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沙钢7.63 m焦炉提高焦炭M40达标率的应用实践,通过分析建立单种煤对焦炭M40贡献率、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和基氏流动度进行优化配煤等方法,结合干熄焦等焦炉生产工艺,使焦炭的M40达标率稳定提高.生产的优质冶金焦炭长期稳定供应5 800 m3高炉使用,保证了高炉的顺行.  相似文献   

2.
《煤化工》2019,(5):23-26
为扩大中硫炼焦用煤资源、降低焦炭灰分及配煤成本,太钢开展了配用低灰中硫焦煤的研究及生产实践,利用40 kg焦炉进行低灰中硫焦煤单种煤炼焦试验研究、300 kg焦炉进行配合煤炼焦试验研究,并在7.63 m焦炉进行了低灰中硫焦煤配比为15%工业试验、配比为4%、6%和8%的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表明,配用低灰中硫焦煤后,焦炭灰分稳定在12.0%以下,焦炭硫分稳定在0.70%以内,配煤成本降低了2.8元/t。  相似文献   

3.
邯郸钢铁公司新区焦化项目于2008年2月投产。目前共有JNX70-2型42孔焦炉4座,年设计焦炭产量200万t。由于该型号焦炉为国内首座7m焦炉,在炼焦配煤方案上无借鉴的经验。焦化厂在做了大量配煤试验后,逐渐优化配煤方案,最终达到了公司要求的焦炭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钢焦化厂新建6#、7#焦炉为JN60型6m大容积焦炉,年产干全焦120万t,熄焦系统配备150t/h的干熄焦工艺,系统于2007年9月15日投产以来,在改善焦炭M40、M10、CRI、CSR及焦炭粒度等指标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太钢(集团)公司为配套4 350m3高炉生产高强度的焦炭,从德国引进了目前国内炭化室最高的7.63m焦炉。为了保证焦炉投产后生产的焦炭强度能满足高炉的生产要求,进行了大焦炉配煤技术研究。首先选择了11个单种煤试样在实验室进行配煤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的配煤方案在4.3m焦炉上进行工业性试验,根据工业性试验结果,对7.63m焦炉焦炭强度进行预测。实践证明,7.63m焦炉投产后,焦炭强度与预测值基本相符,可满足高炉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齐婳 《煤化工》2007,35(1):16-19
为稳定改善6m焦炉焦炭质量,以20kg小焦炉试验、岩相检测、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检测为主要试验手段,对现用气煤、1/3焦煤、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瘦煤等煤种作了配煤炼焦试验,优化了配煤结构。并从经济效益出发,在保证焦炭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气肥煤配量,进一步优化完善了6m焦炉的用煤结构,年新增效益7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利用40 kg实验焦炉,对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常用炼焦煤进行低品质煤替代高品质煤的炼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3 000 m3级高炉用焦炭质量的前提下,瘦煤替代焦煤的极限比例为14%;瘦煤、气煤替代1/3焦煤的最佳比例分别为15%、8%,可达到优化配煤结构、降低配煤成本和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目的。替代实验初步说明低品质煤替代高品质煤炼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进一步在生产焦炉上进行综合优化。  相似文献   

8.
正为扩大炼焦煤源,降低配煤成本,济钢利用小焦炉试验-单孔试验-工业炉组试验这一试验平台对新开发的瘦焦煤LF进行了结焦性等相关的试验研究。从试验数据分析,当LF煤配量保持在10%~15%、瘦煤配量10%~15%时,焦炭的M40和M10改善明显;热态指标变化不大;焦炭假密度有改善趋势;试验期间配煤成本与基准相比约降低39元/t。在目前的配煤结构下,LF煤可替代10%焦煤进行配煤炼焦,焦炭质量保持稳  相似文献   

9.
焦炉烟道废气-流化床式煤调湿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焦炉烟道废气为热源及动力源,在流化床设备内对捣固焦炉配合煤进行预处理。生产应用表明,流化床煤调湿技术对配合煤调湿及分级作用明显,调湿后配煤水分降低2.2%,减少回炉煤气用量1474×104m3,CO2减排8750t,减少焦化废水处理量2万t,焦炉生产能力提高5%,排空废气粉尘含量〈50mg/m3。  相似文献   

10.
邯钢焦化厂原有焦炉6座,261孔,年产焦炭210万t。随着炼铁对焦炭需求量的增大,与宝钢合资在老厂西部组建了新厂,新厂共建7m焦炉4座,168孔,年产焦炭220万t,同时配套10.5万m3/h煤气净化系统,工程于2008年2月投产。  相似文献   

11.
齐婳 《煤化工》2007,35(5):34-37
针对济钢焦化厂6#、7#焦炉焦炭M40下降约2%,相关部门对槽内煤质、配煤准确度、焦炉热工操作及配煤指标等系统进行了排查,确认了配用的瘦煤G值低导致配合煤黏结性不足是本次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配煤结构、提高配合煤黏结性、延长结焦时间等措施,使焦炭质量恢复到M40 84.0%的正常水平。并提出要建立焦炭质量波动预警机制,提高焦炭质量过程控制能力,加强操作、管理水平,以确保高炉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鞍钢鲅鱼圈7m焦炉是国内首座开工建设的大型化焦炉,经过1年多的运行,现焦炉运行稳定,焦炭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内焦化行业的先进水平,其焦炭强度指标很好地满足了4000m,大容积高炉的生产要求。文中详述了7m焦炉投产后配煤的优化管理、改善焦炭质量以及保证干熄焦稳定运行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配合煤成本,利用ZBS改性剂对不黏煤和高变质程度无烟煤两种非炼焦煤进行改性处理;通过40 kg小焦炉试验,研究配入低变质烟煤和高变质无烟煤时,ZBS的改性效果和对焦炭质量的改善,并在4.3 m焦炉上进行了工业试验,实现了非炼焦煤配入量达到10%、焦炭质量合格、配合煤成本降低等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刘承东 《煤炭转化》2013,36(2):49-51,55
根据煤岩配煤理论,分析以往生产配煤比方案、装炉煤和焦炭质量,结合弱黏煤和其他各煤种性质,制定了五种配煤比方案,利用40kg焦炉进行实验.通过分析各配煤比方案以及单种煤、装炉煤和焦炭结果,认为弱黏煤配比应控制在3%~5%之间,最后经4.3m顶装焦炉生产实践验证结果在正常生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有13个炼焦厂,具有五种主要类型的焦炉58座(表1),焦炭总产量36.8Mt/a,平均炉龄16.6年。经过前3年的生产下滑,1995年实际生产焦炭25Mt。相对平均炉龄短和生产状况良好的22座焦炉运行近20年。这些焦炉建于50~70年代,焦炉烟尘控制系统较差,有害排放物超过10kg/t焦。配煤来自俄罗斯库兹涅茨为主的五个煤田的煤(%):  相似文献   

16.
陈辉  刘波 《燃料与化工》2003,34(3):135-136
从上述各项指标可以看出,平岗煤的粘结性接近主焦煤,其灰分和硫分较低,结焦性很好,尤其是平岗煤单位成本平均为345元/t,低于焦煤的单位成本近31元/t。采用平岗煤替代焦煤,可以有效地降低炼焦煤的成本。2配煤炼焦试验首先在200kg试验焦炉上进行平岗煤配煤炼焦试验。试验共进行两炉,试验结果见表3。2.1生产焦炉的炼焦试验根据200kg试验焦炉的试验结果,我们将平岗煤按焦煤均匀混入焦煤区来替代相同比例的焦煤,并在四座生产焦炉上进行配煤炼焦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2.2试验结果分析(1)由表1看出,平岗煤焦炭M40低于吕坨1.2%高于林西0.8%,其结焦性…  相似文献   

17.
齐婳 《燃料与化工》2007,38(1):29-30
济钢6#、7#焦炉投产后,焦炭年产量达到了280万t/a,对炼焦煤的需求也扩大到380万t/a。自2002年以来,济钢进煤矿点由40多家增加到70多家。如何对新矿点的来煤进行合理利用,以保证配煤和焦炭质量稳定,成为配煤炼焦工作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废橡胶配煤炼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本文对橡胶粉的热解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70kg试验焦炉进行配煤炼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废橡胶的热解特性分析废橡胶的热解区间与配合煤相近,废橡胶的红外光谱与气煤相近,为废橡胶代替气煤配煤炼焦提供了可能。小焦炉试验表明,随着废橡胶的配煤配比增加,焦炭灰分下降,硫分有所上升,焦炭机械强度DI略有降低,焦炭反应后强度降低;在配比2%的范围内,灰分略有下降,硫分有所上升,DI略降低,CSR略提高,焦炭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废橡胶配煤得到的焦炭微观结构分析表明,0.1~10μm的中孔和大于10μm大孔的比表面积变化不明显,而小于0.1μm的微孔比表面积变化最大。废橡胶配比从0到6%,则焦炭微孔比表面积从1.5m2/g增加到3.5m2/g。由于焦炭的二氧化碳反应性发生在表面,因此比表面积大则反应速度快,焦炭反应后强度降低。焦炭微晶结构分析表明,随着废橡胶配比的增加,堆积高度Lc逐渐降低,石墨化度逐渐降低,废橡胶的加入影响到焦炭的基质结构,石墨化度降低对于焦炭的机械强度不利。  相似文献   

19.
王建明 《燃料与化工》2014,(5):26-29,31
通过开展各单种煤煤质分析、结焦性能及配合煤细度研究,结合40kg试验焦炉数据和1750m3钒钛高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进行了6.25m捣固焦炉工业论证试验,提出了适用于钒钛高炉冶炼用焦炭经济性配煤结构,充分发挥了捣固炼焦优势。  相似文献   

20.
受钢铁增长的拉动 ,自去年下半年到现在 ,焦炭市场价格激涨 1 4 4 % ,由 450元 /t涨至 1 1 0 0元 /t。国际焦炭价格涨幅 62 .2 %。对此 ,一些地方争上炼焦炉 ,都想攫取焦炭这“一桶金”。截至 2 0 0 3年 9月 ,全国统计在册的机焦生产企业已达 60 0余家 ,机焦炉达 1 80 0多座。生产能力达 1 60 0 0多万吨。目前在建、拟建的焦炉比较多。据初步统计 ,目前在建的焦炉能力近 70 0 0万t,如果这些焦炉建成后 ,再加上现有的装置 ,焦炉能力将达到约 2 30 0 0多万t(不含现有的土焦约 350 0万t)。这样 ,估算了一下 ,这些焦炉能力可适应生产 3 .5亿t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