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挑选了2012年11月—2012年12月RADARSAT-2 C波段雷达数据,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进行西石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研究。通过“双轨法”进行差分干涉处理,获得了研究区内的沉降带分布情况和最大沉降量,表明了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监测地表微小形变的可行性,并得到了影响最终结果的误差因素。最后解释了研究区的地表沉降原因,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21,52(5):120-125
郓城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地下煤矿的大量开采导致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为了更好地掌握郓城矿区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融合分布式目标的时序差分干涉测量(DSInSAR)技术和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获取55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对郓城矿区进行了地表形变监测。结果表明:DS-InSAR技术能有效地提取到分布在裸地和稀疏低矮植被区的分布式目标,可显著提升矿区监测点数量且其分布更加均匀,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了郓城矿区地表形变空间分布;形变分布图显示郓城矿区内李楼、郭屯煤矿形变量级较大,年最大沉降量可达100 mm,彭庄、赵楼煤矿地表形变较小,且不同年份沉降中心差异主要与郓城矿区地下开采活动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矿区长期地下开采会造成周边地区不同程度的沉降,引发安全隐患。本研究将D-InSAR应用于吕梁市冯家庄村地区地表变形监测中,分析采矿活动对附近村庄的影响。通过与地表沉降的计算结果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①D-InSAR技术可以直观反映地表形变范围,进而准确地圈定地表形变区域;②D-InSAR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地表的变形,为及时监测地表变形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ASAR和PALSAR是地表形变监测中常用的两种数据类型。为了研究这两种数据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特点,该文以日本东南部千叶市地区的23景ALOS PALSAR数据和34景ENVISAT ASAR数据为例,采用SBAS方法分别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最终结果表明两种数据监测出的形变速率基本一致,吻合度较高,但PALSAR数据具有更高的空间连续性,说明了L波段的数据比C波段的数据相干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9,(10):83-87
针对InSAR技术受空间和时间基线的限制,多数情况下难以获得连续沉降场的问题,基于SBAS-InSAR时序分析技术,以兖州矿区为实验区,对2008年1月20日至2010年9月26日C波段的ASAR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兖州矿区的地表形变信息,生成了沉降图及其平均沉降速率图,直观地反映了矿区地面沉降过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BAS-InSAR时序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时空失相干问题,为矿区地表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龙首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海军  马凤山  郭捷  吴志全  张永龙 《煤炭学报》2011,36(10):1635-1641
针对甘肃金川龙首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条件下的边坡岩体变形、破坏和稳定性问题,在矿区大范围内建立了地表岩移GPS监测网络。持续5.5 a的监测结果表明:地下开采已经引起地表大范围的岩体移动和变形。矿体上盘地表监测点累积最大水平位移量达853.1 mm,最大三维位移量达951.7 mm;矿体下盘地表监测点累积最大水平位移量达7...  相似文献   

7.
常鲁群  卞正富 《矿山测量》2006,(2):18-19,65
文中采用TM数据,根据水的吸收率曲线,使用中红外波段来监测土壤含水率。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例,回归分析TM第5波段(1.55-1.75μm)图像灰度值、反射率与地表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图像灰度值、反射率与地表土壤含水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线性相关关系。因此认为使用TM数据进行区域土壤含水率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2019,(12):212-218
利用双轨DInSAR及GIS空间分析工具对郭屯煤矿4景C波段Sentinel-1A SAR影像进行精细处理,获取该煤矿2015-11-27—2016-03-02期间的矿区地面沉降情况;与矿区工作面以及同时期水准监测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提出一种新的DInSAR与水准监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方法,解决DInSAR与水准监测时间不一致的问题,然后综合利用相对误差与绝对误差对DInSAR地面沉降监测精度进行验证,避免仅通过绝对误差验证DInSAR结果时出现的弊端。结果表明:C波段双轨DInSAR能实时监控由于地下开采以及采空区残余形变引起的地面沉降,其监测的沉降位置及范围与矿区实际开采工作面相符,且沉降变化趋势与工作面开采进度一致;相干性较高的情况下,DInSAR技术在空间上可以准确探测出与水准监测相符的地面沉降变化情况,监测精度可达cm级。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土沟壑区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形变,探讨D-InSAR技术监测的可行性。以彬长矿区亭南煤矿为例,采用5景Sentinel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处理,生成矿区形变结果并与水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准数据与D-InSAR处理的形变结果有着差异,不过两者在走势上是大致相同的,D-InSAR技术能够反映出黄土沟壑区地表沉陷趋势。将雷达视线方向形变转换为地表三维形变,D-InSAR监测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矿区地表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地下开采岩体移动对矿区建筑物安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属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问题,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地表移动预测分析的三维理论模型,并用于鲁中铁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预测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积分计算和图形绘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计算所获理论结果和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可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适用于研究分析金属矿体地下开采引起岩体移动变形以及地表建筑物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