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6,(5):660-665
针对高光谱图像同一像元内存在多种地物种类,且地物之间具有多重反射,导致高光谱数据的非线性,采用传统的线性降维算法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利用流形学习的方法来寻找嵌入在高维观测数据空间的低维光滑流形,实现高光谱数据的非线性光谱降维。模拟和真实高光谱遥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线性降维方法 PCA相比,经过等距映射、局部切空间排列等流行学习算法降维后的高光谱图像具有更好的光谱端元可分性。  相似文献   

2.
高维数据的“维数灾难”问题制约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诸多研究领域的发展研究。因此高维数据的降维方法,即将高维的特征数据化简投射到低维空间中,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稀疏自动编码器(Sparse Autoencoder)网络通过训练具有多隐含层的神经网络将高维数据进行降维,能有效地解决了高维数据由于维数过大导致的识别率低的问题。将网络用于手写体数字图像识别及人脸图像识别实验,取得了较好地识别结果,表明稀疏自动编码网络能有效地对高维数据降维。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变k近邻LLE数据降维的图像检索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其计算复杂度随着描述图像内容的特征向量的维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而应用局部嵌入算法(LLE)进行数据降维时,需要确定近邻点k的个数。根据图像特征在原空间的分布情况,提出了一种可变k近邻LLE的数据降维方法,使得降维后的特征向量有效地保持了其在高维空间中的拓扑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可变k近邻LLE数据降维方法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有较高的检索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模式分类中特征空间维数过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形学习的PCA-SLPP降维方法。先对初始特征量集中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使特征量在全局空间中相互独立;再采用改进的有监督局部保留投影(SLPP)法对主成分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映射,使数据在特征空间中的局部流行结构得以保持的同时扩大样本数据的可区分性;最终依据累计贡献率与特征值的大小实现特征空间的降维。采用降维后的数据集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具有复杂结构的煤岩惰质组显微组分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PCA可以有效去除特征数据间的信息冗余,有助于分类正确率的提高;PCA的维数一定且总维数较高时,采用SLPP继续降维对分类正确率影响不大,但当总维数降到2及以下时,分类正确率迅速下降;在特征空间总维数降到初始维数的1/2及以下时,本文方法的分类正确率明显高于其他算法;本文方法在耗时上与SLPP相近。  相似文献   

5.
从学习研究角度考虑,人机交互学习环境是由"脑认知体-耦合情境-信息流形"组成的新型学习观测平台。脑认知体是高维认知流形载体,耦合情境是认知流形的局部度量,信息流形是认知活动的低维投影空间。学习观测把高维认知活动投影映射到低维信息流形,即认知降维,涉及学习情境矢量化、度量标架、流形结构研究对象。基于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构建情境内容、认知操作、数理逻辑三维认知标架,基于符号动力学思想设计认知符号序列采集学习情境数据。在认知拓扑空间重构认知符号序列,获得认知拓扑结构。基于认知标架的人机学习情境矢量化方法是认知结构成像新方法,为教学设计、诊断及智慧服务提供新技术和工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的数量飞速增长,图像检索技术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经过研究人们发现语义鸿沟是导致图像检索系统效果不好的关键因素。以往的系统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多义性是产生语义鸿沟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从多义性的角度构建了iCome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考虑输出空间的多义性实现了基于文本标注的图像检索,考虑输入空间的多义性并结合用户反馈实现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结合流形学习方法与分类算法的基因微阵列数据分类模型,先用流形学习算法对基因微阵列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再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在实验中将流形学习算法LLE、ISO-MAP、LE和LTSA与三种分类算法相结合,并与直接用高维数据进行分类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分类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分类算法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应用带来高维数据急剧增加,数据降维已成为重要问题.特征选择降维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领域,近年来提出了许多基于流形学习的特征选择方法,然而这类方法往往容易受到各种噪声影响.对此,本文提出一种联合低秩表示和图嵌入的高效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JLRRGE).通过低秩表示寻找数据在低秩子空间下的表示,降低噪声的影响从而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并通过自适应图嵌入方法,使选择特征保持原有的局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算法的分类准确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在提取图像特征时所造成的特征信息损失以及降低高维度图像特征数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检索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融合的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并在融合的卷积层之间添加全连接层以减少特征信息的丢失;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维的特征数据进行有效的降维处理;最后采用余弦相似度的方法进行相似度匹配,以实现相似图像的检索。采用当前经典的LeNet-L、LeNet-5等方法同文中方法在图像检索性能评价指标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索方法比文中其他检索方法在查全率和平均查准率方面提高了3%27.3%。  相似文献   

10.
工业监测数据中正常与异常状态数据一般存在非平衡性,而传统的过采样非平衡数据处理方法往往在解决非线性、高维含噪的非平衡问题时不能获得满意的模式分类效果.本文利用流形学习的非线性降维,提出一种流形嵌入过采样方法,为有机结合流形学习与过采样的非平衡数据模式分类方法提供了统一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采用过采样平衡数据在流形空间的低维嵌入数据直接完成模式分类,可以减小流形嵌入空间到原始数据空间反映射的计算代价和模式分类成本.另外,流形学习可以有效保持原始数据结构特性,在流形嵌入空间的过采样可以实现更符合原始数据特性的非线性插值.面向TE过程和矿山微震2种具有不同规模和特性的非平衡工业监测数据集,F1指标分别平均提升了21.94%和37.34%,AUC指标分别提升了37.85%和10.64%,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解决较大数据规模的非平衡模式分类问题时,具有稳定良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方法中,图像的低级视觉特征和高级语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检索性能不佳.为了提高检索性能,将相关反馈技术引入图像检索.利用支持向量机在相关反馈的过程中为图像建立语义模型,在建立语义信息后求出图像间的二次距离,增加图像间的语义区分能力,使被检索出的图像在语义上更加接近示例图像.试验表明,该方法使查全率和查准率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基于小波、Contourlet等多尺度分析工具和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相关反馈的图像检索方案.对纹理图像采用Contourlet变换提取其特征,Contourlet具有多尺度和多方向性,因此比小波变换能更好地提取纹理特征,然后联合一类和二类支持向量机进行检索.首先使用一类支持向量机来估计查询样本的特征向量在高维空间的分布情况,从而给出在没有标识的情况下,进行初步学习探索得到的相似性排名.通过用户反馈,得到带有标识的正负样本信息,从而提供给二类支持向量机进行更细致地学习,使检索结果逐步求精.实验结果从多方面证明了本方案的合理有效性,并指出了较优的反馈数量和反馈次数.  相似文献   

13.
传统索引方法在高维情况下会面临维数灾难问题,基于向量近似的索引方法是有效的高维检索方法.对向量近似方法中k近邻搜索算法加以改进,应用到基于相关反馈的交互式图像检索系统中.根据反馈过程前后的距离变化特性,在进行k近邻搜索过程中,将上轮次的查询结果和用户反馈信息用作过滤信息,可减少特征向量的访问数量.在大容量真实图像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将新算法应用干相关反馈过程的图像检索中,可提高k近邻搜索速度.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的图像检索技术没有考虑壁画的构图学特征,缺乏对复杂语义的处理能力,难以满足古代壁画研究工作对检索全面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为提高古代壁画图像语义检索的质量,提出基于构图分析的相关度模型,通过引入基于绘画构图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从壁画内容的布局、主题和语义三方面用量化方法描述检索语义与壁画内容的相关度,较好地解决了用户的真实检索意图与壁画内容间的“语义鸿沟”问题.该相关度评价模型可嵌入基于语义查询扩展的框架中,以提高Top N结果的准确率,同时维持了较高的查全率.敦煌壁画资料检索的实际应用表明:以反映前n个结果准确率的R-Precision为评测指标,基于构图分析的相关度评价方法可比未采用相关度评价的基线方法平均高出36%.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文本分类中存在的维数灾难、数据集噪声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利用非线性维数约简算法结合k-最邻近结点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k-NN)的文本分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数据集进行去噪处理,再采用非线性流形学习中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恢复高维数据中的中低维流形结构,以实现数据约简,利用经过上述处理的文本数据学习k-NN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文本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三维模型检索是多媒体信息检索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义鸿沟"的存在使得当前基于内容的检索结果通常不十分令人满意。考虑到解决"语义鸿沟"的关键是将三维模型的底层形状特征与高层语义特征进行有效融合,为此提出一种三维模型的语义与形状异构特征融合方法,该方法将三维模型在基于内容的检索过程中用户反馈信息形成的语义关联作为模型的语义表达,并通过子空间学习方法将这种语义表达信息与模型的底层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将融合后的新特征应用于三维模型检索中。在Princeton shape benchmark上的测试表明,该方法的检索结果明显好于单纯形状特征的检索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有效的组织粗糙集理论的约简算法与支持向量集中的分类算法,借助用户的反馈标记,较大的提高了图像检索查全率与查准率,使检索的目标图像更能符合用户的语义特征.由于粗糙集理论的引入消去了本次检索的冗余属性,提高了图像检索的时间复杂性.SVM与相关反馈的结合降低了维数灾难,也降低了高层语义与低层特征的差异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基于张量子空间的流形学习算法能够很好地利用图像的空间几何结构,但对流形的局部和全局信息利用得不够充分,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张量子空间学习算法:基于局部和全局信息的张量子空间投影.新算法充分利用人脸图像数据的局部流形结构(即类内非线性流形结构)和人脸图像数据的全局信息,使数据在投影空间中的类间分离度最大,通过迭代和投影得到最优张量子空间.在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新算法识别率高于张量线性判别分析(TLDA)、张量临界Fisher分析(TMFA)、张量局部判别投影(TLDP)、张量子空间(TSA)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