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避免"数字黄河"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地理信息数据的重复采集和地理信息功能的重复开发,建设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地理信息标准、基础地理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基础地理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4部分。平台采用数据层、中间层和应用层三层结构搭建,集一体化数据编辑、多源数据集成、COM组件、Web-GIS、三维GIS、中间件等技术于一体,实现对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的存储管理、发布显示、三维仿真等操作。黄河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在治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提供了全面、可靠、标准的黄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供了基于网络的地理信息浏览、显示、查询、分析等功能;提供了标准的地理信息服务中间件等。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黄河防洪非工程措施项目、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新的测绘和信息化技术,建立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该平台体系结构包括技术标准、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应用服务等.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系列标准制定、一体化数据编辑、空间数据库技术、存储局域网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以GIS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动态展示湖区的地形地貌及相关水利工程建筑等的鄱阳湖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建设中应以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将调查、测量的鄱阳湖区域各类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实现对基础地理的图形、属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实现...  相似文献   

4.
从数据库的建设内容、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框架、功能和安全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三峡金沙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总体设计思路,建成后的数据库系统具有高效的空间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调度、漫游、分发等功能,并且能够与其他系统无缝集成,为移民规划、地质灾害评估应用服务,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黄河基础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龙  刘伟  张勇 《人民黄河》2002,24(5):30-31
数据库系统是当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黄河基础数据库在黄委信息化中属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范畴,也是黄河专业应用与信息服务系统的基础。规范、整合黄河的信息资源,建设黄河基础数据库系统,将为黄委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灌区三维虚拟场景构建的多源异构数据,提出了支持灌区水工建筑物三维模型(BIM)与三维虚拟地理场景模型(3D GIS)构建数据采集总体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从宏观尺度灌区地理场景与微观尺度水利设施内部场景可视化2个方面研究了三维虚拟地理场景构建方法;对涉及的基于Cesium的地理场景高效渲染、三维地形模型与水利工程模型无缝融合、水系线性要素空间建模、闸口等点状物建模、水文要素的动态渲染、多尺度模型加载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淮阴竹络坝灌区的特点,采用了"GIS+BIM"融合模式构建了灌区三维虚拟地理场景,为数字灌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项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庆平 《人民黄河》2003,25(8):1-2,6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项目实施中,通过调研,统一了对"数字黄河"工程的认识;在"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建设原则下,开展了"数字黄河"工程需求分析;遵循"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编制原则,编制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该<规划>是一个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得到水利部批复的"数字流域"规划.规划成果包括"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报告以及数字防汛、数字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公共基础信息采集、计算机网络、数据中心以及信息资源调查与整合等11个专题规划报告.今后<规划>的实施,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实施方案;二要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促进信息互联互通;三要应用牵引,推进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四要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始建于1933年,至今已有近80年历史,是黄河流域的专业测绘机构,肩负黄河流域基础测绘、水利水电工程测绘、黄河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等任务。  相似文献   

9.
作为开拓地名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地名数据库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地名信息化工作的方向。在研究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过程的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及外业调查资料,完成了嘉兴地名数据库的建立工作。嘉兴地名建库项目作为推进"数字嘉兴"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全面掌握和向社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机制、有效推进电子信息化城市管理运行新模式都有不可替代的先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是借助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数字黄河“工程从2001年开始建设,2003年4月水利部正式批复了“数字黄河“规划.在总体规划下,黄委明确了“数字黄河“工程的近期目标,并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全面的总体设计,明确了工程建设方法与步骤.目前,“数字黄河“工程蓝图绘就,框架体系基本建成,六大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可喜的进展,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