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针对方铅矿单矿物,分别使用瓷罐瓷球与瓷罐铁球磨矿并进行浮选,考察磨矿时间、矿浆溶液的酸碱度、捕收剂的用量与方铅矿浮选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瓷介质磨矿比铁介质磨矿更有利于方铅矿的浮选;高碱环境有利于方铅矿的浮选;捕收剂用量越高越有利于方铅矿的浮选;采用铁介质磨矿时,磨矿时间延长,方铅矿浮选回收率降低,而采用瓷介质磨矿,磨矿时间对其影响不大;采用铁介质磨矿,铁介质氧化生成羟基氧化铁覆盖在方铅矿表面,改变了方铅矿表面组成,增加了方铅矿亲水性,对方铅矿的浮选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含铅锌渣中的铅元素回收日益迫切,通常采用晶相调控的方法将其中的铅硫化成人造方铅矿,然后浮选回收。但是传统黄原酸类捕收剂对人造方铅矿捕收能力较弱,采用一种新型混合捕收剂替代传统黄原酸盐可强化其浮选。通过浮选、动电位、吸附量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进行了浮选强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戊基黄酸钾为捕收剂时,人造方铅矿的可浮性较差,但采用混合捕收剂后,其可浮性得到改善。结合动电位测量、吸附量检测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混合捕收剂中不同组分间相互促进在人造方铅矿表面的吸附强化了其浮选。  相似文献   

3.
立磨机和球磨机都是大型工业磨粉设备,被广泛应用于选矿、冶金、化工和煤炭等行业。本文针对某铅锌矿对比两种磨机的磨矿效果,采用立磨机与球磨机进行磨矿试验,并对试验产品进行筛分分析、单体解离度分析及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立磨机磨矿试验产品中粗粒级含量较球磨机试验产品下降了0.6百分点,方铅矿和闪锌矿单体解离度分别提高2.28和1.60百分点;立磨—浮选试验产品中铅精矿中铅品位及累计回收率较球磨机分别提高0.65和0.61,锌精矿中锌品位及累计回收率较之分别提高0.34和1.03百分点,硫精矿中铅和锌含量分别下降0.02、0.06百分点。综上所述针对该铅锌矿立磨机磨矿效果均优于球磨机。   相似文献   

4.
通过磨矿和浮选试验研究了低碳钢和不锈钢两种磨矿介质与捕收剂添加方式对某铜镍硫化矿(Nkomati矿)浮选的影响。试验研究使用实验室用圆筒形棒磨机和机械搅拌式挂槽浮选机完成,通过浮选水回收率、精矿产率和有用矿物回收率分析了磨矿介质和捕收剂添加方式对铜镍硫化物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对矿浆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和溶解氧(Do)等溶液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以考察磨矿介质及捕收剂添加方式对溶液化学性质的影响。磨矿介质对Nkomati矿的矿浆溶液化学性质和浮选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经低碳钢磨矿后,具有较高的铜、镍和磁黄铁矿回收率,EDTA可浸出铁的含量更高,Do值更低。不同磨矿介质磨矿条件下,捕收剂添加方式对铜镍矿浮选的影响规律不同,低碳钢磨矿时,捕收剂添加在浮选槽中的铜回收率较高;不锈钢磨矿时,捕收剂添加在磨机中的铜和镍的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魏以和  周高云 《有色金属》2007,59(4):131-136
为提高效果,用三种磨机(普通钢磨机,不锈钢磨机和瓷磨机)研究某铅锌矿小型试验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瓷磨机(即非铁质磨机)的氧化性磨矿环境可提高铅回收率,但由于矿石氧化产生的铜离子对闪锌矿的活化而降低了浮选选择性。相反地,传统铁质磨机磨矿则导致铅收率下降,而选择性提高。铁质磨机磨矿对铅收率降低可能是由铁氧化产物在矿物表面覆盖而造成的。粗粒更易受这种抑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环烷酸为原料,成功地研制了新的浮选捕收剂.将该捕收剂用于东鞍山赤铁矿的浮选试验,结果■明:该药剂具有良好的捕收性,并具有耐低温,浮选不受钙、镁离子影响的特点。氯化处理能优化脂肪酸类捕收剂的浮选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E_n电位控制研究了无捕收剂时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单矿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矿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每种硫化矿的无捕收剂可浮性直接与它们的氧化难易程度以及所产生的疏水性表面状态的稳定性有关。疏水性表面物质可能是元素硫(由质谱检测)或富硫贫金属的表面。矿物无捕收剂浮选可浮性顺序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混合矿在还原环境中磨矿,通过控制E_h电位可以得到分离.这时,它们的可浮性比单矿物时增强了。在氧化环境中磨矿,由于亲水性氧化物在矿物表面生成,导致选择性和可浮性降低。此外还讨论了有关浮选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陕西震奥鼎盛矿业有限公司铅锌选厂在铅锌矿浮选生产原工艺以乙硫氮、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原药剂制度下铅精矿回收率偏低,锌精矿回收率波动大,铅锌互含率偏高,且石灰用量大,影响回水质量,并污染环境。自2011年起,原矿品位下降,黄铁矿含量上升,为了抑制黄铁矿上浮,不得不加大石灰用量。针对以上问题,企业将方铅矿捕收剂调整为弱碱性下捕收效果良好的BK906,闪锌矿捕收剂调整为MB。一年来的生产结果表明,BK906与MB配合使用,能在原矿品位下降的情况下,有效提高铅与锌的回收率,降低铅锌互含率,石灰用量由过去的10kg/t降低至5kg/t,具有良好的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9.
针对方铅矿单矿物,在铁球和瓷球介质下,改变磨矿条件进行磨矿浮选试验,考察磨矿对方铅矿矿浆电位及浮选行为的影响。磨矿试验表明,不同的磨矿介质或不同的磨矿条件(如磨矿时间、磨矿浓度、pH、CaO用量)都会使方铅矿矿浆电位产生较大的差异。浮选试验表明,矿浆电位会直接影响方铅矿的浮选回收率,矿浆电位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浮选。当矿浆电位值保持在元素硫存在的电位区间内时,浮选回收率会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应用不同捕收剂时蓝晶石的可浮性。用蓝晶石纯矿物进行了微量浮选试验,用蓝晶石矿石进行了小型浮选试验。测定了纯蓝晶石表面电荷,结果发现,蓝晶石的等电点为pH5,9。在pH高于等电点时,矿物表面荷负电,可用胺类捕收荆浮选蓝晶石。相反地,在酸性pH范围,蓝晶石表面荷正电,用烷基硫酸盐捕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浮选蓝晶石比较有效。在中性和弱碱性pH范围用油酸盐可以浮选蓝晶石。用烷基磺酸盐捕收剂(AERO系列捕收剂)可以获得含58%~60%Al2O3,回收率为80%~85%的可销售的蓝晶石精矿。试验发现,在用油酸盐捕收剂时,抑制剂对脉石矿物没有效。并且,还发现矿泥对蓝晶石没有负面影响。但是,与瓷球磨机磨矿相比,钢球磨机磨矿降低了蓝晶石的浮选回收率。  相似文献   

11.
多极性基团之间协同作用对捕收剂的捕收性能和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极性基团间的协同效应开发新型、高效的浮选药剂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对极性基团间协同作用在强化氧化锌矿石捕收剂浮选性能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多键合作用可以显著提升捕收剂对含锌氧化矿物的捕收性能和分选效率,极性基团间电子效应则可改善捕收剂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浮选效率。深入研究极性基团协同作用机理,对精准调控捕收剂浮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细粒铅锌矿浮选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粒铅锌矿较难回收的主要症结在于微细粒铅锌矿物的浮选捕集困难。为给细粒铅锌矿的高效、低成本回收提供技术参考,对其选矿工艺、设备及药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细粒铅锌矿回收所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并对其选矿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总结分析表明,细粒铅锌矿的高效回收主要依赖于新型高效选别药剂的研制、选矿方法的拓展、磨选工艺流程的优化及选矿设备的大型化、高效化。在新型高效选别药剂的研制方面,要借助表面胶体化学、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技术等的发展,研发能强化细粒铅锌矿物表面疏水化的特效药剂;对浮选效果不理想的矿泥可考虑开展低成本、高效率、低污染浸出工艺的研究,通过多选矿方法并举的工艺流程去破解单一浮选流程长、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难题;对易磨、易泥化的细粒嵌布的铅锌矿石,除了应确定合适的磨矿细度、实施粗细分级分选工艺,还应充分考虑能收早收的阶段磨选工艺,减少铅锌矿物过粉碎;针对传统浮选设备普遍不适用细粒-微细粒铅锌矿回收的问题,应大力推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等新型、高效浮选设备的应用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3.
评述了铌矿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应用。分别阐述了胺类阳离子型捕收剂和羟肟酸、膦酸、胂酸、脂肪酸等阴离子型捕收剂与铌矿物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现状, 从浮选性能、匹配的浮选流程、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的角度评价了各类捕收剂的优缺点: 虽然胺类捕收剂工业应用广泛, 但存在浮选流程长、铌损失大、耗酸多的缺点; 羟肟酸类捕收剂选择性好, 但捕收能力较弱, 药剂用量大、成本高; 膦酸和胂酸类捕收剂捕收能力和选择性都较好, 但对环境危害大。概述了铌矿浮选调整剂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脉石矿物有效抑制剂是铌矿浮选调整剂研究的重点。最后指出铌矿浮选药剂的发展方向是高选择性、低毒、低成本、绿色制备。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取代基种类和数量对十二烷基胺类阳离子捕收剂浮选性能的影响,通过浮选试验研究了含不同取代基的捕收剂对石英、赤铁矿单矿物的捕收性能,以及对石英/赤铁矿人工混合矿的分选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取代基的引入不利于阳离子捕收剂对石英和赤铁矿的捕收,随着甲基取代基数量的增加,石英和赤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均逐渐降低,但赤铁矿回收率降低速率更快;甲基的引入,有助于提升阳离子捕收剂的浮选选择性;随着取代基数量的增加,人工混合矿的分选效率逐渐增大。向阳离子捕收剂分子结构中引入含羟基(-OH)或胺基(-NH2)的官能团有利于其对石英的捕收,但引入含胺基的取代基以后,赤铁矿回收率也相应提高;向十二胺极性基中引入含羟基或胺基的取代基,能够提高人工混合矿分选效率,但引入含胺基的取代基后,人工混合矿分选效率增加效果不如引入含羟基取代基时明显。对试验捕收剂分子进行量子化学计算表明:随着引入甲基数量的增加,捕收剂极性基团的横截面尺寸增加,增大了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的空间位阻,导致药剂的捕收能力减弱,选择性增强;含胺基取代基的引入,可以增加极性基团的总电荷量,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静电引力增强;引入含羟基的取代基后,能够在增强药剂与矿物表面氢键吸附作用的同时,增加药剂极性基横截面尺寸,从而在提高药剂捕收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浮选选择性。在后续研究中,结合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来提取取代基的相关参数,以定量这种影响规律,从而明确取代基参数与阳离子捕收剂浮选性能之间的基因特性,可为构建一种基于取代基效应的阳离子捕收剂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某铅锌浮选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尾矿再磨—铅锌混合浮选—活化选锌"工艺对原尾矿中的有价金属元素进行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占82%的条件下,以乙硫氮和丁基黄药为铅锌混合浮选捕收剂,锌浮选采用硫化钠和硫酸铜活化,以丁基黄药和异戊基黄药为捕收剂,开路试验所得浮选产品中铅锌混合精矿中铅、锌的回收率分别为36.4%和18.0%,锌粗精矿中锌的回收率达到57.6%,原尾矿中有价金属元素得到了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6.
卜显忠  陈瑶 《金属矿山》2019,48(7):118-123
随着硫化铅锌矿资源的日益减少,氧化铅锌矿的高效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推动氧化铅锌矿选矿技术的进步,促进氧化铅锌矿的开发与利用,基于该类型矿难选、回收率低的现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后,综述了我国氧化铅锌矿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氧化铅锌矿的浮选工艺、重(磁)-浮联合工艺、选-冶联合工艺。重(磁)-浮联合工艺、选-冶联合工艺对生产条件要求较高,生产成本偏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硫化浮选是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方法,也是氧化铅锌矿选矿中最有前途的工艺方法。但硫化反应速度慢、硫化物薄膜易疏松脱落以及过量的硫化剂对浮选的抑制等问题急需解决。今后发展路线可以从浮选过程中的硫化转移到磨矿过程中的硫化,或者采用缓释型硫化剂及低溶解度的含硫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典型黄铜矿酯类捕收剂分子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红宇  刘龙利 《矿冶》2016,25(3):21-27
新型高效低毒酯类捕收剂具有选择性高、捕收力适中的特点,更适用于品位低、嵌布细、难处理硫化矿的浮选。应用分子模拟技术,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构建药剂分子与矿物表面相互作用的最低能量构型并计算相互作用能,从药剂分子与不同矿物表面相互作用能差异的角度设计黄铜矿酯类捕收剂分子结构,在实验室合成目的药剂BK-300并进行浮选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8.
传统铜硫矿浮选工艺中采用大量的石灰,伴随着设备损害、环保问题突出等缺点。采用新型铜捕收剂,在低碱度条件下进行铜硫矿浮选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65%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药剂制度,经过三次粗选、两次精选的开路试验,可获得铜回收率40.20%、硫回收率2.93%的铜精矿产品,实现了低碱度条件下优先选铜。采用普遍化微扰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新型捕收剂的结构和性能参数。通过与传统捕收剂的参数对比,新型捕收剂的最高占据轨道能量与黄铜矿的最低非占据轨道能量相差较大,捕收力较弱,而最低非占据轨道能量较低,对黄铜矿吸附能力强,对黄铁矿吸附能力弱,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金红石选择性捕收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羟肟酸(SHA)和TPRO作捕收剂, 进行了金红石、石英的单矿物浮选和混合矿浮选试验。试验表明, 与SHA相比, TPRO具有更强的捕收性能和极高的选择性, 且无需活化。在最佳的浮选条件下, 金红石单矿物的浮选回收率可以达到97.5%; 混合矿浮选精矿中金红石的品位大于80%, 回收率大于97%。紫外和红外检测结果表明, TPRO可以与金红石矿物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和螯合作用, 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捕收性能。推测了TPRO在金红石矿物表面作用产物的结构。这是TPRO首次被用作钛矿物的捕收剂, 对TPRO在金红石实际矿石浮选中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含泥高银铅锌硫化矿,在低碱环境下采用25号黑药与苯胺黑药组合捕收铅,有效兼顾了贵金属银的回收,锌浮选采用石灰和8372CN组合抑硫,缓解了矿泥对锌精矿品质的影响。闭路试验获得了铅品位67.18%、铅回收率94.57%、银品位2 560.37 g/t、银回收率80.54%、锌含量3.60%的铅精矿和锌品位51.63%、锌回收率93.27%的锌精矿,实现了含泥高银铅锌硫化矿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