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graph overlay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noise impact of route alignment and the results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route alignment optimal selection.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with its powerful function of handling attribute data and spatial analysis,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noise comprehensive impact area of each alignment. With the graph overlay method, the noise vulnerability and noise impact distribution are both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noise impact assessment of route alignment. With GIS, the efficiency of work and the reliability of result are greatly improv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m, the noise impact on environment is fully presented in a visual way and the assessment result has vital value in route alignment optimal selection. A detailed case study is illustrat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震孕灾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度的随机性、模糊性,在分析区域地震环境影响因素和突变行为的基础上,基于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区域地震环境突变分析模型,并构建了区域地震危险度突变层次结构体系,划分了区域地震危险度指标分级标准;基于经典突变理论及其推广形式,提出了区域地震危险度评价的突变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区域地震潜在危险度的可视化.该方法首先利用GIS技术对底层评价指标赋值且量纲为一化,根据各层次指标体系的特点选取相应的突变模型,并逐层递归运算出区域地震危险度的总突变值,与地震危险度多准则评价标准比较得到危险分级;其次,利用GIS的可视化功能绘制出区域地震潜在危险度评价图,从而综合评判区域的地震危险度.最后,通过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评价结果可为区域地震危险度分析和潜在地震危险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九度地震区典型高速铁路简支梁合理减隔震体系,提出了一种桥址区地震危险性贡献参数分析方法,运用核密度估计理论推导了一种桥梁地震易损性计算方法,建立一种基于地震风险评估的铁路桥梁抗震分析方法。以渝昆高铁九度地震区典型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研究对象,选取5种组合减隔震体系作为比选对象,运用基于地震风险的桥梁抗震分析方法,全面评估了5种减隔震体系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采用双曲面减隔震支座+榫形金属减震耗能装置+钢防落梁组合减震方案时,桥墩和支座的地震损伤风险发生概率可分别控制在6%和3%以内,方案可有效提高桥墩抗震性能,耗散地震能量,减少桩基地震力,同时可以有效限制主梁位移,防止发生落梁震害,实现了九度地震区高速铁路32 m简支梁桥抗震设计,可为今后强震区类似桥梁抗震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考虑长三角城市群的地区差异性,基于可持续发展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综合运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算法、集对分析、熵权法等,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并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包含体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关键基础性指标和地域差异性特色指标,能反映长三角城市群脆弱性现状;2)整体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水平分布比较均衡;3)区域内各省市空气污染、人口压力、环境保护层指数水平差异明显,其中,上海、合肥人口压力大;安徽空气污染严重;江苏环境保护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地下水环保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地下水的脆弱性研究,评价地下水潜在的易污染性,给出不同分区地下水的脆弱程度,能够为各级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针对阜新盆地特点,利用DRASTIC方法通过选取地下水埋深等7项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并结合GIS地理分析功能对该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煤田火区对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田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建立了煤田火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指标体系,包括5级32个指标。以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为实例,论述了煤火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实施过程。根据煤田火区特征,在一般指标体系框架内确定了23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建立了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公式。评价结果表明,乌达煤田火区对环境的影响为较严重水平,与定性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本文重点阐述了GIS的数据库、空间分析和模型分析等功能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潜在的应用范围。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 ,介绍和预测了GIS在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设计等多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具有GIS功能的地热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信息系统是为天津市地热资源数据管理而开发的 .在实现普通 MIS系统功能的基础上 ,增加了 GIS功能 ,可以实现对电子地图的操作、管理及图数结合等 .该系统是基于 Windows平台、采用 C/S结构、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技术开发的应用系统 .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和实现方法 .探索并实践了一种内嵌 GIS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9.
选定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王家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地形图和遥感影像资料为主要信息源,利用GIS表面分析和叠置分析方法,获取坡耕地和梯田的坡向分布图,讨论了地貌形态对DEM和影像判读的影响及提高精度的方法;结合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统计资料,计算出不同坡向上农作物的增产量和保土保肥量.采用市场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该流域的坡改梯和筑坝淤地等工程治理措施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区域在公路自然灾害作用下的易损程度,基于GIS平台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从公路自身属性、区域灾害管理能力和区域路产分布3方面分析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的影响因素,建立包含区域公路抗灾能力指数、路网密度和单位面积路产的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法建立易损性评价模型,依托GIS的空间叠加功能生成中国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分级图.结果表明:中国公路自然灾害易损度为[4.30,7.00],全国分为极严重易损、严重易损、中等易损和轻微易损4级,其中,极严重易损区为辽宁、浙江、陕西、重庆、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和广东等省市.  相似文献   

11.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考虑该地区地表、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特征,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出发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基于地学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5和2018年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时空特征分析,并识别其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1)时序分布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升高,且由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过渡;2)空间分布上,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为显著正相关;3)2010—2018年,土地利用程度、人均GDP、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湛江市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防污性能的评价,是确定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是否可行的关键.根据湛江市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状况,在特定情况下对DRASTIC模型进行合理简化,选取包气带岩性、厚度与结构、地形作为评价因子,并利用GIS技术编制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分区图.应用实测的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分布状况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简化的DRASTIC评价方法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湛江市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环境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将GIS应用于环境评价系统,实现了GIS与评价模型的无缝集成及评价数据与相应空间实体的连接,为环境评价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相结合,利用地质图、土壤图、土地利用图、坡度图、坡向图对长白山地区进行了山体滑坡易发程度分析.首先基于遥感技术对长白山地区的卫星图像进行了分类,并绘制了土地利用图,然后用长白山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分别获取了坡度和坡向信息;其次利用AHP技术计算了5种山体滑坡影响因子的重要度,结果显示坡度重要度最高,坡向重要度最低;最后根据山体滑坡影响因子的重要度,使用GIS的栅格数据叠置功能绘制了山体滑坡易发区划图,图中显示最危险区域(危险度≥O.9)主要分布在集安市、临江市和和龙市周围的山区地带中靠近中朝边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11年浙江省雷电灾害事故调查资料、浙江省地闪监测资料,选取地闪密度、灾害频数、经济(GDP)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雷灾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作为浙江省各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对浙江省各市进行雷电灾害易损性综合评估,并结合GIS方法对浙江省进行了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为有针对性做好防御雷电灾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统计学和GIS用于计算近海水环境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市近岸海域为例,通过对地统计学的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软件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完全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的计算近海水环境客量的新方法.首先时COD监测数据进行地统计学分析,确定研究海域有机物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其后以此为基础,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整个天津市近海的有机物浓度进行空间插值;最后,借助GIS软件的地图代数运算功能,依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近海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估算出最不利状态下天津市近海的水环境容量.通过应用表明,本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模型计算,具有原理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适合在近海环境管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组件式GIS技术在河道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单纯二次开发、跨平台集成开发和组件式GIS开发等三种应用型GIS开发方法;说明了河道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和主要功能;并以基于MapX自行开发的河道信息系统(RAIS2.0)为例,具体讲述了MapX的数据组织和图形变换、图形编辑、数据查询、数据绑定等操作机制.结果表明,组件式GIS开发方法集中了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的优点,为快速定制独特的应用型GIS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将在河道信息管理中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全面地评估计算机网络脆弱性,对攻击图中存在的攻击环路、状态爆炸、难以量化分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属性攻击图向贝叶斯网络转化的方法和新的环路消除算法,并利用这2个算法建立贝叶斯属性攻击图模型。在该模型中,利用贝叶斯公式进行推导,得到评估指标的计算公式。利用通用漏洞评分系统数据计算节点的发生概率和评估指标,进行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通过进行实验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其他的脆弱性评估方法相比,该模型具有评估准确、计算简洁、动态量化评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高墩大跨铁路桥梁构件三维地震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目前桥梁易损性分析方法大多仅适用于一维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局限性,构建了桥梁危险部位的三维地震损伤指标函数,运用结构可靠度理论和概率统计分析法,推导了三维地震下桥梁损伤破坏发生概率计算理论,建立了三维地震桥梁易损性分析方法.以西部地区某典型铁路刚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云图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三维易损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并建立了桥梁构件全视角极坐标空间易损性云图,全面评估了桥梁构件三维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只进行桥梁结构纵、横向地震易损性分析,已无法真实有效地评估桥梁的实际抗震能力,应开展典型桥梁三维易损性分析.建立的桥梁构件全视角易损性云图可用于评估桥梁的抗震性能,为桥梁三维地震下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支撑,引入ArcEngine组件技术,基于插件式GIS应用框架进行二次开发,在系统模型库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的支持下,充分利用GIS的缓冲分析、相交分析和空间关系分析功能,建立基于GIS的高速铁路生态修复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高速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一级综合评价和二级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为线路的优选和生态恢复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