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麻织物有机硅柔软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麻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优良的抗菌和抗紫外线功能,是绿色健康纺织品。但还存在弹性差、手感硬挺的缺点,影响穿着的舒适性.本文选用性能较好的有机硅柔软剂SD-G50高浓缩透心硅油对大麻织物进行柔软整理。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柔软整理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0,柔软剂用量为织物重量的6%,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4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的大麻织物,硬挺度弯曲长度降低73%,折皱回复角(急、缓)分别提高91%和77%。在柔软性和抗折皱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大麻/彩棉交织物的柔软度,分别选用弱阳离子型柔软剂和阳离子型蓬松片对织物进行处理,以抗弯刚度为主要评价指标。考虑到柔软剂与蓬松片的交互作用,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建立回归方程,确定交互作用下试剂的最佳浓度。通过对处理前后交织物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及手感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最佳整理工艺:柔软剂的质量浓度为7.656 g/L,蓬松片的质量分数为6.862%。经蓬松柔软处理的大麻/彩棉交织物,硬挺度明显下降,手感丰满、滑糯,柔软度明显增加且强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讨论了柔软剂的柔软机理和柔软作用的测定原理,并用斜面法测定织物的下垂弯曲长度和用织物折皱弹性仪测定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来评定柔软剂整理效果。本论文测试了氧化聚乙烯柔软整理剂整理的真丝双皱的下垂弯曲长度和折皱回复角,又测试了T/C混纺织物,纯涤纶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并与D3、33N等其它柔软剂作比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棉针织物柔软整理工艺和悬垂性、折皱回复性的测试方法,测试并分析了柔软剂种类对全棉针织物的悬垂性和折皱回复性的影响,通过悬垂性和折皱回复性的测试结果来评价柔软性能.结果表明,TF-449A和TF-445B柔软剂的柔软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讨论了柔软剂的柔软机理和柔软作用的测定原理,并用斜斜面法测定织物的下垂弯曲长度和用织物折皱弹性仪测定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来评定柔软剂整理效果。本论文测试了氧化聚乙烯柔软整理剂整理的真丝双皱的下垂弯曲长度和折皱回复角,并与D3,33N等其它柔软剂作比较。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大麻纤维的柔软性,利用超声波预处理与柔软剂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麻纤维进行柔软整理,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超声波预处理的最佳工艺。超声波预处理可以有效增强大麻纤维柔软剂整理的效果,与仅用柔软剂整理工艺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相比,前者的初始模量和马克隆值较小,柔软度显著提高,手感更软;当超声波预处理频率33kHz、功率300W、温度50℃、时间30min时,大麻纤维的柔软整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蛋白酶和有机硅柔软剂对柞蚕丝织物进行柔软整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两种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整理方法在柔软效果、工艺条件和整理成本上的差异,得出柞蚕丝织物采用有机硅柔软整理优于蛋白酶整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蛋白酶和有机硅柔软剂对柞蚕丝织物进行柔软整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两种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整理方法在柔软效果、工艺条件和整理成本上的差异,得出柞蚕丝织物采用有机硅柔软整理优于蛋白酶整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以柠檬酸、戊二醛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无甲醛防皱整理剂柠檬酸—戊二醛,并将其应用于纯棉织物的防皱整理。对柠檬酸—戊二醛用量、次磷酸钠用量以及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防皱整理的最佳处方和工艺条件为:整理剂用量8%,次磷酸钠用量为4%,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120 s。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显著提高,白度、断裂强力及耐洗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聚丙烯酸酯硬挺剂,讨论乳液结构,单体组成和乳液聚合工艺对产品硬挺性能和单体转化率.白度,撕裂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硬挺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热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0.5%;乳化体系用阴/非离子复配,乳化剂用量为3.6%;聚合温度为80.85℃,软.硬单体的比例为2:3.整理织物在150℃焙烘3 min不泛黄,且具有硬挺厚重滑爽的手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麻纱在针织机上生产时存在编织成圈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对大麻纱线进行柔软处理以提高其可编织性的方法。用氢氧化钠对大麻纱线进行改性,结合柔软剂进行柔软处理的方法降低大麻纱线的刚性,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碱改性的最佳工艺:碱液质量浓度100g/L,温度20℃,浸渍时间15min,浴比1∶20。结合柔软剂整理可明显降低大麻纱线刚性,提高纯大麻纱线的上机编织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的新型聚酯聚醚共聚物为亲水整理剂,采用高温高压法,对涤纶织物进行亲水整理同浴染色。研究整理剂用量对分散染料上染率和织物亲;K性、色差以及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型染料上染率几乎不受影响,而中、高温型影响较大;织物亲水性在用量为6%时达到最佳;中、低温型染料染色织物色差在用量小于6%时影响小,而高温型染料染色织物色差在用量小于4%时影响小;同浴染色未影响染色牢度。因此,只要选择适用的分散染料和适量的整理剂,涤纶亲水整理同浴染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将聚氨酯与免烫树脂复配,代替单纯的树脂整理,对纯棉薄织物进行强力和平整度的测试.讨论了焙烘温度,树脂整理剂用量,聚氨酯EPD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烘温度为145℃,树脂整理剂F-Cl用量为30g/L,聚氨酯EPD用量为40g/L时,其整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三羟甲基丙烷磷酸酯盐抗静电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了抗静电剂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以及涤纶织物耐洗次数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静电剂浓度为20 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80 s时,抗静电整理效果较好;同时整理后的涤纶织物经5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金属配合物对毛织物阻燃整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钛或锆的氟配合物对羊毛织物阻燃整理的使用价值.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探讨了金属配合物对羊毛阻燃机理、阻燃剂的工艺条件及整理时的毒性与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泡沫整理法对涤棉织物进行单面防水整理,使其单面防水的同时反面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复配了稳定型泡沫防水涂层剂,并探讨了该涂层工艺的最佳焙烘温度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整理剂配方为防水剂与10%SDS溶液以2∶1混合,并添加CMC 10g/L,HEC 0.5g/L,PTF 5g/L,焙烘温度160℃,时间3min,效果最佳;织物带液率由传统整理的45%降至为26%,节约原料55%。  相似文献   

17.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羧酸MAA—1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研究了整理液的pH值、聚羧酸MAA—1的浓度、催化剂浓度、焙烘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聚羧酸MAA—1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聚羧酸MAA—1整理的棉织物其褶皱回复角为273°,DP等级为4.2,断裂强力保留率为62.3%。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合成不同氨值的羟基、甲基和甲氧基封端氨基硅油乳液并将其用于纯棉、涤/棉织物进行柔软整理,通过分析氨值、封端剂对整理后织物的手感、白度、强力、平均弯曲长度等指标的影响,得出D3合成氨基硅油对纺织品柔软整理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随着氨值增加,整理后织物的手感变好、平均弯曲长度变小、强力下降、白度稍有降低;具有活性封端剂的氨基硅油整理织物的柔软性要优于非活性封端剂氨基硅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