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行业动态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5):123-123
我国RFID市场规模全球第三5月6日在天津发布的《中国RFID与物联网2009年度发展报告》称,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初步形成,物联网应用逐步推进。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射频识别技术(RFID)市场规模已达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在全球居第三位,仅次于英国、美国。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说,物联网连接范围远远大于互联网,它扩大连接到物品,  相似文献   

2.
<正>东软集团日前在厦门召开以"创新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东软解决方案论坛,与会嘉宾共同分享和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工信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张琪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让创新驱动物联网发展"的政府报告,她指出物联网是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要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之路。张琪表示,物联网被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蕴含  相似文献   

3.
《首都信息化》2004,(4):27-27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最近表示.今年将加快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发布了《中国物联网RFID2012年度发展报告》及《国家金卡工程201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RFID市场规模达到23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物联网RFID发展年会上,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正在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与革命浪潮。日前在天津参加“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专家认为,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全力助推物联网发展,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更是加大了刺激措施,试图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法宝”。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中国R 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指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市场规模远远大于互联网,能为经济复苏提高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每月浏览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四措施推物联网产业发展4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首届物联网应用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物联网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我国将采取四大措施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这些措施包括:  相似文献   

7.
2013年2月,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这充分说明物联网建设已被我国提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4):103-103
我国提交传感器服务规范角逐物联网国际标准 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3月29日表示,由我国提交给ISO/IECJTCl(ISO/IEC信息技术委员会)的一项关于“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的国际标准提案,已通过新工作项目(NP)投票。这意味着我国开始参与物联网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力争掌握相应的话语权。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目前的发展情况与互联网起步之初非常相似,我国政府目前在标准制定、基础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将有利推动国内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但是寻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与行业应用才能促进物联网长久发展。具体到国内资本市场而言,目前的投资机会主要存在于信息采集领域、信息传递领域,未来机会则存在于行业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在第八届中国(北京)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做了题目是"物联网RFID应用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报告中谈到了物联网及RFID应用的许多方面,笔者比较关注其中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每月浏览     
《信息与电脑》2010,(6):25-27
2010中国RFID市场将达120亿元 5月18日消息,“环渤海‘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合作专题会议’”在廊坊举行。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在本次会议上指出:20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为85亿元,2010年会达到120亿元的规模,增幅38.3%。她同时透露,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抓紧筹建,  相似文献   

11.
本报讯记者大峪报道5月10日,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琪在在北京举行的“振兴东北-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战略研修班”结业仪式上表示,信息产业部有望推出“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并将对传统产业企业在IT应用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她还透露,自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芯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18号)以来,国内相关企业享受到的退税总额已累计达到120亿元。张琪表示,东北老工业基地骨干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对信息化提出了迫切需求,“振兴东北-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战略研修班…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的近期目标为到2015年,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随着物联网发展迈入高速路,有关预测表示,2017年其市场有望突破万亿。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天地》2014,(6):72-72
正201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近日发布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重点推进传感器及芯片、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受此消息提振,相关概念股悉数飘红。扎实推进物联网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披露了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表示要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和行业指导,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进应用示范,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产业发展,强化安全保障,推进我国物联网有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物联网专项行动计划》提到,到2016年省将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和创新载体,实现产业培育与应用示范的紧密结合,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以杭州、无锡等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我国物联网技术已深入城市各个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物联网被列为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时机日趋成熟,推动物联网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该文介绍了我国物联网标准制定情况,并对国内标准制定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互联网基础上形成的物联网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同时无线传感器在我国当前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保障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对网络运行的需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试产环境下,就必须保障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本文基于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物联网技术》2012,(11):89
物联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2011年出台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形成优秀解决方案并进行部署、改进、完善,最终形成示范应用牵引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特批了国内目前物联网行业唯一的一本科技期刊——《物联网技术》,以期引导和推动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物联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2011年出台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形成优秀解决方案并进行部署、改进、完善,最终形成示范应用牵引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特批了国内目前物联网行业唯一的一本科技期刊——《物联网技术》,以期引导和推动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物联网技术》2012,(10):20
物联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2011年出台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形成优秀解决方案并进行部署、改进、完善,最终形成示范应用牵引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特批了国内目前物联网行业唯一的一本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20.
在日前召开的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高峰论坛上,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长城战略咨询联合发布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十年里,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形成公共管理和服务、企业应用、个人和家庭应用三大细分市场,并表示物联网产业链由应用解决方案、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四大关键环节构成,并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