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研究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对给水厂排泥水沉降性能和浓缩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污泥颗粒粒径的变化及其与污泥比阻的关系。结果表明,PAM投加率为0.32%时可明显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降低上清液浊度。对排泥水和底层污泥都进行调质时,PAM投加率为0.32%既能有效地降低污泥比阻又能减少PAM投加量。PAM调质可使污泥颗粒平均粒径变大,粒径分布也发生变化。污泥比阻与污泥平均颗粒粒径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臭氧应用于SBR剩余污泥减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臭氧可以用于减少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该系统由SBR和污泥臭氧化及回流装置组成,其中SBR排出的污泥经与臭氧接触反应再回流到SBR中.结果显示,臭氧化促进了反应器中生物量的减少,并有一定量的生物污泥被无机化.在臭氧投加量接近于0.2gO3/gSS且污泥回流量为0.3L/L·d时,污泥观测产率Yobs可接近零.另外,当臭氧投加量为0.05gO3/gSS且污泥回流量为0.4L/L·d时,也可得到相同结果.实验中SBR的MLSS有效地维持在4000~6000mg/L之间.  相似文献   

3.
以 Ca/Mg/Al 絮凝剂处理烟草废水,考察絮凝时间、絮凝剂投加量及溶液pH值对COD及色度去除的影响.当絮凝时间为10min,絮凝剂投加量为40 g/L,溶液pH为8时,COD由原样的2000mg/L下降到816mg/L,且色度由200倍下降到10倍,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59.2%和95%.  相似文献   

4.
利用紫外光(UV)-Fenton法氧化处理城市剩余污泥,并通过测量污泥破解率、上清液的SCOD、多聚糖、蛋白质以及总氮浓度表征污泥的破解情况,测量污泥过滤比阻(SRF)表征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pH为3、反应时间为2h,H2O2投加量为4g/L和Fe2+投加量为0.06g/L是紫外光-Fenton氧化处理供试污泥的适宜条件。在适宜处理条件下,污泥破解率为20.8%,污泥破解后,微生物细胞内有机物释放到溶液中,使污泥上清液中的SCOD由126mg/L增加到848mg/L,多聚糖质量浓度由33.4mg/L增加到119 mg/L,蛋白质量浓度由41.2 mg/L增加到82.6 mg/L。总氮含量增加了1.62倍。SRF由8.58×109 s2/g下降至3.99×109 s2/g。紫外光-Fenton反应在有效破解污泥的同时,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有利于污泥的减量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K2S2O8在微波的条件下迅速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硫酸根自由基来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未处理的污泥作为实验对比,考察了处理前后污泥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增加K2S2O8投加量、微波时间以及微波功率,促进了污泥的破解,污泥的破解率呈上升趋势。当每克污泥悬浮物中K2S2O8的投加量为0.3g、微波时间为120s、微波功率为400W时,污泥的破解率达到17.85%;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被破坏,微生物胞外聚合物被分解,胞内的一些有机物被释放到污泥上清液中,SCOD质量浓度由处理前的226.4mg/L增加到796.1mg/L,增加了2.5倍;TN质量浓度比处理前增加了60.24%;总磷质量浓度由处理前的16.47mg/L增加到35.13mg/L;蛋白质质量浓度由26.34mg/L增加到58.56mg/L,多糖质量浓度由13.65mg/L增加到44.11mg/L。  相似文献   

6.
南宁味精厂废水处理工程剩余污泥脱水实验及工程试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加热和絮凝等方法对南宁味精厂废水处理工程剩余污泥进行调理,研究各种方法对其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和加温的方法均能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其中絮凝方法效果更为明显。水浴加热试验中,温度升到60℃时滤速达到35mL/h;微波加热试验中,只需加热50s滤速就可达到35mL/h。絮凝试验中,聚丙烯酸钠最佳投药量为50mg/L,此时滤速为5.2mL/min。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在实际工程运行中,采用加温(60℃左右)与投加絮凝剂(聚丙烯酸钠投量为O.2‰)相结合的方法,可使污泥脱水效果得到提高,经压滤后污泥含水率可降至60%~65%。  相似文献   

7.
针对武钢综合废水回用处理工程目前的运行情况,对其进行了增加污泥回流和优化投药量的动态模拟试验。通过对优化后污水处理效果的分析,证明了该物化处理工艺优化后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有明显的改善。结果表明:在前混凝中,通过投加一定量的Ca(OH)2使其pH保持在9.6左右,同时保持10%的污泥回流比,聚合硫酸铁的投加量为30mg/L;在后混凝中,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为0.1mg/L,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2mg/L,浓硫酸的投加量为12mg/L,则其最终出水可以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将磁絮凝超滤膜过滤应用于反渗透法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运用Design-Expert 8.0软件设计实验,将混凝剂(FeCl_3)、磁种(Fe_3O_4)投加量作为考察因素,以平均絮体粒径作为响应值,确定其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FeCl_3投加量为25.51 mg/L、Fe_3O_4投加量为5.37 mg/L时,平均絮体粒径最大,为790.391μm.相比于常规混凝膜过滤,磁絮凝超滤膜过滤混凝剂的投加量减少了近1/3,平均絮体粒径增加约62μm,跨膜压差增长缓慢,出水水质好,SDI值为1.40~1.65,降低40%左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密闭体系下,采用微波辐照与碱联合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性质的变化。实验表明,密闭条件下微波辐照与碱联合处理可以加剧污泥的破解,使污泥中的物质释放到液相中。在微波辐照功率为800W、辐照时间为110s、每克悬浮固体(SS)NaOH投加量为0.14g时,SS去除率达到46%;处理后污泥中溶解性有机物浓度明显增加,SCOD增至2 487mg/L,比单独微波处理的190mg/L增加了约12倍。污泥破解后,污泥溶液中的TP、TN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1.45倍和1.7倍。污泥中的蛋白质、多糖等成分释放到溶液中,与单独微波相比,蛋白质和多糖的浓度分别增加了7.9倍和0.89倍。污泥破解后,释放出的脂肪酸与污泥中的碱反应,使污泥溶液的pH由10.5降至9.1。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深入研究NaClO投加量、污泥混合液pH值以及在NaClO最佳投加量和污泥混合液最佳pH值下耦合聚合硫酸铁(PFS)和三氯化铁(FeCl3)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氧化—絮凝调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NaClO投加量为40 mg/g DS(绝干污泥)和污泥混合液pH值为3时,PFS耦合NaClO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Specific Cake Resistance,SRF)分别降至85.86%和4.74×1011 m/kg;FeCl3耦合NaClO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降至86.36%和3.93×1011 m/kg。调理后的污泥絮体粒径D50的大小关系为:NaClO+PFS>NaClO+FeCl3>pH值>原泥>NaClO。显然,经过氧化—絮凝调理后的污泥絮体粒径明显增大,滤液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氧化—絮凝调理可使活性污泥比阻显著降低,脱水性能显著改善。NaClO...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FeCl_3、Al_2(SO_4)_3和聚丙烯酰胺三种混凝剂,研究了混凝剂剂量与剩余活性污泥比阻值的关系,优化出最佳混凝剂种类和剂量,对降低污泥处理的运行费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种含水率的污水处理厂污泥采用石灰与粘土或水泥与粘土进行固化,测试不同龄期和掺量下固化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发现:固化强度随龄期和掺量增大均增大,且相同条件下,水泥的固化效果要好于石灰,前者固化强度约是后者的2~5倍;龄期较短时,粘土对固化强度影响明显,龄期较长时,石灰或水泥的影响明显。短龄期内提高固化材料的掺量,对于强度提高不明显;污泥含水率由92.1%减小到53.1%时,强度增大2~10倍。最后,建立固化强度预测模型,预测含水率相近污泥的固化强度。  相似文献   

13.
Coal sludge slurry(CSS) is an alternative fuel and a potential competitive method for sludge reduction.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f coal water slurry, we studied CSSs by using a wet-grinding proces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regional municipal sludge(sludge) in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sludge type,sludge mixing proportion, dosage of dispersant, and grinding time were tes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ater content and its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ludge have primary hindering influences on slurry ability. The range of fixed-viscosity concentrations with raw wet sludge is from 50.78%to 44.40%(by weight), while the range is from 53.35% to 51.51%(by weight) with dry sludge. All of the CSSs exhibit shear-thinning behaviors with different variation trends, especially the CSSs with more than 15%(by weight) raw wet sludge in it. Adding the same proportion of raw wet sludge increases the thixotropic properties of CSSs and the highest area of thixotropy loop is 3065 Pa/s, while the highest value of dry sludge is 1798 Pa/s. Hydrophilic grou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dsorbing water and building three-dimension networks with other particles,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CSS properties.Therefore, the mechanism can be used to find the way for making high quality CSS.  相似文献   

14.
生物聚合物可以有效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质。为评估生物聚合物改性淤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研究黄原胶(XG)、海藻酸钠(SA)、阳离子瓜尔胶(GG)对高含水量淤泥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影响。通过一维渗透固结试验,探究生物聚合物种类及掺量对土体结构屈服应力、压缩指数、渗透系数等指标的影响。同时,通过电镜扫描(SEM)和压汞试验(MIP),分析生物聚合物改性高含水量淤泥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生物聚合物改性淤泥中的黏土-聚合物网络结构使其压缩性降低。随着掺量的增加,改性淤泥结构屈服应力增大,压缩性减小。当竖向有效应力大于结构屈服应力时,改性淤泥Cc显著增大,且随着掺量的变大而提高。生物聚合物改性淤泥渗透性明显降低,所用聚合物中XG的效果最显著,在1.5%掺量时达到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TGA/DSC同步热分析仪,分析了不同NaOH掺量的污泥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污泥中的第一类有机物分解燃烧的温度范围为50~180℃,第二类有机物分解燃烧的温度范围随NaOH含量的不同而不同.NaOH的存在,使污泥中第二类有机物分解燃烧的温度起始点提前,而温度截止点滞后.NaOH降低了污泥着火温度,提高了燃烬温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预处理的硼泥和改性淀粉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用量、pH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当硼泥絮凝剂用量为250mg/L,改性淀粉絮凝剂用量为3mg/L,废水pH为11.7,搅拌时间(单指加完硼泥后的搅拌时间,下同)120s时,废水处理效果较理想,COD的去除率为82.4%,色度去除率为76.7%,浊度去除率为98.1%,处理后水pH为9.5。以金舟纺织集团的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预处理的硼泥和改性淀粉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用量、pH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当硼泥絮凝剂用量为250mg/L,改性淀粉絮凝剂用量为3mg/L,废水pH为11.7,搅拌时间(单指加完硼泥后的搅拌时间,下同)120s时,废水处理效果较理想,COD的去除率为82.4%,色度去除率为76.7%,浊度去除率为98.1%,处理后水pH为9.5。以金舟纺织集团的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臭氧破解污泥效能评价指标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污泥臭氧化过程中评价指标不统一问题,考察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颗粒性化学需氧量(PCOD)、总有机碳(TOC)和挥发性悬浮固体物质(VSS)在污泥臭氧化过程中的表现及相关性,筛选出合适的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过氧化氢和pH对污泥臭氧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消耗量<207.6±7.2mg/gSS时,可将TOC作为首选指标,如超过此范围,可选用SCOD和PCOD作为评价指标.过氧化氢与臭氧最佳摩尔比为1.2,最佳pH为6.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大量的污泥,为了减少最终处置的污泥体积,污泥脱水是重要的处理环节。通过对不同性质的污泥进行性质分析,并选用几种高分子混凝剂对污泥进行调理试验,通过比较试验测得的污泥比阻抗值和观察试验中的矾花生成现象,以及对比滤液中的TP、COD浓度变化,确定最佳混凝剂及其投量,从而达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