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根据我国城市公交的现状、特点以及人们的出行规律,以起点站到达终点站的换乘次数和站数最少为目标,设计了城市公交智能查询系统,系统采用ASP.NET技术实现,可以为人们提供总乘车站数最少的推荐线路,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公交信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出行OD获取已成为智能交通建设重要基础数据之一。传统的出行调查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的方式,因此在应用上存在较大局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定位技术的出行OD获取已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移动通信网络和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行者的历史手机移动定位数据,对采样数据进行概率统计,提取不同概率的定位小区,并结合K-OPSA算法获取最优运动轨迹,以建立出行OD矩阵及获得出行者的出行起止点位置。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出行者的OD。  相似文献   

3.
对智能公交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能够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一票制的公交IC卡收费系统仅在上车时刷卡,乘客下车站点的信息无法直接得到,而现有方法只能判断出部分乘车记录的下车站点,这成为公交IC卡数据应用的制约因素.根据公交乘客出行的时空规律性,提出基于通勤出行模式和关联出行模式判断下车站点的思路.利用通勤出行规律判断公交乘客的通勤OD,再根据其居住地和工作地站点信息对通勤出行的下车站点进行估计.依据公交乘客长期出行具有一定时空关联性的规律,通过将当日出行与他日的关联出行数据进行匹配来判断下车站点.对提出的方法进行算法实现,并应用大规模实际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实验和精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下车站点的判断比例,准确率达到87.90%,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公交系统规划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汽车,汽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出行,让我们的日常出行更加的方便,然后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被生产出来,从而使得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化,这篇文章针对汽车的飞速发展,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主要讨论的是汽车智能管理系统里现代电子技术的有关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引入共享交通以解决城市居民中长距离出行可达性问题,采用演化博弈理论,从收益矩阵、邻居网络结构、策略转换规则3个方面建立考虑出行者异质特性和城市交通运行状态的演化博弈模型,使用多智能体仿真方法研究引入共享交通后的城市居民中长距离出行方式演化过程,分析相关参数对于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效用感知水平能够描述出行者的异质特性;平峰时段的出行者受接驳激励效用影响最大;提高外部成本能使早、晚高峰时段的出行者出行选择更加稳定;接驳激励效用和外部成本的提高都能够促使更多的出行者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由于存在非理性出行者,其对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的提升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时需要考虑激励效率,并不断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以保证相关政策起到激励和管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火车站作为人们出现通过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出行高峰期,火车站聚集的人员甚至达到平时的三倍更多.在这种人员密度较高的地方,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火车站建筑的特点和疏散特性,结合智能疏散逃生系统的特点,阐述智能疏散系统在这类大型建筑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7.
对智能公交系统IC卡数据、GPS数据挖掘与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公交站点下车概率的乘客下车站点推算模型.该模型提取公交乘客通勤、随机出行等行为链,考虑站点吸引权及当次乘车方向下游站点数等影响因素,判断随机出行下车站点.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乘客下车站点判断算法,并设计了模型的检验方法.以青岛市11路公交为例验证算法,检验回归方程系数值为1.0211.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乘客下车站点有效推算,具有良好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乘坐公交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选择的出行方式.目前在一些城市中,公交司机还需兼顾到站进行手动按键提醒的任务,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开发的公交车智能报站系统.该系统由单片机模块,液晶显示模块,GPS模块,时钟模块,音乐播放模块等组成.测试结果表明该公交车智能报站系统能...  相似文献   

9.
在多智能体仿真平台上应用强化学习算法对出行者活动-出行的时间规划与地点选择进行了仿真.由于在模型中引入了道路拥挤程度的实时变化参数,环境能随各智能体的决策动态变化,体现出多个智能体处于相同环境时决策的相互影响与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智能体交互作用方法得出的出行者个体活动模式,群体交通流量分布与弹性活动地点选择均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符,二者在交通流量峰值的偏差小于5%,在弹性活动地点选择分布的相关度大于90%。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拥挤收费限流措施对私家车拥有者出行方式的影响,在大量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收费费率、家庭月收入、出行目的对私家车拥有者出行方式的影响,并建立私家车出行选择模型.结果表明:收费费率、家庭月收入和出行目的对私家车拥有者出行方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非常严重,分析交通拥堵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增加交通供给与引导交通需求并举、引导城市向多中心发展、应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强静态交通管理等,并给出一些有实际操作性的减少交通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绿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环保世纪,环境问题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城市交通发展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把发展无污染的"绿色交通"作为基本政策和目标.论文以马鞍山市湖西路交通工程设计方案为例,阐述了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如何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交通与环境的协调统一,给交通参与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性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汽车排放评估的交通环境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交通规划和静态交通仿真两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动态交通仿真进行交通环境评价的新方法。由交通网络、交通需求、交通仿真和车辆排放4个模块组合为交通排放评价模型。该方法可以适时准确地描述车辆在交通网络中的动态运动特性,从而可对整个城市的现代交通网络进行准确的交通环境评价,还可对特定的智能运输系统技术进行环境评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降低运输成本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动态规划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短路径问题是动态规划在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动态规划在交通运输方面求解最短路径的过程,方法简便,思路清晰。  相似文献   

15.
微观交通仿真是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VISSIM则是现代交通仿真教学的首选软件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各种城市交通条件下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评价交通工程设计和城市规划方案,研究利用VISSIM构建模拟的城市交通系统,通过VISSIM软件建立并运行交通仿真模型,输出仿真录像和延误、流量、速度等评价指标,并以城市交通系统评价为例,阐述了VISSIM在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及在交通工程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变目前我国雾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间协调性差、紧急救援效率低的局面,总结了国内外雾天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提出通过建立雾天公路应急指挥系统的方法协助道路维护部门、紧急事件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道路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该方法从雾的监视和评估、雾天行车环境改善、雾的消散、雾天交通疏散、雾天交通管制、雾天交通诱导与信息发布等方面,就道路维护人员、紧急事件管理人员、交通管理人员和交通参与者应采取的措施和能实现的目标及预期成效进行分析.所得到的雾区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对完善我国雾天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如今,为了倡导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交通拥挤的问题,更需要保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方便的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基础上,提出了公交优先概念。本文通过对成都市目前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公共都市”的策略,它将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慢行交通有机地连接起来。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例如一些衔接站点的建设等。所有的这些建议,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为探索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土地利用再谈交通需求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传统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不足,分析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本质以及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生成的相关关系模型,简化了传统方法的预测过程,并以咸宁为例,根据土地利用情况直接进行交通需求预测,较好反映了咸宁的交通需求情况,为把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相结合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通勤交通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以往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是基于个体属性对于方式选择的影响,而针对各类出行者特性与出行方式特征的关联性分析较少的情况,以拥有小汽车的中长距离通勤者为研究对象,提取相关的个体属性参数和交通方式特性参数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个体属性与公交和小汽车出行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探索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公交出行意愿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经济水平会对方式选择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更短的停车后步行时间、低廉的停车费用或充足的停车设施泊位供给会鼓励出行者选择自驾出行,而减少公交等车换乘时间,提高公交运行时速则会增强公交的吸引力,这对于城市中心区制定引导居民公交出行对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向老龄社会的城市交通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各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资料和老年人休闲行为调查资料,分析了老年人外出活动的空间地域分布和出行特征,归纳了老年人的出行要求,评价了现有交通系统适应性,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交通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