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脉冲晕等离子体技术,考察了甲烷在氧气存在下的氧化偶联反应。在实验条件下,从O2/CH4比率,等离子体功率,气体停留时间3个方面考察了甲烷的转化率和C2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有少量氧存在时,在适当注入功率及较小的气体流量下,C2收率可达13.75%。  相似文献   

2.
亚胺是一种通用的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合成及精细化工中间体,发展其绿色合成工艺极具挑战性和重大意义。本文较为系统的综述了醇胺需氧氧化偶联合成亚胺的固体催化剂研究现状,指出了催化剂是需氧氧化合成亚胺的关键因素,分别对贵金属、非贵金属催化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阐述了各种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等,还对主要催化体系的催化机理做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尽管目前醇胺需氧氧化合成亚胺的催化剂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反应条件苛刻、贵金属的使用、催化活性不高、亚胺的选择性低、碱性助剂的添加,需氧氧化过程不易放大的缺点。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应是探索更经济、高效的需氧氧化合成亚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深入认识其催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用气相色谱法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条件下的甲烷脱氢偶联反应进行评价,采用改性硅胶性氢火 焰检测器,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以脱除高浓度 CH4 和 CO的贵金属体系催化氧化燃烧剂 ,筛选出的 S3催化剂在氧过量 ,空速 15 0 0h- 1 条件下 ,可将 CH4 和 C2 H6 脱除至 0 .1× 10 - 6 的最低温度分别为 30 0℃和 180℃。在 330℃、 15 0 0 h- 1 条件下长期考察催化剂的活性 ,CH4 <0 .1× 10 - 6的时间长达 2 0 0 0 h。催化剂的最高使用温度不宜超过 6 0 0℃。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是非常丰富的石油化工燃料资源,现已探明的世界天然气储量为142.31万亿米,其能量相当于9143亿桶油。远景储量为250—350万亿米。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但由于甲烷分子具有高度稳定的四面体结构,使得活化甲烷的c—H键难度加大,在临氧条件下活化后的中间体的反应方向不易控制。因此,甲烷的选择性活化和定向转化已成为当今国际催化领域的棘手问题。采用天然气代替石油,通过利用甲烷转化成乙烯的催化剂方法以解决现代化工原料的来源问题,同样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6.
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烷水蒸气重整(SMR)作为可与多种高温发电系统耦合的燃料供应过程,目前受到相当普遍的重视。本文从SMR的过程和反应机理、甲烷重整催化剂材料和性能评价、传统反应器和微反应器的SMR性能比较,以及耦合SMR系统的匹配等方面,对SMR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耦合的SMR反应,尤其是与非传统的微小型反应器匹配的催化剂材料、反应器结构设计、结构与材料一体化的研究都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活性炭是适于有机溶剂吸附脱除和回收的吸附剂。除吸附性质外,活性炭还可作许多反应的催化剂。在活性炭催化剂存在下,硫化氢跟氧可直接反应。开发了的各种过程就是利用活性炭从产品或尾气中除去硫化氢。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r-Ce催化剂,研究活性组分Cr2O3、CeO2负载量,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对CO2氧化乙烷脱氢反应(ODE)的影响。采用XRD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实验结果表明:Cr2O3是CO2氧化乙烷脱氢反应良好的催化活性组分,CeO2有利于抑制积炭的生成。当Cr2O3、CeO2的负载量分别为12%和10%时催化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为700℃、反应气配比y(CO2):V(C2H6)=2:1时,乙烷的转化率为29.3%,乙烯的收率为28.9%。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TG上程序升温催化裂解甲烷实验,研究了不同Ni负载量的氧化金刚石催化剂对甲烷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Ni负载量越多,催化剂催化活性越高。氧化金刚石作载体的Ni基催化剂在550℃的温度条件下,甲烷催化裂解效率较高,80min内甲烷转化率维持在7N以上;空速对甲烷转化率影响较大,空速越快,转化率越低。指出氧化金刚石将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甲烷是对全球温升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且其全球增温潜势是CO2的80倍以上。在全球变暖和大气中甲烷含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完全催化氧化大气甲烷对于减缓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甲烷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在温和条件下将其催化氧化一直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甲烷完全氧化在热催化、光催化以及光热协同催化三种反应条件下的研究进展,热催化中高温增大了能耗并加速了催化剂的失活,开发低温反应条件下的催化剂已经成为甲烷完全热催化的重点;光催化提供了一种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光能氧化甲烷的方法,但是相对热催化来说反应速率较低;光热协同催化在光能和热能的协同作用下,可实现温和条件下的甲烷高效完全催化氧化,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三种反应催化剂的发展进行综述,系统分析了不同反应的原理,以及不同反应条件下甲烷完全催化氧化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总结了催化氧化甲烷所面临的挑战,并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期望为今后的甲烷氧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光热协同催化条件下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CRM)反应耦合了光效应和热效应,可在低温下反应生成合成气(CO和H2),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策略之一。催化剂是光热协同催化CRM反应的核心,同时调控热催化活性中心(活性金属)的结构性质和吸光材料(载体)的光学特性以及活性组分与吸光材料的协同作用,使光热协同催化剂的热催化性能及光催化性能同时得到提高,是研发高效光热协同催化剂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光热协同催化CRM反应的机理及相关金属催化剂和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TG上程序升温催化裂解甲烷实验,研究了不同Ni负载量的氧化金刚石催化剂对甲烷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Ni负载量越多,催化剂催化活性越高.氧化金刚石作载体的Ni基催化剂在550℃的温度条件下,甲烷催化裂解效率较高,80 min内甲烷转化率维持在7%以上;空速对甲烷转化率影响较大,空速越快,转化率越低.指出氧化金刚石将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催化裂化过程反应化学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催化裂化工艺所遇到的挑战,提出了催化裂化过程反应化学的多维反应结构模式。多维反应结构模式的建立是基于对烃类在酸性催化剂上反应化学认识而进行的知识创新,但多维反应结构不同于烃类在酸性催化剂上反应化学。具有多维反应结构的催化裂化工艺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基于此已成功地开发了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和生产清洁汽油和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工艺。  相似文献   

14.
改进非均相高碘酸氧化纤维素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碘酸氧化纤维素的非均相反应体系中加入添加剂 传统的非均相反应时间缩短,同时提高了反应温度。文中考察了添加剂的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添加剂有不同的最佳用量,反应温度可提高到40℃。与均相法比较,改进的非均相方法具有操作简装,所用试剂种类少,对试剂要求,后处理容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HDPE臭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臭氧氧化实现了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分子链上快速引入羟基,酯基,酮羰基,羧基,和α,β不饱和羧基等含氧极性基团。研究了反应时间、臭氧浓度和反应温度对HDPE氧化程度的影响。经FT—IR分析表明,羧酸基团的相对含量远大于其它各类含氧极性基团,HDPE氧化程度随反应时间增加、臭氧浓度增大和反应温度上升而增大。反应温度上升至80℃时,HDPE的氧化程度急剧增大,在10min即可达到25℃时的10倍。  相似文献   

16.
甲烷重整制氢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修春  韦亚南 《材料导报》2007,21(5):49-52,64
氢气作为高效、洁净的二次能源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能源之一.甲烷重整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经济、高效的制氢工艺.催化剂是重整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活性和寿命对氢气的产率、纯度和制氢成本具有重要影响.详细论述了甲烷水蒸气重整、二氧化碳重整、部分氧化重整用催化剂的种类、制备方法和催化机理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制备一系列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常压下考察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与等离子体共同作用下对CO2氧化甲烷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2添加量为30%时不同过渡金属催化剂对甲烷反应影响不同.其中CuO/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XCH4,而Cr2O3/γ-Al2O3催化剂则表现出较高C2烃选择性.分析了过渡金...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乙二醇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和Pt(v)、Co(Ⅱ)粒子混合物,再经300℃H2还原,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合金催化剂(Pt-Co/G).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催化剂进行表征.Pt-Co合金的粒径为3nm~8 nm,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片上.与单金属的Pt/G和商品化的Pt/C催化剂相比,所制合金化的Pt-Co/G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展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可比拟的稳定性,显示了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PZT/Si界面氧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俄歇电子能谱深度剖析和线形分析研究了PZT/Si界面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PT/Si样品的热处理过程中,环境气氛中的氧可以透过PZT薄膜层扩散到PT/Si界面,并与硅基底反庆形成SiO2界面层,界面氧化反应由氧在PT层和SiO2层中的扩散过程所控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