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在80年代大力勘查浅成热液型(热泉型为主)金矿。结果于1989年在九州中部远景区内的引治矿床附近钻探到高品位的金、银矿脉(Au1.1×10~(-6)-171.5×10~(-6),Ag2×10~(-6)-811×10~(-6);同时在菱刈矿床东南300—500m处找到了山神盲矿床.此盲矿床的成矿特征与菱刈矿床极相似,由东西走向的数条大脉及其分支脉的矿脉  相似文献   

2.
奥涅加盆地的铀-钒矿床产于褶皱-断裂变动带中(这些褶皱-断裂变动带在剖面上位于远离基底的从红色片岩向黑色片岩过渡的部分),并受断裂系控制;矿床形成于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期的一个阶段(1800~1700Ma)。矿化为钠长岩、钒云母以及含钼、铜、铁的硫化物,铀矿物,铅、铋、银、铜、钯的硒化物和自然金及自然银的脉和细脉。热液矿化在大约1000Ma以前遭受了表生改造,产生了氧化带和硫化物的次生富集。热液矿化是在高浓度的碳酸-氯化物溶液作用下形成的,其初始压力大于1×10~8Pa,温度从钠长石化时的300℃以上逐渐降到含硒化物细脉的100℃左右。初步认为,有用组分来自盆地基底。  相似文献   

3.
相山云际矿床铀成矿流体同位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相山矿田云际矿床成矿期脉石矿物方解石C、O同位素及其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组成测试研究,探讨了矿床铀成矿流体来源。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方解石的δ~(13)C_(V-PDB)和δ~(18)O_(V-SMOW)值分别为-9.4‰~-3.1‰和4.7‰~15.4‰,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地幔;方解石流体包裹体的★~3He/~4He值为0.061 5~0.376 0 Ra,明显高于地壳特征值(0.01~0.05 Ra),显示出地幔流体与地壳流体混合特征;~(40)Ar/~(36)Ar值为314.4~334.1,略高于大气Ar的同位素组成(~(40)Ar/~(36)Ar=295.5),说明成矿流体中存在大气降水成分,并有地幔Ar的加入。综合分析认为云际矿床铀成矿流体为深源成因,其来源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娘娘宫金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受EW向断裂带石英脉控制,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矿床矿石δ34S总平均值为2.91‰,变化范围为1.6‰~4.9‰,显示了热液硫同位素特点;铅同位素结果集中在原生铅区内,显示了古老的铅体系特征,说明金源可能来源于新太古代富金建平群大营子组;氢氧同位素投点结果靠近雨水线,表明成矿热液有大气降水的参与;含金石英脉包体的Rb-Sr年龄为186.6 Ma,与闪长岩脉的成岩年龄具有一致性,显示两者成因上的联系。综合分析表明,该矿床为混合热液成因的石英脉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5.
470铀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70铀钼矿床产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之内的中生代红山子火山塌陷盆地中,由多个小矿床、矿点组成.各矿床(点)受火山盆地的环形断裂F1、F2控制,铀钼矿体多为叠加矿体,少数独立存在.铀钼矿化与流纹斑岩的空间展布关系密切.热液蚀变从高温剑低温均有发育,铀成矿温度为250~270℃,钼成矿温度为308~394℃.铀成矿年龄为150~160 Ma,钼成矿年龄为120~130 Ma.该矿床是在燕山早期岩浆期后热液铀矿化的基础上,经后期含钼热液叠加作用而形成的复成因铀钼矿床.  相似文献   

6.
沿朱诺(Juneau)金矿带分布的中温热液含金石英脉形成于早第三纪,其含矿热液富含金石英脉形成于早第三纪,其含矿热浓富含H_2O-CO_2(±N_2,H_2S CH_4),低盐度,温度为200—325℃,压力为100—150MPa。成矿溶液δ~(18)O值为+8—+12‰,δD值为-20—-30‰,表明为热液的深源成因。这些资料与俯冲在南阿拉斯加大陆边缘之下的物质,在变质脱挥发份作用过程中形成成矿流体的模式相一致。进化变质热液渗透到与Coast Range区域断裂带有关的高渗透性的机械破碎带,并在较高的退化地壳的脆弱部位形成金矿脉。随着多次的构造作用、热流体沸腾、流体与围岩的反应以及热流体温度、压力的降低,金逐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
矿床在地壳深部形成的物理条件矿石沉淀的深度和垂直范围问题一方面与地壳构造有关假说有联系,另一方面与矿床成因或其来源有关假说相关。已公布的大部关于矿石沉淀深度及其垂直范围的资料和讨论都涉及到热液矿床。热液矿石带状分布问题包括每个带范围大小,按目前认识,矿化带围绕着形成矿石岩浆体分布,在岩体之上组成若干共生组合,它们的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受到物理条件和发生矿化的化学环境的限制。决定矿脉长度或者矿石浸染范围的相同或者非常近似的物理条件,同样决定成矿岩浆在地壳中的位置,或者产生变成矿床的变质带的位置。因之矿石沉  相似文献   

8.
光石沟铀矿床是我国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矿体呈透镜状及脉状断续产于壳幔混源黑云母花岗伟品名÷脉中,铀矿物以品质铀矿为主。通过该矿床矿化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及铀矿化特征研究,提出了该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期拉张动力环境,成矿岩浆属于温度≥700℃、富铀、含F及CO_2、低氧逸度的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体系,铀以氟羟基络合物形式迁移富集,岩浆-热液体系沸腾、去气作用是晶质铀矿沉淀成矿的主要成矿作用,形成品质铀矿环边的黄铁矿、方解石、铀石等矿物是热液成矿阶段产物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含金银的浅成热液脉状矿床中,热水的混合和沸腾导致溶液温度下降和溶质离子浓度的变化,被认为是这种矿床矿物沉淀的一个基本机制。根据沉淀矿物的同位素组成可以判断热水的来源、溶液的化学性质和矿物的形成温度。沸腾的热流体温度高于100℃时,热流体氧同位素的变化是不明显的。沉淀矿物的同位素组成分晶效应也小。深部热流体与低温浅成水混合,由于热水的~(13)O/~(16)O比值降低,δ~(18)O值也下降。溶液温度降低同位素分馏效应增大。尽管流体δ~(18)O值因为混合而降低,而沉淀矿物的δ~(18)O值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从串木野矿床所见到的浅成热液矿脉矿物δ~(18)O值来看,不排除流体沸腾的可能性或流体的混合。方解石的碳同位素组成由溶液中含碳组分和温度控制。在近中性和pH值较低条件下,流体沸腾可使沉淀的方解石δ~(13)C突然增加。从串木野矿床的脉状方解石δ~(13)C值可以表明它是在pH值为6—7的条件下沉淀的。  相似文献   

10.
取自阿拉斯加州 Wells 港金矿区的资料表明该区的构造发展史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白垩纪末期 Valdez 群复理石层的堆积和伴随变形。半石化岩石的变形包括2个褶皱幕,在 D_1 幕形成了走向 NE—SW、倾向 SE 的等斜褶皱,在 D_2幕形成了走向 NW—SE 的小型开阔挠曲。变形之后,岩浆侵入,渐新世早期(36Ma)形成钙碱性花岗岩类侵入体,晚期形成细晶岩脉。随后,或许在第三纪后期 Chugach 山脉上升时,花岗岩类岩石及其围岩发生破裂,在较后阶段,后生的含金石英脉分几次沿破裂侵位。由于在变质作用高峰期和矿化作用之间存在引人注目的时间差,人们正在重新评价解释矿脉形成的变质分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铀矿床大多产于地槽褶皱带和活化区地质背景中,以热液铀矿床占主导地位。铀矿床的成矿时代集中于中生代末、新生代初,即白垩-第三纪时期,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根据铀-铅同位素体系演化原理论证了铀的活化成矿观点;根据地质体中铀的丢失和异常初始铅判别铀源及评价成矿远景。轻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溶液中硫、碳同位素组成与含矿岩石的性质有关,“就地取材”特征表现非常明显;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表明中国热液脉型铀矿的成矿溶液来源有三种情况,即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相混合,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变质水和大气水相混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知的工业铀矿床,多数与热液有关。对这种矿床成矿机制的认识,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类: 1.岩浆期后热液成矿说——由于岩浆的演化,矿质富集于岩浆期后的热液中,在适当的环境下,沉淀成矿; 2.上升浸出(包括活化)说——热液向上运移途中,从围岩浸出矿质,遇到适宜的地质环境,沉淀富集成矿; 3.下降淋滤(包括表生汲取)说——大气降水向下淋滤,溶解了地表岩石中的铀,渗至深部,经地热增温,又回返上升,在适宜部位集中成矿。国外对此问题的认识也大致类似,并且也在不断发展。现在多数人认为热液铀矿床的生成与酸性岩浆有关,也有人主张某些重要铀矿床的成因与基性岩浆有关。  相似文献   

13.
8411铀矿床成因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热液矿床(包括铀矿床)研究中重要的问题是:成矿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在成矿过程中是怎样演化的;在矿脉中沉淀的各种成矿元素又是从哪里来的。当然,可以有很多准则(地质、矿物、岩石化学与微量元素等)来判断成矿溶液的成因和成矿物质的来源,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同位素准则具有其它准则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我们在对8411铀矿床开展常规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的同时,也较为系统地进行了氧、硫、铅同位素研究工作。本  相似文献   

14.
该矿田中热液铀矿床产于中生代花岗岩和下古生界沉积变质岩中,围绕着发育在这些岩石之上的白堊紀红盆分布。对矿床的成矿温度、成矿溶液成分和矿物稳定同位素进行了研究, 并讨论了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按S、O、C同位素资料,花岗岩为S型,成矿热液为大气降水成因;矿源来自围岩。铀的搬运形式,矿前以[UO_2(CO_3)_2]~(2-)为主,矿期以[UO_2(CO_3)_2]~(2-)和[UO_2F_4]~(2-)为主。铀沉淀的主要原因是成矿溶液中络合物的配位体的减少和Eh值的降低。成矿时的物化条件是:温度为98—260℃,深度为1.5—2Km,压力为405—540大气压,pH_(150℃)为7.06,Eh_(150℃)为-0.490V,fo_2≈10~(-37)大气压,∑S为0.159M,∑U为8.7×10~(-4)M。指出发育在铀源体之上的断陷红盆是找寻大气降水成因热液铀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Siniukhinskoe地区Veselyi矿床的矿化产于矽卡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围岩为古生代的火山熔岩、凝灰岩和夹层灰岩。矽卡岩的形成与闪长岩墙群的侵入有关。Cu-Au矿化的产生和矽卡岩的退化蚀变过程相联系。成矿热液是岩浆成因的热卤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16.
对世界和独联体国家热液金矿床分布的分析表明,晚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成矿时代金矿化的强度有可比性。主要以大型矿床(>100t)金的总储量(已开采的量加储量)的资料作为评价金矿化显示强度的根据。本文把金的富集划分为4个级别:1→1000t,2→100t,3→10t,4→1t。 划分了16种地质成因类型的热液金矿床。对于一般达到4000tAu不同种类成矿体系的极限含矿性作出评价。探讨了岩浆成因和变质成因的成矿体系的概念,得出大型矿床的形成是由于地幔与地壳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葡萄牙产有三个铀矿床(Urgeirica、Bica和Cunha Baixa)的花岗岩的其特点是铀含量高,含量变化大,地表含量为4-17ppm,钍含量为20-37ppm。含铀、钍的副矿物主要有:晶质铀矿(含有少量ThO_2)、磷钇矿、独居石、锆石,磷灰石也含少量铀和钍。在脉型铀矿脉壁上,强烈的绢云母化蚀变是由含盐度较低的(相当于氯化钠重量的1.1-5.8%)含水溶液造成的,它的温度可达200-250℃。对白色云母的详细分析能区分出几个世代:岩浆期的、岩浆期后的和矿脉边缘多硅白云母。铀矿脉的周围环境明显看出溶液演化复杂,这说明原生铀矿化的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8.
Telfer金矿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Paterson省,是澳大利亚大型金矿之一。该矿自1977年开采以来其产金总量已超过125t。 矿床产于北西向的Telfer穹隆内,金和伴生铜呈一系列垂向上叠置的层控或层状的金-铜硫化物石英矿脉产出。成矿时代为晚元古代(700~600Ma),成矿主岩为上Yeneena群(约1000~750Ma)低变质海相沉积岩系。硫化物矿石和蚀变矿物(碳酸盐和电气石)的C、O、B、Pb、S同位素资料以及电气石和黄铁矿成分数据表明,成矿流体中硫和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沉积主岩,而不是晚元古代花岗岩类。 矿区花岗岩类主要起着驱动热对流体系运动的热源作用。在对流体系中,含盐变质热流体从其流经的深部沉积围岩中萃取Au、Cu、S。Teler弯隆所在的北一北西向线性构造是一区域规模的深部构造,它可能将这些深部流体聚集到上部层位中成矿。  相似文献   

19.
阿尔丹地盾中埃利康地区的铀矿床,就其矿化发育的规模来说是铀原料的潜在重要来源。矿床定位于复活的古老区域性断裂中和中生代活化期产生的许多构造变动中。矿床经历了长期的和多阶段的成矿作用。成矿前的黄铁矿-碳酸盐-钾长石交代岩分布最广,是所有矿体和矿层的围岩。这些交代岩体具有不明显的带状结构和一个黄铁矿-碳酸盐-绢云母蚀变外带和黄铁矿-碳酸盐-钾长石内带(晚期有冰长石重结晶作用)。埃利康地区铀矿石中唯一的原生铀矿物钛铀矿是铀矿物的中低温变种,它以微角砾胶结物和延伸不长的细脉的形式发育在黄铁矿-碳酸盐-钾长石交代岩中。成矿后的脉体内,在内生交代作用和表生作用下,钛铀矿受到了强烈改造。矿床属中、浅成热液成因,太古代的铀含量很高的花岗岩化岩石是成矿的物质来源。中生代的岩浆作用乃是热液活动的动力加速器。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坝多金属铁氧化物角砾杂岩型(IOCG型)矿床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铀矿和世界前三大铜矿之一,探明铀资源储量2171359 t,品位为0.020%,目前正在开发中。铀矿化产于一个大型、复杂漏斗状热液角砾岩体—奥林匹克坝角砾杂岩(ODBC)中,后者受构造控制,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侵入的罗克斯比A型花岗岩中,形成环境类似于玛珥湖高位潜水岩浆火山机构。铀矿化与富含赤铁矿、氧化的热液蚀变组合空间相关,主要铀矿物为沥青铀矿,成矿年龄可能晚于1590~1580 Ma。伸展运动导致的陷落地块有利于保存在近地表形成的富赤铁矿-富铀IOCG型矿床;而周围上升区域将表现出更深的富磁铁矿-贫铀IOCG型矿床类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