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价格条款和支付条款是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含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和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下同)的构成要素,其中价格条款是构建雇主(建设方,下同)对合同标的的要求和承包商主张价款之间的对价关系的主要手段,而支付条款非但是构建雇主分期支付工程价款和承包商按进度实施工程和交付标的之间的对价关系的主要手段,也是控制雇主和承包商之间债的发生数额的首要措施。上述二种雇主和承包商之间对价关系的平衡状况关系到双方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2.
(三)支付保证和履约保函 支付保证和履约保函是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主体间最基本的担保关系,支付保证是发包方向承包商提供的支付工程款的担保,履约担保是承包商向发包方提供的履行合同项下全部义务的担保,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保障,是保证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得以顺利履行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含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和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下同)从形式看属于承揽合同的一种,只不过承揽的对象被特定为建设工程;从内容看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的是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归根结底是主体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建设工程主体在债权、债务关系中担任的角色是随着工程款结算的状况不断转换着的,如当发包方支付了预付款.承包商尚未完成相应的工程量时,发包方是债权人,承包商是债务人;当工程已经竣工.发包方未付清工程款时,发包方成为了债务人,承包商是债权人。  相似文献   

4.
五、建设方的现场交付责任和承包方的现场照管义务之间 的对价关系建设工程的建设方必须对现场具有拥有或使用的权利,并且按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履行按期、按应有状态向承包方交付现场的义务;承包方一但接受了现场,就应负有对现场的照管义务。这是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主体问一个重要的对价关系。菲迪克认为向承包商交付现场是雇主的基本义务,(参见CONSP&DB.EPCT第2.1款“现场进入权”),但是菲迪克在上述通用条件下规定的是承包商进入和使用现场的权利,对于现场的交付状态没有作任何约定,为雇主和承包商之间就现场交付状态的约定留出了充份的空间。菲迪克认为承包商一但接收现场,应对现场承担全面的照管责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包人拖欠工程款问题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久治不愈的顽症,施工企业挥之不去的梦魇。为了解决这一顽症,保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  相似文献   

6.
(一)建设工程合同的法律特征 《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合同价款的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相似文献   

7.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从建设项目的立项开始,直至建设工程的完成,建设工程合同就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等。从要约的拟定、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签订、直至合同执行完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建设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合同具有合同主体的严格性、合同标的的特殊性、合同履行的长期性、合同管理的计划性和程序性等特点。一旦合同订立,不仅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签订的合同条款成为明确工作内容、确定合同价款、支付进度款、解决双方争议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工程承包中,承包合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同的每一条款都可能影响企业的效益。从工程承包合同中的费用条款分析发现,有些条款涉及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在现实工程承包合同谈判时,承包商往往不够重视这一点。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合同条款可能使工程款支付拖后,导致承包商无法及时得到工程款,承包商自己不得不投入很多资金,这些资金有些为自有资金,有些来自银行贷款。如果是自有资金就耽误了这部分资金的投资机会;如果是银行贷款就需要支付利息,这样都给承包商造成相关损失。相同的静态总报价因费用回收时点不同其经济效益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的谛约风险由主体风险和条款风险二部分组成。主体风险指的是选择合同相对方的风险。对于雇主而言,是选择总承包商不当的风险;对于总承包商而言,是选择雇主或项目不当的风险。谛约风险指的是设定合同条款不当的风险,合同条款缺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几乎所有的条款都有存在缺陷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程项目雇主、工程咨询、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都面临着国内外两个国际竞争市场。一个是按照“国际惯例要求”的国内外资项目、国际基金组织和外国政府对国内的融资项目的承发包市场;一个是按照国际惯例要求的国际项目承发包市场。企业要在狭缝中求生存,在擦肩中求发展,无论是雇主还是承包商,都要与国际合同条件接轨,以更好的保护各自的应得权益,而FIDIC合同条件正是承发包行业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从雇主的角度来看,为了雇主项目的投资利益,面临着国内外承包商的投标竞争,如何维护雇主项目的投…  相似文献   

11.
工程预付款的法律性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对于工程预付款法律性质的主要观点,认为预付款是业主为帮助承包商改善资金状况提供的无息贷款,而非工程款的预先支付。因此,在适用预付款的合同中,承包商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以防范工程款拖欠。  相似文献   

12.
四、对在施工中遇到不可预见的特质条件的风险认定和相应的损益分配 根据上述菲迪克条款通用条件对或有风险所造成损失的分配原则,承包商对雇主提供的现场数据负有审核的责任,并且对上述现场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客观性自主地作出判断。因此原则上,承包商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与现场数据不相符的现场条件,应该承担判断不当的责任,并负担由此产生的损失。在此基础上,菲迪克条款第4条第12款“不可预见的物质条件”(CONS、P&DB)对应由建设方承担的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同的物质条件产生的损失或收益,严格地局限在总承包商不可预见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工程资讯6则     
两部委提高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减轻建筑企业负担本刊讯财政部和住建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有关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建设工程进度款最低支付比例由原规定中已完成工程价款的60%,提升到80%,以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减轻建筑企业负担。同时,在确保不超出工程总概(预)算以及工程决(结)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除按合同约定保留不超过工程价款总额3%的质量保证金外,进度款支付比例可由发承包双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通知》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以来,钢材、水泥、沙子等主要建材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建设工程固定总价合同的履行产生了严重障碍。本文论述了关于固定总价合同,在合同履行期间遇到建材大幅上涨,如严格按照原合同履行会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显失公平,应当按照情势变更原则变更合同,调整合同价款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阐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下承包商向业主提出孤索赔,以及索赔的程序和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红波 《商品与质量》2010,(16):193-194
建筑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完成具体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而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作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一种,它与其他合同一样,在订立时应遵守自愿、公平、等原则,其标的是将设计图纸变为满足功能、质量、进度、投资等发包人投资预期目的的建筑产品。通过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实现合同责任的判定、工程进度的控制、工程价款的支付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工程侵蚀管理以及解决合同争议与索赔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是很关键的。  相似文献   

17.
六、对合同期间遇到成本改变的风险认定和相应的损益分配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在合同期内相关国家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会影响到承包商的成本,对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预期一般应被认定超越了承包商的经验范围,属于不可预见的范畴,菲迪克合同通用条件(CONS、P&DB、EPCT)第13.8款(因成本改变的调整)在应由建设方承担相应风险的基础上作了如下弹性规定:“在本款中,  相似文献   

18.
从业主的角度阐述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对承包商提出的工程索赔的预防、辩护以及反索赔措施,并指出了业主在国内《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下的反索赔。  相似文献   

19.
建设工程优先权是承包人的一项法定权利。彻底解决建设工程优先权和抵押权、购房人权利之间的冲突,应该建立健全登记制度。经预告登记的购房人就建设工程的价款优先于承包人和抵押人受偿,经登记的承包人的建设工程优先权优先于抵押权:相同身份的权利人之间严格按登记的顺序受偿。  相似文献   

20.
建设项目承包合同计价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承包合同规定了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权利和义务,是双方最高的行为准则,一切工程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和履行合同中各项条款,而计价方式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大部分工程风险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分配方式.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工程项目中使用较多的几种合同计价方式,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各种计价方式下工程风险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分配方式.最后指出业主应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合同计价方式,并积极就合同计价方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