测量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光纤传输系统研究进展推动光纤类型与性能的演进。在强调光纤性能研究内容后,着重描述了光纤性能特点及其系统应用。最后,列举了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单模光纤和多芯单模光纤实现超大容量传输实验实例。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采用少模阶跃光纤与单模光纤连接的方法,实现低弯曲损耗传输的新型光纤通信系统。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在模场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少模光纤纤芯半径与折射率差的关系,以及不同参数下光纤的弯曲损耗;采用光束传播法计算了少模光纤的各种模式与普通单模光纤的基模的连接损耗。证明了采用少模光纤可以利用模式间的正交性实现有效的单模传输,并具有低的弯曲损耗和连接损耗。  相似文献   

7.
本文解决了任意折射率分布单模光纤色散的精确计算问题。文中提出了‘光纤光学尺寸’的概念,並由此导出了新的单模色散公式。色散公式中的各参数分别利用变分-有限元法和Sellmeier系数算出。利用依此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研究了折射率中间凹陷对阶跃单模光纤色散的影响,计算了各种方次律分布单模光纤在1.3μm、1.55μm两个低损窗口处的色散曲线。全部计算工作是在DJS-8计算机上完成的。文中提供的方法不仅可用于精确计算实际单模光纤的色散,还可用来研究新型光纤,为单模光纤的设计制造和测量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试研究了单模光纤衰减的纵向均匀性,并对目前单模光纤衰减的纵向均匀性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很多研究者提出用单模光纤传感各种物理现象,应用光干涉测量术已由单模光纤测量了声压、温度、拉力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介绍了单片微型计算机在单模光纤定点衰耗测试仪中的应用。并对光纤参数测试仪表的微型化和智能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光系统领域的发展——介绍上海光纤报告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0年到21世纪初,通信对带宽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传输技术正向高比特率和密集波分复用(DMDM)发展;正在研究以统计法确定偏振模色散(PMD)的规范;对于多芯数光缆的需求增加使得光纤带光缆前景广阔;用具有正色散的真波光纤与负色散的真波光纤相间连接的系统可不需色散补偿,最适于陆地长途干线应用。增加光纤的有效面积可克服非线性效应。但是,现有的大有效面积光纤(LEAF)存在着零色散斜率高、对弯曲敏感等问题,对于陆上应用并不理想,最适于海缆应用。性能全面优化的大有效面积光纤正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12.
大模面积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正八边形空气孔排列的大模面积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借助多极法对这种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场面积、有效折射率、色散系数和限制损耗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正八边形空气孔排列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场面积较相同空气孔间距和空气填充率的正六边形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大,且其色散曲线可以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保持色散平坦并具有较低的色散值.主要分析了当这种光纤的结构参数发生改变时,光纤的限制损耗、有效模面积以及色散特性的变化规律,最终通过选择适当的参数,设计了在1 300~1 650 nm波长范围内色散平坦的大模面积光子晶体光纤.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混合型PCF(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损耗、模场面积和非线性等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型PCF在0.6~2.0μm波长范围内的限制损耗降至10-6 dB/m量级,并且满足双零色散点的需求,同时这种混合型PCF的模场面积在长波长范围内达到了755μm2,非线性系数为1.039×10-4 m-1 W-1,适合用做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增益介质。  相似文献   

14.
光纤偏振模色散测试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非 《光通信研究》1999,(4):38-40,44
论述了测试仪所采用的光谱分析法光纤偏振模色散测试原理,介绍了弱导模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随机特性以及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光纤偏振模色散测试仪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谢毅 《通信学报》1997,18(10):26-30
本文基于高斯近似建立了一种研究单模色散位移光纤的理论模型。可以直接从实测的色散位移光纤本身或其预制棒的径向折射率分布计算出光纤的色散、模场直径(MFD)和非线性效应有效截面积等参数。理论计算和用仪表实测的光纤传输参数相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全面分析Chirped Bragg光纤光栅的色散特性,并对色散特性作一定性分析,利用耦合模方程导出ChirpedBragg光栅的反射率方程,从而推导出Chirped Bragg光纤光栅的色散计算公式,然后,引入微波领域的“品质因素”概念,从而量化了色散补偿器的补偿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单芯光纤与毛细管光纤的耦合方法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单模光纤(SMF)与毛细管光纤耦合的有效方法,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毛细管光纤与单模光纤的耦合问题。通过对单模光纤与毛细管光纤熔点处进行熔融拉锥实现了单模光纤与毛细管光纤之间的高效耦合。对该耦合方法的耦合机理及耦合光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并通过实验对理论预测进行了验证。该耦合技术具有简便易行、耦合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八角格子光子晶体光纤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带有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的紧凑二维频域有限差分法(2D-FDFD)对八角格子光子晶体光纤(O-PCF)的模式分布、模式截止特性以及色散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八角格子光子晶体光纤前20个模式分布发现,其模场形状比六角格子光子晶体光纤(H-PCF)的好,更接近于圆形;利用有效面积方法分析了八角格子和六角格子光子晶体光纤基模和二阶模的截止特性,得到了非限制模、基模和多模的相图。比较发现相同填充率和空气孔间距时,八角格子光子晶体光纤的单模运转区域要比六角格子光子晶体光纤的宽,且更易用于色散补偿。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微纳光纤的导波和远场辐射特性,采用模式理论和衍射理论分析了微纳光纤芯径与模场、z向能流密度、有效模面积和远场强度的关系,并通过拉锥光纤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微纳光纤的大部分能量在包层中以倏逝波的形式传输,光纤的有效模面积可以超过1000μm2。拉锥光纤的实验证实了微纳光纤可以有效地传输导波并把其辐射出去。  相似文献   

20.
提高MCVD工艺单模光纤生产率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通信迅速发展,对单模光纤的需求急剧增长,以传统的MCVD工艺生产单模光纤,生产率受到限制。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这些限制因素,然后综述克服这些限制因素的新技术,其中包括使用合成石英管,各种混合工艺以及可取代氩-氧焰的新加热技术。最后,对我国光纤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