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断裂、构造及岩性共同控制了油气的富集和高产,根据酸性岩到中性岩再到基性岩密度逐渐增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重力地震剥层增强处理方法进行火山岩岩性宏观预测的新方法。首先,根据三维地震资料建立地球物理模型,通过重力地震剥层准确进行重力异常的分离,即去除与火山岩无关的由于地层之间的密度界面所产生的重力异常;在此基础上,对剩余重力异常进行弱信号增强,去除大区域场的影响并对埋藏较深的火山岩岩性所产生的微弱的重力异常进行增强。将反映火山岩宏观分布的航磁二次导数异常图与重力地震增强处理后的图件叠合,即可对火山岩的岩性进行预测。该方法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油气藏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图12表1参26  相似文献   

2.
复杂形体重力异常高阶导数的正演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截面为任意边数的二度多边形来逼近不规则形状的地质体,并运用差商原理正演其水平,垂直导数,特别是高阶导数。理论计算和实测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将截面为水平圆柱体的垂向四次导数理论正演值与用边数为100的多边形逼近的差商法计算结果对比,其相对误差仅为0.2%,利用此法计算了高阳地区重力布格异常的四次导数,显示出4个局部小异常,与地震剖面上的4个潜山位置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松辽西斜坡超覆带油藏重力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辽西斜坡超覆带油气藏埋藏较浅,一般在300~600m,最浅的油藏埋深只有5~12m。本文在前人有关不同类型油气藏能够引起相对重力负异常的结论基础上,对位于图牧吉地区的普36井钻遇的油砂矿重力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正向构造背景可以形成区域重力高,而其上的岩性油气藏又可引起局部重力低异常,从而在重力一阶导数异常图上呈现出“隆中凹”的特征。根据“隆中凹”的重力异常特征预测图9井以北该特征也应成为油气指向区,现已得到了地质、自然电位、钻井等资料的初步证实。随后利用这种思路,对该区邻近的江37井区重力资料也进行了类似分析,发现江37井区的重力资料也有“隆中凹”的重力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4.
重力异常的振幅谱是主频为零并随频率的增大而呈指数衰减的曲线。为了获得反映局部构造的高、中频成份,选用具有带通滤波特性的重力位二阶导数作滤波因子对重力异常进行滤波,用比较法、切线法和对数谱法反演界面的埋藏深度,该方法具有降低区域背景对重力测量值的影响、突出微弱局部异常的作用。通过理论模型和珠江口某工区实际资料计算验证,所求界面埋深精度有明显提高。图5表2参3  相似文献   

5.
1前言台湾中央山脉最高海拔达4000米。1980年以前,在中央山脉只做过少量的重力测量。为了提高对台湾大地构造的认识,从1980年开始,对整个台湾岛特别是中部人迹罕至的山区开展了重力调查,并于1987年完成这项工作。这次调查设置了603个重力测量站(图1),站点的设置尽可能均匀覆盖整个岛屿。根据新测量的重力资料编制了布格重力异常图(1995),它与原图相比在质量和精度上有较大提高,因为原布格重力异常图是在中央山脉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编制的。为了揭示重力资料是如何反映地壳结构,取了三条垂直于主体构造走向的重力剖面进行重力分析…  相似文献   

6.
重力资料在济阳坳陷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济阳坳陷重力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索了重力技术在济阳坳陷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利用普测重力资料快速可靠地确定了济阳坳陷构造格架,划分出构造带。利用重力趋势面剩余异常分析与水平导数处理等方法落实了基底断裂系统,确定了断层位置,并对不同尺度重力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分别确定了各级断裂构造。利用连续变化的趋势面分析技术及区域地质资料研究了济阳北部地区的构造变化规律。对各类处理方法得到的重力曲线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不同潜山目标的重力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利用垂向二阶导数方法落实了车西洼陷的潜山。利用重力资料精细地落实了埕宁隆起南缘的古冲沟,结合地质资料预测了砂砾岩扇体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分辨率重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重力技术在高勘探程度区内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现高效低成本勘探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引起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非常复杂,要对其做出合理地质解释,不仅需要精细分离重力异常,而且需要与其他资料结合。从重力正演模拟出发,分析了可能产生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以及不同地质体的重力响应形态。在此基础上,利用垂向二阶导数及其他信息增强技术,有效提取东营凹陷南部地区局部重力异常,结合地震、钻井资料,进行了地质成因推断分析,认为影响该区重力局部正异常的地质因素主要是古潜山(包括断块山和残丘山)、盖层构造以及其他如陡坡带砂砾岩体等,古潜山的分布多受大断裂控制,平面上成带连片分布;而区域重力异常则反映了该区的区域构造特征。应用效果表明,在地震成熟勘探区,高精度重力不仅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地质目标,而且与地震相结合,在诸如深层构造、潜山、有规模的隐蔽性断裂等目标的落实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夏克文 《石油仪器》1993,7(4):222-225,233
地球内部物质密度的分布决定了地球表面及外空的重力场。卫星测量地球重力场包含着地球外部和内部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它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是直接使用重力异常或大地水准面异常;二是由重力球谐系数建立地下流体动力学方程,计算岩石圈底面的地幔流应力场,从应力场的分布探讨板块构造有关问题,文中根据Rapp81卫星重力模型资料,从新的地幔流应力场计算模式出发,实算了中国及邻区岩石圈底面的地幔流应力场。通过分析应力场与区域构造或板内构造的关系,指出了区域构造或板内构造受地幔流应力的控制,地幔流应力是重要的构造驱动力,它为人们探讨地壳构造以及大油气田形成的地质控制因素的力源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剖面重力高阶水平导数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剖面重力资料处理主要采用布格重力异常正演拟合以及求取其一阶水平导数,在应用方面尚存欠缺,为此提出重视重力剖面高阶水平导数的应用。其目的是发挥布格重力异常的高阶水平导数的优势,突出浅部地质体的重力场特征,压制区域性深部地质体的重力场,区分相邻地质体引起的叠加异常。采用最小二乘法演算了布格重力异常高阶水平导数的计算过程,对计算和使用中涉及的圆滑处理、区间选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简略探讨,并列举了在地热勘察中利用高阶水平导数提高重力资料解释效果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规格化总梯度法模型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志群  於庆利 《石油物探》1989,28(3):85-100
近年来,通过对规格化总梯度方法的研究和大量的模型试验以及部分实际资料试算,进一步肯定了方法的找矿效果。 规格化总梯度法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解释手段,它适用于剖面测量。该方法的实质就是将重力剖面数据向下半空间延拓若干高度,求出各高度水平上的垂向与水平一次导数,在合成总梯度后再进行规格化运算,可以得到剖面上的断面等值图。它展示了下半空间的总梯度场分布,直观地反映出地质体特征,从而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还可根据不同频段的异常特征来区分不同层次的地质体。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已有论述。 本文仅就所做的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使我们对各种较常见的地质体所产生的规格化总梯度异常特征有所了解。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对实际资料的推断解释。  相似文献   

11.
张春灌 《断块油气田》2010,17(2):169-172
通过研究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重力异常特征,划分研究区构造单元,探讨重力异常特征与油气分布之间的规律。在对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剩余重力异常和重力垂向二阶导数异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在区域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划分了渤海海域的构造单元,对已发现的油气田分布与局部重力异常特征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油气分布规律.预测了油气有利靶区。渤海海域地区油气田分布与局部重力高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被生油凹陷包围的凸起区(即局部重力高带)是寻找油气最有利的靶区:凹陷和凸起过渡部位的断阶带(即局部重力高和局部重力低的过渡部位)也是寻找油气不可忽视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川东过去的重、磁力资料,采用计算机重新处理,作出了该区剩余重力异常、剩余磁力异常及滋力垂直一次导数异常等图件,并结合地震、地质及钻井资料,对川东基底的性质、结构作了详细的解释,为深部气藏的勘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需进行向下延拓和垂向导数的计算,这两个过程都会放大高波数成分,影响计算结果的稳定性。为此,将向下延拓Milne法及积分垂向二阶导数法引入重力归一化总梯度的计算。将该方法应用于估算无限长水平圆柱体模型的中心位置,计算结果准确。然后针对实测重力数据,利用本方法得到的矿洞中心埋深较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更准确,因此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传统重力校正存在的三项误差,提出了可以消除这些误差的理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处理技术。通过将其在选定工区内的处理数据与布格重力异常数据比较后发现,理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对构造形态的刻画更准确、更符合地质规律,对断层的识别更清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黄骅拗陷中北部重磁异常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提取与火成岩有关的局部异常。根据重磁局部异常发现了唐家河南部的火山机构和三维地震工区东部的侵入岩体,利用垂向二次导数突出局部异常,圈定了火成岩的平面分布位置;利用重磁异常水平方向导数发现了本区的两条南北向隐伏深大断裂(孔店—沈青庄—天津断裂和黄骅—板桥断裂),与中新生代火成岩的密集分布区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是黄骅拗陷中北部最重要的控浆构造。此外,航磁异常的水平一阶方向导数还显示了一条由天津经塘沽向东延伸至渤海湾的北西西向的航磁异常梯度带,推测是深部基性火成岩体的反映。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提取航磁局部异常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山形重力异常的成因机制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重力测量,所得重力异常中包含了和地形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的干扰异常。后者来源于布格改正前最大地改半径之外的物质,它们是引起山形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饶阳凹陷前古近系古潜山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为了清楚认识虎8北古潜山的结构特征,对该地区的大比例尺重力资料进行了处理和三维反演计算。首先采用二次趋势面最小二乘法剔除区域异常后,得到剩余重力异常;然后以地震解释的前古近系顶界面数据和该区的密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层面的三维模型,采用Parker算法对剩余重力异常进行三维密度界面松约束反演;最后采用松约束三维重力资料反演方法,得到了与重力异常吻合的前古近系顶界面三维模型,为认识虎8北古潜山的规模和幅度等结构特征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利用地震资料对重力资料进行松约束三维反演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地震资料和重力资料各自的优势,提高认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