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MPLS和DiffServ的域内网络资源配置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服务质量(QoS)和流量工程(TE)是在当今网络中提供实时应用业务的两种重要技术。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在IP网QoS提供和TE功能实现中起了关键作用。该文首先介绍了基于MPLS的网络配置基本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在基于MPLS和DiffServ相结合的网络中基于约束的域内静态网络资源配置方法,给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网络开销增加较少的情况下,有效地均衡网络负荷。  相似文献   

2.
许小华 《信息技术》2015,(6):174-176
为了满足互联网接入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改变缺乏区分服务BGP/MPLS VPN网络的Qos的现状,提出了MPLS VPN网络的差别化服务应用模型,引入区分服务感知的流量工程(DS-TE)应用模型,通过MPLS Differ Serv模型在PE端的应用和DS-TE模型实现最小带宽的保证,从而实现高优先级业务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优化网络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邹园萍  糜正琨  刘红林 《电子学报》2007,35(7):1285-1289
服务质量(QoS)和流量工程(TE)是在当前网络中提供实时应用业务的两项重要技术.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在IP网QoS提供和TE实现中起了关键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Hose模型,分析了MPLS网采用该模型提供多种VPN业务的流量工程问题,提出了MPLS网采用该模型提供多种VPN业务的最优带宽配置算法,给出了相关的优化模型和实例,实例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确保业务的QoS要求并且网络开销增加较少的情况下,有效地均衡网络负荷.  相似文献   

4.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通过在传统光传送网络中引入路由协议、信令协议来实现网络的智能化。文章对ASON路由协议——基于流量工程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TE)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仿真了OSPF-TE的一些网络性能,并得到一些有益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区分服务(Diffsevr)通过服务分级定义了流量的逐跳行为(PHB);流量工程(Traffic Engnineering)实现转发路径的优化。感知区分服务的MPLS流量工程(Diffsevr-aware MPLS Traffic Engnineering,简称DS-TE)将MPLS的区分服务与流量工程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感知彼此的存在。DS-TE提出了基于类的资源分配思想,可以根据业务的类型,细粒度地建立交换路径,进一步保证了QoS。  相似文献   

6.
在下一代网络(NGN)中,提供分等级、分业务、细粒度的Qos保证机制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文分析TNGN实现Qos保证的思路,认为最终解决NGN的QoS的方法,既不能单纯地采用IP过载的机制,也不能够照搬PSTN/ATM的QoS技术,而应该是两种技术的融合。并根据这个思路提出DiffServ MPLS流量工程解决NGN承载网的Qos问题的方案和实现原理。最后详细解释了如何应用DiffServ MPLS流量工程解决NGN中话音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IP网络中的QoS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要介绍了IETF建议的综合服务(Int-serv)/RSVP、差分服务(Diff-Serv)、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业务流量工程TE等几种IP网络QoS保证方案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流量管理的过程和MPLS流量管理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对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信令协议——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TE)的主要扩展内容及工作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RSVP-TE的工作流程,对RSVP-TE仿真意义及仿真实现进行了描述.最后仿真了RSVP-TE的一些网络性能,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多协议标记交换中的流量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量工程是网络运营商为提高网络运营利润和市场份额而进行的网络资源分配和优化利用,流量工程在传统电信商的网络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Internet本质上无连接的尽力传送网络,因此很难进行有效的流量测量和控制。IETF提出的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以比较小的代价赋予互联网一种面向连接的控制能力,从而使互联网中的流量工程成为可能,流量工程反过来成为促进MPLS的主要功能之一。流量工程能力不仅能提高网  相似文献   

10.
孙捷  张林 《光通信研究》2005,(4):15-17,35
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TE)是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控制平面主要使用的信令协议。文章首先回顾了RSVP—TE中常用的逐跳消息分发方式,然后论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的一种快速并行消息分发方式,并详细说明了它的应用条件及与常规方式比较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宽带实时网络业务的发展使得分组交换逐渐不能满足提供高服务质量(QoS)保证的要求,融合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以形成优势互补已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该需求,提出了融合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基于TCP交换的新方法。以网络核心使用电路交换,提高核心带宽利用率;在网络边缘采用分组交换的技术,发挥其方便灵活组网模式。文章分析了TEP交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较详细的讨论了,TCP交换中由IP路由协议创建与撤销电路链路的过程;分析了边界路由器与核心路由交换机所需完成的主要功能与任务;实现TCP交换所必须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实现SDH设备板级1:N保护倒换的方法,对此方法的整体倒换控制和倒换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文章简要回顾了交换技术的发展,并着重介绍了两者的结合——ATM交换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现代通信网中的多层交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传统交换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趋势详细讨论了目前通信网络中常见的一些多层交换技术,包括标记交换、IP交换、ARIS和MPLS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交换技术发展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新业务需求和通信网变革的推动下,程控交换技术和程控交换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emerging wavelength switched networks reduce the strain on packet forwarding. Unfortunately, that solution is not really efficient on a bandwidth level, and is not ideally suited for bursty traffic. Packet switched solutions, whether electronic or optical, can use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to cope with bursty traffic and yield better bandwidth efficiency. We present a novel network concept that can combine these two worlds, withholding their advantages. We introduce this Overspill Routing In Optical Networks (ORION), and discuss several aspects of it: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and network concept, nod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at network level as well as node level.  相似文献   

17.
陈锡生 《世界电信》1995,8(1):21-24
5ESS-2000是1992年推出的新一代数字交换系统。本文在简介其分布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着重说明5ESS-2000的组网优势及如何适应ISDN、IN和PC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阳  宋伟  段程煜  申昉  张晓宏  赵继华 《电信科学》2021,37(12):121-132
对电力光传送网络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电力光传送网络面临着传送容量的不断提升、拓扑的日渐复杂、业务的灵活调度以及网络智能演进等巨大的挑战。采用光电分层交叉处理的思路,电层专注于小颗粒业务的汇聚收敛和超长距的电再生,光层则提供波长级别的灵活调度,基于无色、无向、无冲突、灵活栅格可配置光业务上下架构的CDC-FROADM技术优化网络架构,提升网络的传送效能,降低能耗和空间占用,赋能网络智能化的演进,同时极大节省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9.
无光缓存多波长光交换的阻塞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多波长光交换在无光缓存条件下节点的阻塞性能,也分析了不同交换网络规模下多链路共享的阻塞性能,提出了加权偏转交换方式,利用网络的空闲交换容量,疏导业务负荷,以进一步降低阻塞率.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具有并行处理以及良好的扩展性等特性,在构建大型并行计算系统中直连网络是一种较受欢迎的连接方式.目前直连网络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处理器系统、多计算机系统,集群系统以及太比特路由器中.交换机制的选择直接影响了直连网络系统的性能.文中总结了直连网络交换机制的特点,对主要的几种交换机制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