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火力发电机组NOx排放量提出了更高的约束性指标,目前火电厂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缴纳罚款、燃烧优化和建设脱硝设备等。依据《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计算排污罚款;依据最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内典型机组在燃烧优化花费以及脱硝设备运行费用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在机组不同运行工况导致不同NOx排放浓度情况下,计算典型600 MW机组的年烟气及NOx排放量,对比无减排措施、燃烧优化、SCR脱硝以及燃烧优化与SCR结合应用情况下的花费。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情况下火电机组实施燃烧优化是最经济的减排NOx方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结合某厂SCR法烟气脱硝项目,介绍了SCR法脱硝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系统、催化剂选型、SCR法烟气脱硝工艺的影响因素以及实际运行调节状况和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环保部的最新要求,火力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在达到超低排放的同时,应满足锅炉全负荷投运脱硝的要求。提高锅炉SCR反应器入口烟温,以实现在锅炉低负荷和大气温度低时投运脱硝系统。本文对火电机组低负荷投运脱硝系统改造的几种常见方案逐一分析,并对其各自优缺点进行对比,为电厂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为烟气脱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认可度最高的脱硝技术,也是企业减排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SCR技术装置还存在着一些提升的空间,如何能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是行业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以1000MW燃煤锅炉机组SCR烟气脱硝反应器整流装置为介绍对象,从氮氧化物的产生与危害、SCR烟气脱硝技术的介绍以及SCR反应器整流装置优化模拟实验出发,旨在为SCR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火电机组SCR脱硝系统可有效脱除NOx污染物,但脱硝系统的引入对锅炉的运行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锅炉尾部受热面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等方面。针对SCR脱硝系统的热量平衡进行了分析,利用热力学方法从反应放热导致的烟气温升,稀释风吸热导致的烟气温降,反应器及其烟道散热以及漏风导致的烟气温降四个方面分析了烟气经过脱硝反应器后的温度分布情况,并对锅炉排烟热损失和锅炉效率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针对典型600 MW机组和1 000 MW机组的设计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烟气经过脱硝反应器后温度降低小于2℃,锅炉排烟热损失和锅炉效率的变化量小于0.05%,与工程试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SCR工艺脱硝原理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SNCR工艺流程、催化剂的选择、脱硝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运行控制注意事项,并对该工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电厂600 MW燃煤火电机组SCR脱硝系统出口NOx分布均匀性差、氨逃逸率较大等问题,对脱硝系统喷氨格栅喷氨量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脱硝系统A、B两侧出口NOx浓度标准偏差分别从66.2%和91.9%下降至12.9%和14.9%,脱硝系统出口NOx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氨逃逸有所降低,对保障尾部烟道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尾液是指烟气前置脱硝(SCR法)后置碱法湿式脱硫过程中残留的排放废液,具有高氨氮、高盐度(CI-、SO2-4浓度)和低B/C的特点,处理难度较大.火电行业已颁布实施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因此烟气脱硫脱硝尾液处理已成为一项复杂且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分析了香港某大型火电厂脱硫脱硝尾液处理的工程实践,总结了该项工程脱硫脱硝尾液生物处理的工程经验.通过理论分析及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脱硝尾液实验研究,探讨了采用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该类废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某厂超超临界燃煤火电机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实现烟尘、SO2和NOx排放浓度远低于10 mg/Nm3、35 mg/Nm3和50 mg/Nm3。但锅炉中脱硝系统氨逃逸过大,导致脱硝系统后面的烟道内空预器及低温省煤器堵塞严重,严重影响了机组运行安全。通过测量该锅炉SCR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及氨逃逸量等参数,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对锅炉喷氨量进行优化调整,降低SCR反应器出口氨逃逸量,从而有效缓解空预器及低温省煤器的堵塞状况,保证机组的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提出基于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的脱硝运行成本评估体系和计算模型,研究典型机组的SCR脱硝系统运行成本.结果表明,在机组年运行小时数为5 000h,入口NOx质量浓度为400mg/m3时(基准含氧量6%),容量分别为300、600和1 000 MW机组的SCR脱硝系统运行成本分别为7.6~8.6、5.75~6.55和4.8~5.4元/(MW·h);入口质量浓度从200mg/m3分别增加至400和600mg/m3时,总成本中还原剂成本增幅最大,分别为195.9%和391%;当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限值时,300、600和1 000 MW机组的SCR脱硝系统运行成本相比达到新标准排放限值时分别增加约9.64%、9.68%和9.8%;机组年运行小时数从4 000h增加至6 000h时,300、600和1 000MW机组的SCR脱硝系统运行成本分别降低约28%、26%和26.2%.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煤矿井下可控硅散热的一般方法,提出了用热管对大功率可控硅进行散热的方案,并根据研究及试验结果说明煤矿井下大功率可控硅采用热管散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在330MW燃煤电厂上的应用,分析了SCR系统工艺流程、工作原理及影响脱硝效率的因素。经过较长时间稳定运行,系统脱硝效率在80%以上,达到设计参数,为燃煤电厂NOx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NOx生成机理人手,介绍云南滇东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原理、工艺流程、控制原理,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运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在装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柴油机台架上进行氮氧化物(NOx)排放试验.分别使用标准尿素溶液(质量分数为32.5%)和非标准尿素溶液(质量分数为45%)进行试验.使用标准溶液时,NOx排放水平达国家标准(国Ⅳ标准),且无二次污染物泄漏;使用非标准溶液时,NOx排放水平达国家标准(国Ⅴ标准),但存在二次污染物泄漏问题,主要污染物为异氰酸(HC-NO).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SCR系统中使用标准尿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时,催化剂仍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反应器内的气流分布及还原剂的浓度分布直接影响其脱硝效果,以某660 MW火电机组SCR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STAR-CCM+对其进行一体化的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和模拟计算等工作,为了验证模拟结果,搭建了一个1∶12的物理模型进行冷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冷态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针对原模型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烟道内部导流装置,达到SCR系统烟气气流速度场、氨气浓度场均匀性分布的要求,得出的优化结果结论可以为类似SCR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氧量及温度对贵州无烟煤的燃烧特性及NOx排放特性的影响,选用粒径为58~75 μm的贵州无烟煤,利用一维沉降炉进行相关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贵州无烟煤NOx排放量随着氧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过量空气系数大于0.9后增幅趋缓;随着燃烧温度的上升,NOx生成量增加,在达到1 400 ℃后,由于生成大量热力型NOx,NOx排放量呈指数型大幅增长;氧量主要影响贵州无烟煤在燃烧过程的0.2 s之前以及2.0 s之后的NOx生成量,对于0.2~2.0 s的主燃烧区域的NOx生成量影响不大.研究认为氧量是影响贵州无烟煤NOx排放及燃烧的最主要因素,燃料型NOx对温度并不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17.
在重型车辆上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方式己很普遍.为了模拟SCR系统瞬态特性,快速、有效地反映NOx排放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的SCR催化剂简化模型.该模型运用低离散化和分段选择的策略,并引入状态空间的概念.在温度较低时(低于350℃)使用隐式方法来计算覆盖微分;在温度较高时(高于350℃),简化为一阶方法,更新覆盖率数据,从而掌握柴油机排放水平.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简化模型,能快速(比欧洲瞬态循环(ETC)快80倍)、准确(精度达92%)地反映柴油机SCR系统的瞬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DBD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反应器中催化剂颗粒直径对放电功率和NOX脱除率影响规律,分别将五种不同颗粒直径的催化剂装入相同条件的反应器中,通过变压器改变交流电源输入电压,用功率表测定不同电压条件下的输入功率,用数字示波器测试放电电压以及Lissajous图像并计算放电功率,用气体在线检测装置测试反应器进出口浓度计算NOx脱除率。实验发现随催化剂颗粒直径增加放电电能和NOx脱除率先增大再减小,有最大峰值;随着输入电压增加催化剂颗粒直径对放电电能和NOx脱除率的影响进一步增大。在本实验研究中催化剂最佳颗粒直径在4mm左右,当输入电压为40kV时,最大有效放电能量和NOx脱除效率分另为29.3w和76.67%。该结论可为DBD协同催化反应过程中选择适宜催化剂颗粒直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