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可靠,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对用电设备选择做好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接地保护又称保护接地(安全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接零保护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为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漏电保护(漏电电流保护)是对有致命危险的触电提供间接的接触保护。  相似文献   

2.
刘嘉福 《建筑安全》2000,15(8):33-35
2 .TN -S系统在TN系统中有TN -C、TN -S、和TN -C -S三种形式。(1)TN -C是三相四线制中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合一的系统 ,它有以下缺陷 :①零线发生断线时 ,单相设备会将相线电流 ,经工作零线到保护零线再到设备外壳 ,使现场设备外壳自行带电造成事故。②当电网内有三相设备同时接有单相设备时 ,会造成三相不平衡零线带电 ,当三相不平衡严重时 ,可导致触电事故。③给接装漏电保护器增加了困难 ,容易造成误动作。(2)TN -S是三相四线制中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的系统 ,也叫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保护接零系统 ,它…  相似文献   

3.
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电流小于传统的零序电流保护动作阈值,并且时常伴随有电弧的发生,难以准确检测与切除高阻接地故障。文章首先分析了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母线零序电压与线路零序电流的稳态特征以及接地故障电流的暂态特性。其次,针对高阻接地故障常伴随的电弧现象,对Schwarz电弧模型引入电弧长度加以改进,将改进的Schwarz模型与Mayr模型、Schwarz模型、“控制论”模型对比,分析表明所提电弧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搭建了电容电流达158 A的10 kV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网模型,更加贴合实际配网。然后利用Coiflet4对母线零序电压和线路零序电流进行5层小波包分解,分析发现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分解系数的极性与母线零序电压分解系数的极性相反且大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分解系数。最后设置不同过渡电阻直接接地、不同过渡电阻经改进的Schwarz电弧模型串联接地、不同故障距离及不同故障相角等故障条件,验证了所提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毛秀琴 《建筑》1994,(8):40-40
电气安全技术,主要分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两大部分。设备安全从配电设计、安装规程的要求上有着可靠的保证(过载、短路、欠压),为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在电气部分,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设备外壳要求保护接地,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设备外壳要求保护接零,并且规定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允许一部分设备采取的是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采取的是保护接零。目的是一旦发生绝缘漏电,造成人体触电时以减小通过人体时的电流。另外,在电器装置、电工安全用具等安全组织措施上都做了硬性规定。尽管如此,触电伤亡事故仍有发生,而且多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怀珍 《山西建筑》2000,(2):155-156
接地保护在工程上应用极广,它是防止电气设备外壳等意外带电造成触电危险的重要措施,对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有重要意义。一般包括如下几种方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以及重复接地等。 1 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 1.1 低压中性点采取接地主要优点如下: 1.1.1 中性点接地,当低压电网发生一相接地时,可以减轻危险——限制中性点和非故障相  相似文献   

6.
中压为小电阻接地系统时,接地故障电流比不接地及消弧线圈接地时要大很多,接地故障电流流经接地体时会产生较大的故障电压。民用建筑内中压与低压一般共用接地,如园林景观照明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中压接地故障电压会沿PE线传至电气设备外壳,可能会产生电击安全问题。通过对此类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7.
最近到企业进行安全用电检查,发现不少用户私自将漏电保护器退出运行,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漏电保护器私自退出运行主要有三大危害:1.危及人身安全。一般说来,在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之前,低压配电网采用的是IT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中性点对地绝缘电阻、线路对地绝缘电阻一般都在数千欧姆以上,触、漏电电流不能直接形成回路,用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是很低的,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一般不超过人体安全电流(30mA),容易使人脱离危险;如果用电设备外壳有接地保护装置,那么,漏电设备外壳对人身触电的威胁就更…  相似文献   

8.
赵景奇 《建筑电气》2009,28(2):20-21
就《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4.7条相关联的一些问题作了讨论,包括:第4.4.7条被列为强制性条文.用过电流保护兼接地故障保护在一些情况下,表面符合而实际不符合第4.4.7条要求时,低压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保护尽可能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以及对消防用电设备接地故障保护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9.
主动干预型熄弧装置具有良好的电压熄弧效果,但诸多文献进行原理分析时未考虑线路阻抗参数,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处理电弧接地故障的性能.考虑故障线路阻抗参数,建立单相电弧接地故障时变电站内故障相进行金属性接地的等值电路,采用叠加原理疏导出故障点电流、变电站内接地点电流表达式,分析发现,故障点电流不仅与过渡电阻有关,还受到负载电流和线路阻抗的影响.理论分析了主动干预型熄弧装置熄弧性能和其存在的问题,发现在配电网重负载情况下且过渡电阻远大于线路阻抗时,采用主动干预型熄弧装置会增大故障点电流,促进电弧的燃烧.针对主动干预型熄弧装置存在人身、设备安全和熄弧障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通过PSCAD/EMTD验证了本研究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直流接地极线路的作用是在换流站双极非平衡运行或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时形成大地回流,由于设计缺陷接地极线路通过大电流时如果受到过电压冲击导致绝缘子间隙被击穿,有可能出现间隙无法熄弧,接地极线路设备被损坏的故障。以±800 kV宾金直流宜宾-共乐接地极线路为例,对接地极线路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沿线电压分布和故障条件下的入地电流进行分析,提出了使用带自熄功能的接地极线路用绝缘子并联间隙解决现有接地极线路设计缺陷的思路,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对该间隙在雷击条件下的电气特性和能量吸收进行了计算,论证了用带自熄弧功能的并联间隙取代现有接地极线路用并联间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力系统中的6~35kV电网在初期阶段一般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电网中配电变压器低压侧(6~35kV)一般为三角形接线(洋山深水港10kV配网除外),没有可供接地的中性点。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线电压仍保持对称,对用户或自用设备继续工作影响不大,并且电容电流较小(〈10A)时,一些瞬时性接地故障能自行消失,这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电阻接地方式在配电网实际运行中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重点分析了小电阻接地中架空绝缘导线断线接地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和绝缘子闪络带来的供电可靠性问题,在国网配电网智能化应用及关键设备联合实验室漯河真型试验场做了小电阻接地方式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试验,并用计算机仿真软件MATLAB仿真了不同接地过渡电阻下故障零序电流的大小,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小电阻接地方式在发生绝缘导线断线接地时,由于接地过渡电阻较大,系统零序保护会失灵,无法立即切除带电线路,给过往行人带来安全风险;当绝缘子闪络时,因杆塔有接地装置,接地过渡电阻很低,属于金属性接地故障,故障电流较大,线路会立即跳闸,频繁跳闸使供电可靠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1接地故障火灾的三个起火源与一般短路相比,接地故障起火具有更大的危险。一般短路的起火原因不外是短路电流作用在线路上的高温或电弧电火花引起火灾,而接地故障则不然,它可通过三个起火源起火,且其危险性都很大。(1)故障电流起火一般带电导体间短路的短路电流通路为回路的金属导线,电流大,短路点金属常被熔焊而可忽略其阻抗,这种短路容易被熔断器、低压断路器迅速切断而不致引起火灾。接地故障的电流通路内除PE线、PEN线外,还有金属设备外壳、敷线管槽以及接地回路内多个连接端子等,TT系统还以大地为通路,大地的接地电阻大,接地回路内…  相似文献   

14.
朱秀东 《建筑安全》1999,14(3):17-20
1施工现场的基本供配电系统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基本供配电系统结构有以下几点要求:11电力变压器和同步发电机均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工作接地)的三相五线供配电制,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系统,电源电压均为3N—380/220V.50Hz。...  相似文献   

15.
潘荣茂 《建筑安全》2000,15(5):33-3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413条规定: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我地区电业局供电采用的是三相四线保护接地,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的施工用电,无疑采用TT系统;由电网供电有独立供电系统的施工用电,由于各种原因,也基本上采用TT系统。但TT系统需要完善并进行技术革新。1TT系统图1、图2分别是TT系统单相接地电路和TT系统单相接地等值电路。图2中电源电压为220V(有效值);R1为变压…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800 kV直流输电工程共用接地极,根据已建成向家坝-南汇±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相关参数,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PSCAD分别搭建了两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共用接地极的仿真计算模型,对送受两端采用独立接地极和共用接地极进行对比。并结合云广和贵广Ⅱ共用接地极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共用接地极影响。结果表明:当其中一个直流系统转为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或双极电流不平衡运行方式时,会产生中性点电压偏移。电压偏移会影响直流系统的稳态运行电压水平。为减小电压偏移问题,在设计共用接地极时,应尽可能的减小共用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增大接地极线路导线的总截面,以减小接地板线路电阻。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两个港区10 k V配电系统升级改造案例,说明在组织中间变电所10 k V配电及线路设计时,当电缆线路长度超过5.1 km应进行中压电容电流计算,并按规范选择适合的接地形式。中压10 k V系统电容电流计算,除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电容电流外,还需计入变电所、母线和电器的16%附加电容电流。消弧线圈电感电流取值为(0.9~1.1)I C。以电阻替代消弧线圈作接地,应以电容电流7A为判断界限,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大于7A时,可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电容电流小于等于7A时,可采用高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电容电流急剧上升且消弧线圈补偿效果欠佳,单相接地故障电弧难以自熄易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及扩大事故,探究弧光接地故障的快速有效熄弧方法是保障配网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首先根据主动转移型消弧技术的工作原理,建立熄弧过程的等效电路,利用叠加定理推导熄弧时故障点电流计算公式,分析其与故障点位置、接地点过渡电阻、线路负荷电流等因素的关系;然后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10 kV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模型,其中采用控制论电弧模型模拟单相弧光接地故障;最后通过设置典型的故障点位置、故障点过渡电阻、线路负荷电流作为故障条件,分析不同故障条件及存在高次谐波分量时主动转移消弧过程中的故障点电流、故障点电压波形。分析表明:在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主动转移消弧技术能够将故障电流转移至站内处理,有效减小故障点电流;在低阻接地故障时,过渡电阻较小导致故障点电流分流较大时,主动转移消弧技术能够限制故障点电压在电弧重燃电压之下;并可有效减小接地故障点的高次谐波分量,从而有效熄弧。  相似文献   

19.
220 k V线路是当前省网主干网架,雷击跳闸是220 k V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以四川电网220 k V同塔双回沫竹一二线雷电反击四相同跳故障为分析对象,基于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对同塔双回线路反击多相同跳机理及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杆塔结构下,杆塔接地电阻和雷击时刻导线电压初始值对多相反击耐雷水平影响显著;在接地电阻较低时,应采用非平衡绝缘加强上相绝缘水平,接地电阻较大时,应采用各相平衡绝缘;多相绝缘子两端电压相近的时刻发生雷击同跳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直流接地极的入地电流会在地下较大的范围内形成恒定电场,经中性点进入变压器内引起的直流偏磁将影响变压器正常运行。本文提出将包括变压器路的地上电路模型与包括接地电阻、变压器地电位的地下电磁场耦合起来,计算直流电流在交流电网中分布的方法,以某直流输电工程为例,研究变电站与直流接地极距离、土壤结构、主变台数和接地电阻、线路长度等参数对进入变压器直流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变电站与直流接地极距离越远,主变台数增加、接地电阻增大、线路电阻增加都能减小流入变压器的直流;深层土壤结构对地电位分布影响显著,深层土壤电阻率越大,引起直流接地极附近的电位升越大,流入变电站主变中性点的电流越大。此外,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值还与变电站彼此间的电位差有关。因此,可以采取增大主变中性点接地电阻等措施来因减小流入变压器的中性点的直流电流来削弱直流偏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