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三维网格模型的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数字媒体版权保护问题,由于三维网格模型数据量大,传统数字水印算法不能很好解决水印的不可见性和抗攻击性之间矛盾,安全性不高。为了更好保护数字媒体版权,提出一种新的三维网格模型的数字水印算法。采用奇异值分解将三维水印信号分解,降低数据复杂度,然后采用零水印算法进行水印嵌入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网络模型算法嵌入的水印信息不仅具有很好的不可见性,而且能够很好抵抗模型的平移、剪切、旋转、等比例缩放以及噪声攻击,算法执行效率较高,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数字媒体版权验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3D模型技术的发展,3D模型的版权保护问题越来越被重视.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域上V系统的3D网格模型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模型上的顶点到模型中心的距离进行三角域上的一次V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系数进行量化来嵌入水印.由于该距离是一种全局几何特征,且算法将足够多的比特水印信息分布到模型各处,从而使得该水印方案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抵抗一般的平移、旋转等类型的攻击和随机噪声攻击.  相似文献   

3.
三维几何模型数字水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近些年来在三维几何模型数字水印研究方面的算法进行了总结.首先给出了三维几何模型数字水印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而对三维水印在空域和变换域的典型算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三维几何模型的难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自适应于局部几何特征的三维模型水印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针对三维模型提出了一种稳健的三角网格数字水印算法,通过修改从模型中心到各顶点的向量长度来嵌入数字水印。该算法具有如下特点:以全局几何特征作为嵌入对象;将一比特的水印信息分布到整个模型之中;水印的嵌入强度自适应于模型的局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算法能抵抗网格简化攻击,噪声攻击,剪切攻击,以及它们的混合攻击,具有很高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5.
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当前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地阐述.讨论了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的特点及基本要求;根据水印算法的工作域不同,把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算法分为空域算法和变换域算法,并对其中的典型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对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的性能评测进行了研究;对目前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三维模型非盲数字水印算法对抗高强度攻击及联合攻击的鲁棒性,提出一种构造顶点分布特征的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融合零水印和嵌入式水印算法的思想,利用顶点范数的取值分布建立顶点分布特征;然后基于顶点分布特征构造数字水印,并由此水印强化这一特征,使数字水印与三维模型特征彼此契合、更加稳定.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有效地抵抗平移、旋转、均匀缩放、顶点重排序、噪声、简化、剪切、量化、平滑和细分等常见攻击,对联合攻击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静  周明全 《计算机应用》2004,24(Z2):92-9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维数字文物的自适应的三维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选择三维物体中心点到顶点的向量作为水印载体,首先重排网格顶点顺序,再将水印信息自适应地嵌入重排顶点中.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安全性和实用性.该算法已经在考古数字博物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DFT的鲁棒三维网格模型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旺  孙圣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14):192-196,207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鲁棒三维网格数字水印嵌入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模型中心到顶点的长度进行DFT变换,然后通过修改DFT系数的模来嵌入水印。算法以全局特征作为嵌入对象,并且将1位水印信息分布到整个模型之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抵抗网格简化、加噪声、剪切等类型攻击以及它们的混合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水印方法,通过一次水印嵌入操作同时嵌入鲁棒和脆弱双重水印。该水印信号自适应于局部几何特征。通过嵌入的脆弱水印可以检测出顶点是否被篡改,进而在水印检测过程中通过赋予未被篡改的顶点更重的权重提出了一种水印检测权重方法。提出的算法可以实现三维模型的版权保护和完整性验证双重目的。该水印方案是专为发送者检查版权的所有权(鲁棒水印)和接收者核实所收到的媒体的完整性(脆弱水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数字记录存储设备的普及,对于声像数据进行加密、认证和版权保护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本文综合介绍三维数字水印技术,论述了三维数字水印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明确了现有三维数字水印技术的分类,分析几种典型的三维数字水印的算法,并提出相应的攻击分析,最后介绍了今后的三维数字水印发展方向以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组件的决策支持系统模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是模型驱动的,DSS中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把组件技术引入到DSS模型的设计与实现中来,提出基于组件技术的DSS的模型设计与实现策略。给出基于组件思想的DSS模型定义和运算,并给出基于组件技术的DSS基模型和复合模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FRFT的数字水印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安全和版权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数字水印一般要满足不可见性、安全性和鲁棒性.数字水印的容量和鲁棒性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分析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FRFT)的加性水印算法,该算法较好地满足了水印的不可见性和安全性,并用仿真讨论了水印容量和鲁棒性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可以嵌入高容量的水印.  相似文献   

13.
手写试卷答题纸具有卷面信息长期保存和方便查卷取证的优点,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仍然处于主流地位。但卷面信息难以信息化,导致信息化技术的优点无法在试卷管理上充分体现出来。针对笔试试卷卷面难以信息化的弊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数码笔的数码答题纸原型系统。系统利用Maxell公司生产的数码笔,采集数码答题纸上留下的笔迹、所经过的X、Y坐标以及所在页码等参数来实现笔迹的还原,进而实现卷面信息化和部分客观题的自动判分的功能。经过实践测试,该系统能很好地实现上述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的神经元网络的图像恢复与重建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最早的图像恢复的神经网络方法,Lambertian反射模型虽可用于图像的恢复与重建,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神经元网络的新型反射模型,用于三维图像的恢复与重建,此新法不需知道光源方向,经实验证明,具有计算快捷且图像识别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移动Agent的数字水印跟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数字水印跟踪系统,它利用移动代理的特性,能够有效地降低互联网中多媒体数字水印检测给服务器和网络带来的沉重负荷,使得多媒体作品的版权保护技术——数字水印能够应用于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大气数值模式中常用到的FFT软件包FFT99由于没有考虑硬件配置和FFT算法的变换参数影响,造成计算效率不高.因此,本文基于FFTw3,根据大气数值模式的特殊需求,设计实现了新的FFT99软件包SC—FFT99.数值试验表明,在FFT计算速度方面,根据新算法设计的SC~FFT99软件包比FFT99有较大的提高.理想情况下,SC—FFT99计算速度比FFT99快2.5到3.5倍.并且SC_FFT99已应用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4.0的数值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计算速度比原来的FFT99快0.39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复杂系统建模的方法,并由此开发出一个复杂系统的建模工具。文中最后通过一个具体实例的演示验证了该工具的简捷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激光雕刻的数学模型及快速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建立了一种激光雕刻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激光雕刻方法算法,该算法经过实践检验,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NHPP模型参数调整与EM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NHPP模型进行软件可靠性分析,不可避免的遇到所提供的软件错误数据不完全的情况.由于此类数据中部分信息的缺失,将影响到分析结果.本文以General NHPP模型为核心,介绍软件可靠性估测系统(SRPS)中,应用EM算法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与调整,以提高软件可靠性分析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黑板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的黑板模型是基于串行硬件环境之上的集中试验问题求解模型,因此其效率和可靠性受到很大限制,使以此模型为结构的很多专家系统无法实用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基于Novell网络环境,研制了一种分布式黑板模型,该模型具有可靠性高,求解速度快的特点。本文介绍了这个模型的体系结构,描述了系统采用的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