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沟工艺污泥膨胀及出水水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丝状菌污泥膨胀造成改良式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超标的问题,通过分析进水水质、溶解氧、温度、污泥膨胀指数、出水水质变化的关系,探讨了导致丝状菌膨胀的主要限制因子以及出水水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此工艺中进水BOD5、CODcr、TP浓度和pH值变化不是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进水TN和环境温度对污泥膨胀略有影响,DO、NH3-N变化与SVI有较强的相关性,DO和NH3-N越高,SVI越低.  相似文献   

2.
在低氧条件下采用Pasveer氧化沟处理污水,DO为0.2~2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9.9%,总氮的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试验表明:DO越小,除氮效率越高;低氧条件下污泥性能稳定,MLSS为1 800mg/L,SVI长期保持60~70mL/g;扫描电镜证实了各类菌胶团的存在,解释了污泥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用污泥沉降比指导活性污泥法运行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讨论了污泥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中与MLSS的关系和对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指出污泥沉降比在预防污泥膨胀及维持曝气池稳定运行方面的作用,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污泥沉降比在实际生产运行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ICEAS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运行控制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明第四污水处理厂采用ICEAS工艺,投产后运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排泥不畅而导致MLSS控制不良、脱泥量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污泥浓缩池不能进行有效浓缩等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MLSS、剩余污泥排放、DO、水温等工艺参数的调控,对生产工艺过程的摸索调试,以及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使污水处理厂工艺不但能达到良好的脱氮效果,而且能更好地满足除磷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京市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势丝状菌鉴定及温度、生物选择器和溶解氧对污泥膨胀影响的研究分析,发现脱氮除磷工艺普遍会在冬季发生由Microthrix parvicella茵引起的污泥膨胀.研究了温度与SVI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出水亚硝酸氮和SVI的相关性,并对生物选择器和不同DO浓度对污泥膨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由于设计进水水质、水量与实际相差较大,重庆市万盛污水处理厂投产之后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在该污水处理厂前期运行过程中,SBR工艺脱氮效率低,能耗较高,处理效果不好.针对此情况,进行了3个月的现场试验,通过调整DO、MLSS、回流比、污泥龄等参数,解决了上述问题,调整后的曝气阶段DO为1~2 mg/L、MLSS为3 500~4 000 mg/L,相应的污泥龄约为15 d、硝化液回流比约为30%,在冬季运行时,使系统脱氮率从低于10%提高到50%左右,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7.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的研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分析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发生污泥膨胀前后的运行参数及污泥膨胀可能的原因,认为此次污泥膨胀主要由于污泥负荷偏低引起的中度丝状菌膨胀,通过调节泥龄、污泥负荷、溶解氧等运行参数成功地控制了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8.
高负荷活性污泥膨胀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一类高负荷的丝状菌污泥膨胀现象,并对高负荷引起的污泥膨胀控制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负荷引起的污泥膨胀是由于溶解氧限制所造成。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部分填料池、污泥再生池和强化曝气池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负荷引起的膨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选择器的概念。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在设计时应考虑的避免污泥膨胀的原则和从设计上考虑留有今后运行中可供调整的措施,以控制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的研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发生污泥膨胀前后的运行参数及污泥膨胀可能的原因 ,认为此次污泥膨胀主要由于污泥负荷偏低引起的中度丝状菌膨胀 ,通过调节泥龄、污泥负荷、溶解氧等运行参数成功地控制了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0.
关于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量计算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酒仙桥污水处理厂2001年3~10月运行数据及方庄污水处理厂2001年1~6月运行数据,探讨了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量计算的有关问题.通过建立污泥产率系数与MLVSS/MLSS比值的关系,论述了污泥产率系数会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