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效率存在密 切联系,探究两者间关系可以为县域中小城市 低碳发展提供指引,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 供新参考。文章在大城市碳排放效率评价研 究的基础上结合县域中小城市特征,进行碳 排放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通过建 立面板数据模型对2005—2020年间长三角 地区县域中小城市空间形态对碳排放效率影 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城市空间形态 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城市 空间形态紧凑度、复杂度及破碎化程度与碳 排放效率密切相关;紧凑程度的提高对碳排 放经济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复杂程度和破碎 化程度的下降会对碳排放经济效率和碳排放 社会效率产生积极影响。总体而言,城市空间 形态主要通过影响交通碳排放进而对碳排 放效率产生影响,交通碳排放水平是长三角 地区县域中小城市碳排放经济效率和碳排放社会效率的首要影响因素。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强化结构性填充式开发以及调整空间组织 模式等策略,以期助力县域中小城市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嵘  吴晓晨  瑞芳 《室内设计》2023,38(6):122-128
“双碳”目标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方向。紧凑布局是大城市控碳减排的主要策略,这一策略对于县域城镇空间是否适用还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构建紧凑度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2009—2018年的城镇空间紧凑度,判断紧凑度对碳排放是否存在独立作用,并基于测度结果分析了紧凑度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量均呈现增速逐年放缓的增长态势。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紧凑度对碳排放存在正向作用。经济紧凑度、土地利用紧凑度、基础设施紧凑度的增加使碳排放增加,人口紧凑度、经济紧凑度、基础设施紧凑度和生态环境协同度增加会降低碳排放强度。由于长兴县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以碳排放作为支撑,城镇空间紧凑度促进碳排放,但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碳排放的经济效益增加,紧凑发展同样适用于县域城镇空间。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长兴县城镇空间的紧凑规划策略,为其他县级城市的低碳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是摆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30·60”双碳战略的提出,探 索我国城市低碳建设途径刻不容缓。研究证 明空间规划是结构性控碳的重要手段。现行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尚未形成低碳空间规划 技术方法及相关标准,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 划编制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 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土空 间规划的前身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所对 应的学科视角出发,选取两学科领域涉及低 碳研究的国内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提取 其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对比分析两学 科在低碳空间规划研究进展中的阶段特征 及热点异同。提取空间碳计量方法、空间规 划要素与碳排放影响关系以及低碳空间规划 方法三个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研究侧重与相应 结论的文献比对,基于两学科研究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特征,整合性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低碳规划技术纳入路径与内容衔接关系,为 国土空间规划中低碳技术方法与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单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富民强"县"的现实需要。本文概述县域经济研究理论依据,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结合湘西州实际情况,对湘西州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构建湘西州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利用湘西州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1年经济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县域规模因子、县域公共投资环境因子、县域经济基础因子、县域发展速度因子四个公因子,据此测算出各县市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和总得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8)
在介绍我国对外贸易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和碳排放量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增长明显加快,并且二者呈现出同步变化趋势;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提出我国应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征收碳税等建议,以处理好进出口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社会的大发展,给我国的经济体系发展带来了速度上的支持,也极大程度的推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本质性提高。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发展中国家,想要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正态发展,就需要合理的利用我国的国土空间和国土资源。本文以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为研究方向,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概念的分析,以及我国重点开发区域当前的经济增长特点进行研究,探讨了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对我国重点开发区域潜在的经济增长方面的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上,得出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发展的合理布局方面的新时期两大发展导向,并针对这两个导向因素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双碳”目标和县域国土空间规 划的双重背景下,县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 划成为重要的碳排放治理手段,然而现阶段 我国县域缺乏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的低 碳评价方法。本研究基于“碳源/汇—空间驱 动因素—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联机制, 以我国1 903个县级城市2010—2018年面板 数据为基础,基于SPSS 25.0的数理统计方 法展开研究,构建双碳目标导向的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过程性评价体系,并以武安市为对 象进行实证研究,形成国土空间规划关键 低碳指标体系和相应规划策略。研究表明: 一、过程性评价方法对于动态发展的全国广大县级城市具有高度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二、评价体系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系统性衔接,可以 有效识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的控碳薄弱环节,为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低碳评价体系、完 善双碳目标下全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县域层面的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8)
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环。自辽宁省九届十一次全会以来,辽宁省实施"保运转、重激励、促发展"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然而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相比依然有明显的差距。文章通过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结合现行财政政策的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促进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量化和预测用地的碳排放是实现规 划控碳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城镇建设用地分 类体系,从城市用地建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核算视角,提出以“用地”作为碳排放的核算 终端和核算单元,基于PCA-BP神经网络建 立规划用地碳排放预测模型来预测用地碳 排放。将调研获得的样本地块的碳排放数据 作为因变量,以其用地特征指标(包括:容积 率、建筑单体数量、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 筑高度、用地类型、用地兼容性、人口密度) 作为自变量,建立用地碳排放预测模型。以长 兴县老城区为实例,应用该模型预测用地碳 排放,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该方法能较准 确地预测用地的碳排放,为城市的低碳规划 和碳排放管控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 最大挑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 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中国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而探寻具有预 防性、低成本、长期效益的碳减排途径是兑 现我国气候承诺的前提与保证。首先分析了 中国当前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碳减排途径的 不完备性,提出结构调整式减排概念,并论 证了空间规划作为具有引领性的结构调整式 减排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碳约束作用,是达 成区域长远碳约束目标的系统性、根本性途 径。进而以“空间规划—城乡用地—碳排放 效应”为核心视角,对空间规划应具有的碳 减排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空间规划 通过“边界管控”“用途管控”“位置管控”和 “指标管控”四种基本的调控手段作用于城 乡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强度四个维度的 变化,形成对区域系统碳排放效应的控制。 最后从“确立碳管控主体”“核算碳排放效 应”及“制定碳约束方案”三方面构建起空间规划的碳排放约束框架,为空间规划履行碳约束职能、促进气候共同利益提出具体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2009—2018年湖南省农村人居 环境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测算的基础上, 构建STRIPAT扩展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 素筛选出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碳排放源。 结果显示:一、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碳排放 总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增长率205.8%,年 平均增速0.12%,但是人居环境碳排放强度 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单位GDP的碳排放量 由2005年的0.99t/万元下降到2018年的0.29 t/万元;二、农村人居环境碳排放的主要影 响因子及系数由大到小分别是:机械化程 度(0.9527)、人均总支出(0.9446)、固定资 产投入(0.9266)、人均总收入(0.9233); 三、农村主要碳排放源为:农业系统(农业 机械能源消耗、化肥农药使用)、居民生活 系统(工程项目建造过程、建筑运营管理能 源消费、交通出行能源消费);四、传统基于终端能耗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并不能准确指导低碳用地规划,而基于碳排放清单对于农村不同用 地类型碳排放强度实地调研是未来农村低碳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县级国土空间具有“减排”和“增汇” 的双重属性,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 大。文章研究聚焦县级空间单元,以吴江区、嘉 善县和青浦区为对象,构建包含经济支撑能力、 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能力、结构调整能力、技术改 善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碳汇吸收能力6个目标 的碳减排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2010— 2020年的数据为计算样本,综合运用熵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分析模 型,计算碳减排能力指数、协调发展指数以及障 碍因子,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发展规律,以明 确两区一县碳减排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向与主要症结,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减碳治理与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艳军  李诚固 《规划师》2005,21(9):80-82
巴彦县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管治规划体系为“双心、三轴、五片”。支撑空间管治实施的路径为建立规划管理机制、乡镇撤并,强化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与集约利用,以及建立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机制,进行区域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集聚区绿地系统是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保障,也是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的前提。本文以新野县产业集聚区为例,合理规划集聚区绿地系统,使绿地能够发挥生态效益、塑造产业集聚区形象。  相似文献   

17.
付飞  刘雯雯  方翰 《室内设计》2021,(5):138-144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土地利用演 变及生态优化研究,对于构建完善的国土空 间规划体系,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有着极 其重要的推动意义。以县域城镇绵竹市为样 本,在“多规合一”国家级试点平台的规划背 景下,对2008—2019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量 化评价,耦合土地利用阻力-潜力适宜性模型 和CA-Markov模拟模型,对绵竹市城镇用地 开发适宜性及城镇建设用地演变发展进行 探索,针对生态承载力评价、土地开发适宜性 评价及城镇建设用地未来发展模拟结果,结 合“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分别提 出以生态为导向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以期 为国内县域城镇“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体系构建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