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国内补偿设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新的调节方式 ,即调节电容器端电压法调节电容器无功出力。并介绍了线路型调压法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 ,介绍了该装置的调节原理、设备构造及运行效果。调压型电压自动调节装置是一种最新的调节方式 ,它的研制、推广将对电压、无功调节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调压型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国内补偿设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调节方式。即调节电容器端电压法调节电容器无功出力。并介绍了线路型调压法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调节原理、设备构造及运行效果。调压型电压自动调节装置是一种最新的调节方式,它的研制、推广将对电压、无功调节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并联电容器是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具有调节系统电压,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但经常出现电容器损坏的现象,电容器装置故障率偏高,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并联电容器故障一般是从内部串并联元件中个别元件的异常、故障开始逐步演化的。为改善电容器运行状况,将电容器保护与监测功能进行整合,利用继电保护装置采集电压电流信息计算电容值,在保护装置中增加基于电容值变化的保护和监测功能。并增加记录电容器谐波分布、瞬时过压过流工况自动录波、电容容量变化记录功能,为电容器故障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所提出利用电容器线路参数特征的电容值计算方法有很高的普适性,实际利用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电压电流提取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并且计算电容值误差很小,满足保护与监测要求。记录的谐波含量、过压过流、电容值变化信息对电容器故障的研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的原理、特点及其在乌海电网的应用情况。该装置的应用,提高了电容器的投入率,降低了变电损耗,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目前国内无功补偿装置存在的缺陷,同时,结合许昌地区电网的现场应用,介绍了一种新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调节原理、控制策略、系统组成、装置特点及运行效果。该装置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电容器的投入率,降低了变电损耗,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110 kV变电所安装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对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型式的选择作了说明,以及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涌流、过电压、电网谐波放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提出建议:按照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仅补偿站内无功损耗的原则来确定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采用可调容集合式并联电容器配套的高压可调容智能综合控制器,该装置可根据变电站的功率因数和电压水平来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和自动投切集合式并联电容器。  相似文献   

7.
主要根据标准GB/T 22582—2008电力电容器低压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中涌流与动态响应时间检测项目对产品进行试验。通过对独立电容器进行验证涌流试验,发现试验过程中电容器会自动补偿;在进行装置补偿响应时间测试过程中,采集到装置响应时间波形时间数据不好判断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并通过调节线路前接阻抗,有效地解决电容器自动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国内补偿设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调节方式,即调节电容器端电压法调节电容器无功出力。并介绍了该装置的调节原理、设备构造、优点、运行效果,以及该装置的安装与调试。新型电压无功调节装置是一种最新的调节方式,他的研制,推广将对电压、无功调节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型调压式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国内补偿设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调节方式,即调节电容器端电压法调节电容器无功出力。并介绍了该装置的调节原理、设备构造、优点、运行效果,以及该装置的安装与调试。新型电压无功调节装置是一种最新的调节方式,他的研制,推广将对电压、无功调节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半自动长轴捲制机是生产新型大容量高压电力电容器的必需设备,对促进电力电容器生产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机床具有多种特殊功能,对控制部分要求较高。该控制装置是根据引进“美国机床”的动作要求进行研制的,具有顺序控制、电容器极板长度检测、主轴圈数测量、用微机发脉冲触发可控硅进行电机调速,产品设计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存储、设计参数的修正等多种功能,并预留了张力自动调节和断料停车报警功能。较我厂购置的美国机床和日本机床功能更强。该装置在TP—801B的基础上扩充了CTC、PIO、A/D、D/A等多种接口,开关量、模拟量、输入、输出各种接口齐备并且数量较多,可用于各种机床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该装置已于1986年12月通过鉴定并交付生产使用,至今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