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欣弟 《中国搪瓷》1990,11(4):19-21,38
论述了影响铸铁浴盆瓷釉耐酸性能的各种因素。认为通过引入一定量的PbO而相对增多了SiO2含量,再配以适量的B2O3、R2O、RO等,在保持瓷釉熔制性能和工艺性能基础上而提高瓷釉耐酸性能。研制试验出达到AA级耐酸指标的铸铁浴盆彩色基础釉。  相似文献   

2.
提高薄钢板搪瓷钛白釉耐酸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红 《中国搪瓷》1999,20(2):15-19
为了提高薄钢板搪瓷钛白釉的耐酸性能,我们对瓷釉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基本保证光泽,白度的前提下,引入Li2O、ZrO2、ZnO以及提高SiO2的含量均能改善瓷釉的耐酸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设计的瓷釉中引入了超精细非晶体二氧化硅,制备出具有优良耐热急变性能的工业搪瓷。通过试验可知,在磨加超精细非晶体二氧化硅后瓷釉的耐热急变性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其耐酸性能不受影响。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瓷层表面,随着磨加量的增加,非晶体二氧化硅会出现积聚,从而不利于进一步提高瓷釉的热急变性能。  相似文献   

4.
引 言 众所周知,工业耐酸釉应具有较高的耐酸度,一定的耐碱、耐热、抗冲击及优良的涂搪、烧成性能。但长期以来,工业耐酸釉存在着烧成温度高、釉浆流变性能差、制品寿命短等弱点。为获得性能优良的耐酸釉,笔者通过实验,试制出一种耐酸失重仅0.034~0.051毫克/厘米~2且具有优良涂搪性能的含锆耐酸釉。从而可以制得除加3%粘土外,不加其它添加剂的釉浆。该釉浆悬浮性能优良,瓷釉的理化性能得到改善,与通常工业耐酸釉相比成本适宜。试制的16公分洗手碗用作实验室酸洗容器,使用近一年后光泽度仍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离子扩散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低温钛白面釉瓷层结构对耐酸性能的影响。从Al_2O_3、B_2O_3和SiO_2的结构态推导出计算瓷层酸蚀失重(W_失)的经验公式,为在保证耐酸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烧成温度(T_烧)铺修了道路。 作者发现,随着瓷釉中Al_2O_3含量的增加,酸蚀失重的变化是不连续的。为此应该分别求出无铝、低铝、中铝和高铝瓷釉的W_失计算系数。文章揭示了各种组分(K_2O和Na_2O除外)的两面性,即对W_失的正、反两方面的贡献;最后用系数φ与摩尔含量n的乘积表示基因于各组分的W_失分量。W_失与φn的关系是线性的。 本文又从离子扩散(特别是Na~+离子的扩散)出发,对瓷层受酸液侵蚀的过程进行讨论。把整个瓷层看作“扩散介质”,从瓷层的微观结构,并借助于聚合物理论,探讨各种结构因素对R~+离子扩散的影响。 本文以钛白面釉为讨论对象。TiO_2对瓷釉耐酸性能的影响尚难作出定量估算。但是,由于TiO_2的用量范围基本上恒定(通常为19±1%),可以假定它对耐酸性能的影响接近恒定,因而不予讨论。  相似文献   

6.
建筑搪瓷是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搪瓷材料,由于建筑搪瓷尺寸比较大,它不仅要求比较高的物理化学性能,而且工艺性能也要求比较高。本论文主要研究通过磨加法将超细二氧化硅引入到建筑搪瓷釉,对搪瓷釉二氧化钛结晶性能和耐酸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磨加一定量超细二氧化硅到建筑搪瓷釉中,不仅不会改变搪瓷釉的结晶性能,主晶相仍为锐钛矿晶体,而且建筑搪瓷的耐酸化学稳定性也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7.
烟气脱硫脱硝所用的搪瓷换热元件必须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和良好的导热性,因此一次搪耐酸瓷釉是首选。一次搪是将由瓷釉和磨加物制成的釉浆直接涂覆在脱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经干燥、烧成后得到既有底釉功能又有面釉功能的搪瓷涂层。论述了所研制的3种不同料性的一次搪耐酸瓷釉的理论依据,介绍了试验过程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专利文摘     
用于陶瓷卫生器具的瓷釉——含有能提高性能的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钡和氧化钛在制造陶瓷卫生器具的瓷釉时,在混合物中加入Bao和TiO_2可以提高性能.混合物包括(wt%):  相似文献   

9.
杨柱强 《江西化工》2013,(4):114-118
国内通用型的搪玻璃釉具有优良的耐酸性能,但是耐碱性能却非常差,很多客户的使用工位都是碱性介质,甚至是强碱性,那么通用型搪玻璃釉就不再具有耐腐蚀的特性了。通过理论分析,在瓷釉的组分中引入部分金属氧化物会提高搪玻璃釉的耐碱性能。经过分析对比,确定了引入锆的氧化物来提高搪玻璃釉的耐碱性,其指标可以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硅溶胶,通过浸渍提拉的方法对骨质瓷釉面进行改性,利用红外、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等手段对未改性和改性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浸渍加热改性方法能有效改善骨质瓷釉面性能,釉面由亲水变为疏水,提高了骨质瓷釉面易洁性。  相似文献   

11.
《陶瓷》2017,(5)
针对"唐山骨质瓷"地理标志产品独特的原料配比和烧成工艺,选取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0.5吋白瓷平盘作为实验样品。在室温条件下,分别使用盐酸、硫酸、柠檬酸和醋酸4种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对样品釉面持续作用10h后,测试其白度和光泽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并研究了骨质瓷釉面耐室温酸性试剂侵蚀性能的优劣。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骨质瓷经酸蚀后釉面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其承受不同酸性试剂侵蚀的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耐强酸腐蚀性相对薄弱,耐弱酸腐蚀性各不相同;同一企业的样品耐酸蚀性能相近,但同一样品釉面光泽度的变化较白度变化大;不同企业的样品耐酸蚀性能各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化学组成与覆铝钢板搪瓷耐酸面碱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瓷层受H^+侵蚀时,均匀分布在瓷釉网络中的TiO2晶体可提高瓷釉层在酸中的过钝电位,阻止H^+与瓷层的化学反应;当受OH^-作用时,组成中的ZrO2首先与OH^-生成Zr(OH)4,进上步与瓷层表面的硅醇结合形成阻止OH^-腐蚀瓷层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瓷釉制备工艺与搪玻璃设备质量的关系,只有采用合理的瓷釉制备工艺,才能制得性能良好的瓷釉,也只有采用性能良好的瓷釉,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搪玻璃设备。  相似文献   

14.
对骨质瓷用无铅熔块釉及其耐酸碱性机理进行了探讨,并从脊性原料,辅助原料和熔剂性原料出发,采用经验计算调整法确定瓷釉的化学组成,研制出高耐酸碱性的无铅骨质瓷用熔块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高岭土、石英砂、耐火材料废料、钾长石和碳酸钡为原料制备出了一种性能良好的耐酸砖。通过试验证明,碳酸钡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耐酸砖的耐酸性能。  相似文献   

16.
热交换器搪瓷界面过渡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合理配方设计,使用一次涂搪工艺,制备出了同时具有优良的密着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酸性能的热交换器(又称GGH,gas-gas-heater)搪瓷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GGH搪瓷板进行界面过渡层显微结构分析和元素表征.显微结构分析表明:GGH搪瓷板界面存在过渡层,过渡层结构呈现咬合状.元素分析表明:搪瓷层和金属层间存在元素的相互扩散,在宏观性能上表现为GGH搪瓷板密着强度为1级,说明瓷釉层与钢板密着优良.  相似文献   

17.
利用搪瓷涂层的制备工艺在Q235A钢表面制备Al2O3-瓷釉复合陶瓷涂层,研究了瓷釉粒度、Al2O3陶瓷颗粒的粒度和体积分数对复合涂层耐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层原料瓷釉粒度为16μm时获得涂搪性较好;硬质耐磨相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复合涂层的耐冲蚀性能;本实验中在45°冲蚀角、15 MPa冲蚀气压、2.2 kg冲砂量的冲蚀实验条件下Al2O3粒度为50μm、体积分数为30%时涂层具有很好的耐冲蚀性,是无硬质相搪瓷层的4倍。  相似文献   

18.
将多种性能不同的瓷釉混合使用,适当调整球磨配方中各种瓷釉块的比例,通过磨加不同色素,制造出一系列颜色各异、性能良好的边釉。  相似文献   

19.
通过落球冲击法评价了低碳钢(20钢)和耐候钢(09CrCuSb)搪瓷密着强度,并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钢材与搪瓷结合层的微观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低碳钢和耐候钢的搪瓷密着等级分别为2级和5级;低碳钢与瓷釉界面形成了锯齿状和枝晶状结构,界面粗糙,而耐候钢与瓷釉界面形成了脱离基体的岛状结构,界面较光滑;结合层主要成分均为Fe、Cu、Ni、Co元素;钢材与瓷釉之间形成粗糙的界面有利于提高搪瓷密着性能。  相似文献   

20.
搪瓷釉料中添加不同粒度及不同质量的白炭黑,在BTC245R搪瓷钢表面烧制成搪瓷涂层,通过XRD及SEM分析研究了搪瓷涂层在硫酸溶液中的耐酸性能。研究表明,当粒度为1~2μm的白炭黑添加量不超过6%(质量分数)时,搪瓷料浆的分散性和流变性更好,增加了料浆涂搪时的悬浮和停留作用,利于降低搪瓷烧制时的晶化温度,促进β-SiO_2液态相迁移进入[AlO_4]网络中,形成稳定的NaAlSiO_4晶相,提高了搪瓷涂层的耐酸性能,使耐酸度降至11.84 mg/(cm~2·d),满足了工业搪瓷涂层的耐酸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