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废水处理系统结垢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废水处理系统中与废水接触的设备和构筑物表面所形成的污垢的成份分析,确定出在酸性工业废水中和处理系统中污垢的主要成份为CaSO4(可含两个结晶水);其含量占74.4 ̄94.8%,在生化处理系统中污垢的主要成份是CaCO3,含量占95.7 ̄96.3%,探讨了污垢的形成机理,阐述了废水中Ca^2+,SO4^2-1以及CO3^2-离子的来源,提出了减轻结垢现象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溶胶-凝胶方法制备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工艺流程为基础,利用XRD,IR及固体核磁共振(^29Si,^31P-NM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溶胶的形成及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多组分溶胶的形成过程,由Ca(NO3)2.4H2O和H3PO4反应生成Ca2O2O7和Ca10(PO4)6(OH)2(羟基磷灰石,简写为OHAp,下同),两者  相似文献   

3.
降低BaCl2消耗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盐水中SO^2-4的来源,提出通过有效途径降低BaCl2的消耗:控制原盐中SO^2-4为0.3%以下,控制脱氯时Na2S2O3的加入量;选用BaCl2的质量分数为10%;在高位槽上滴加BaCl2。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在除去SO4^2^-,PO4^3^-,Ca^2^+,Mg^2^+等干扰离子之后,采用甘露醇滴定法测定微肥中的硼,该方法回收率在98.1%-100.3%。标准偏差为0.052。  相似文献   

5.
季绍怀 《云南化工》2000,27(1):39-40
研究了用浊度法对煤焦中总硫的测定条件及方法,Ba^2+和SO4^2-在酸性环境中,Tritonx-80-OP混合液存在的条件下,能形成较稳定的均匀分布分散体系,在波长420nm处,用3cm比色皿,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显色时间为20min;检测范围为0.06 ̄1.00mg/50ml;SO4^2-lkd nh yx 90.0 ̄103.3%,样品测定结果标准偏 0.014 ̄0.015。  相似文献   

6.
碳热合成Si3N4粉工艺中的热力学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丘泰  何旭初 《硅酸盐学报》1995,23(5):539-544
通过SiO2-C-N2系统的热力学计算,表明碳热合成Si3N4粉温度应控制在1350 ̄1370℃。气体分压变化对Si3N4粉的合成影响较大。应控制SiO分压为10^-6 ̄10^6.5MPa,CO分压低于10^-3Mpa,O2分压低于10^22MPa。N2分压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合成温度。  相似文献   

7.
接种颗粒污泥UASB反应器处理味精-卡那霉素混合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屠宰废水中培养的颗粒污泥接种启动中温(35±1)℃ UASB反应器处理味精-卡那霉素混合废水,反应器能随较高浓度的硫酸盐,氨氮和的氯化物。当HRT为2-3h,容积负荷率可达35-40kg COD/(m^3.d),COD去除率为75%-80%,进水COD/SO^2-4可低至4-5。  相似文献   

8.
利用XRD,IR,SEM及^29Si,^31P-NM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干凝胶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认为凝胶在烧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673~773K,由Ca2P2O7和Ca(NO3)2.4H2O反应生成了OHAp;(2)733~873K,由Ca2P2O7和CaO反应生成了β-C3P;(3)873~973K;由C  相似文献   

9.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SBR工艺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为3000 ̄4000mg/L、进水溶积负荷为2.0kg COD/m^3·d时,出水浓度在400 ̄600mg/L之间,去除率为75% ̄85%。硝化效果很好,出水NH3-N小于10mg/L,达到排放标准。腈纶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DMF(二甲基甲酰胺),用本法处理后,产生难于生化氧化的氮氧物质,需进一步处理,因此SBR工艺目前适合作为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CaO—SiO2—P2O5—H2O系统材料中磷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CaO-SiO2-P2O5-H2O系统材料在5 ̄10℃、1+1的HNO3介质中分解。于1.0mol/L的HNO3介质中,正磷酸根和钼酸铵及钒酸铵形成P:Mo:v=1:1:11的黄色三元杂多酸。在420nm波长处测量三元杂多酸的吸光度,求出未知试样中PO4^3-的含量。聚磷酸根的含量则在1mol/L的HNO3介质中于沸水中浴中水解后同法测总PO4^3-,用差减法求出。工作曲线  相似文献   

11.
3C2S.3CaSO4.CaF2的形成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C2S.3CaSO4.CaF2是水泥生产中应用氟硫复合矿化剂时重要的中间化合物。本文首次较完整地研究了3C2S.3CaSO4.CaF2的形成动力学,认为3C2S.3CaSO4.CaF2在935℃左右迅速形成,其固相反应可用Ginstling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描述。固相反应的扩散控制元是CaO,反应活化能力246kJ/mol.935时反应速率常数为2.80×^S^┑。同时还得到了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的化学结合材料的强度发展情况,其最在劈裂抗拉强度可达38.2MPa。用TMS-GC法和^31P-NMR及^29Si-NMR法综合研究了这种新型凝材料的水化性能,并将其和β-C2S及C3S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这种CBC材料水化后,出发Q^3.Q^4状态的「SiO4」聚合体,说明其水化过程及水化机理可能与β-C2S及C3S的水化这 同,初步认为这是由  相似文献   

13.
COD/SO42-比值对硫酸盐去除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利用UASB反应器,在水力停留3.8h,SO^-24负荷为6-7kg/(m^3.d),SO^-24浓度为1000mg/L条件下,研究了COD/SO^2-4比值对COD和SO^2-4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硫酸盐不原菌和产甲烷菌对COD的竞争情况。  相似文献   

14.
厌氧流化床处理硫酸盐草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健  杨平 《水处理技术》1997,23(6):363-367
本文研究了AFB反应器在中温(30±2)℃条件下处理硫酸盐草浆废水的性能,其达到的指标为:当进水COD浓度2000~5000mg/L,水力停留时间3~9h,COD去除率为50.1%~70.2%,容积产气率1.46~2.0m3/m3·d,有机容积负荷达43.2kgCOD/m3·d;并初步研究了废水中SO2-4、S2-等物质对厌氧生物的抑制作用,提出了消除其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钼系复合缓蚀剂软水水质稳定的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动态模拟试验,研究了钼-膦-锌-唑复合配方对马钢公司软水的水质稳定效果。在循环水总硬度(以CaCO3计)10 ̄20mg/L,MoO4^2-含量13 ̄20mg/L、有机磷15mg/L、Zn^2+4mg/L条件下,试管平均腐蚀率0.0036mm/a,平均污垢米附速度为7.0mcm,极限污垢热阻接近零。循环不中配方组分性质稳定。试验同时对预膜及补药方式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钼系复合配方对闭路软水  相似文献   

16.
赤泥碱液的电渗析浓缩与工业用水回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用国产异相离子交换膜处理赤泥碱液的几个重要性能参数和经济数据。给出了OH^-,CO3^2,SO4^-2t和Al2^-通过阴膜的迁移规律。对Al(OH)3和NaAl(CO3)2等沉积物的产生与控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掺杂Cr2O3,MgO对C4A3形成及水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掺杂Cr2O3,MgO对C4A3^-S矿物形成及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00℃保温1h的煅烧条件下,掺加一定量的MgO能促进C4A3^-S的形成,而Cr2O3则有稳定过渡产物CA的作用,从而减慢C4A3^-S的形成速率;在1300℃保温3h的煅烧条件下,掺中Cr2O3,MgO均能使C4A3^-S的形成量增加。掺杂使C4A3^-S晶体主要以四方晶系的结构形式存在。在本实验条件下,掺杂可  相似文献   

18.
铁屑还原—混凝法对含硫染料中间体废水的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轶  周集体 《染料工业》1998,35(6):44-46
采用铁屑还原-混凝法对含硫染料中间体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硫去除率为98.5%,出水中无S^2-存在;COD去除率为65.0%,出水清澈透明,BOD5/COD由0.085提高到0.15,可先进生化管理;同时回收得到含量56%的Na2S溶液,可直接用于染料中间体的再生产。本方法将废水中含硫化合物以Na2S形式回收,为该类废水的综合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H2O2—Fe^2+法处理β—萘磺酸钠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先用FeCl3进行混凝处理β-萘磺酸钠废水,H2O2-Fe^2+法氧化,在适宜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99.6%和95.3%,处理后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液膜分离富集测定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萍  李莉芬 《甘肃化工》2000,14(4):179-183
用TOPO「(C8H17)3PO」为流动载体,N205为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为膜增强剂,正己烷为膜溶剂,H2C2O4作内相试剂的乳状液膜体系,迁移富集Ga^3+,研究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温度、Ga^3+的浓度、外相pH值、乳水比(Rew)、油内比(Roi)等因素对富集Ga^3+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Ga^3+的富集率可达99.5%~100.5%,在相同条件下,常见共存的Cu^2+、Co^2+、Ni^2+、MnA^2+、Fe^3+、Al^3+、Cr^3+、Ti^4+、Zr^4+、Pb^2+、Zn^2+、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等不被迁移富集;大量Cl^-、F^-、、NO3^-、SO4^2-、PO4^3-等都不影响Ca^3+的富集,高式样应预先用氯化氢除硅,以防止影响迁移富集Ga^3+,只a^3+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