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说起Naim,在我还没有投身影音媒体行业前就已经听过它的产品。而加入媒体行列后,我曾对Naim器材写过评论,亲手摸过并操作过Naim的器材,甚至还拆开器材的机箱观察其内部的线路设计,实现了与Naim的零距离接触。对于Naim的出品,我对它是非常有信心的。这是因为Naim的每一款制作给我的感觉都是精致和严谨,而且声音也很有特色,堪称精品。而现时,Naim除了传统的Hi-Fi器材外,还开发出网络音乐播放器、多房间音乐播放系统等与网络和家具相结合的产品,紧跟着时代的发展趋势。最近,Naim还推出了多款All-In-One器材,此类型的器材主要集成了讯源和放大器,消费者只要为它配上一对高素质的音箱就能快速地建立起一套音质卓越的系统。因此,靓声就是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2.
《视听技术》2009,(10):20-20
<正> Naim DAC是Naim涉足音响圈后所推出的第一款单体式数模转换器,作为在这个音响圈内享有盛誉,执着且我行我素的生产商,Naim推出产品完全由着自己的路子,不被时风左右。在CD与SACD等最新科技产品进行一番生死博弈之后,才推出了这部锁定Hi End市场,凝聚着Naim研发CD唱盘多年技术精华的顶级产品,可谓深思熟虑。而且,Naim DAC还是史上第一部由Apple官方正式授权,能接收iPod数字信  相似文献   

3.
自从这台Pathos Converto被我带回家中,在试听的这段日子里令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很多关于自己与Pathos的故事。Pathos这个品牌最令我着迷的地方就是具有非常鲜明且个性十足的外形,只要你在音响店里看到Pathos的器材,你就可以很轻易地把它从其他器材中区分开来。而说到声音方面,它同样是个性十足。我不敢说Pathos的器材声音是全面的,但是它却能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最近,我又一次试听了一款Pathos制作的Converto DAC,耳放一体机,从它的体积可以判断,这是一款桌面型的个人音频产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结合Pathos的声音艺术,它应该也会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这款由Weiss推出的DAC202D/A转换器是最受CAS玩家们欢迎,但同时又最希望拥有的DAC。它的体积只有常规机箱的一半,是典型的桌面型器材,在国内的定价超过50000元人民币,这对于大多数的CAS玩家而言,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撇除价钱,只听声音的话,DAC202的确是一件好货。其实,DAC202推出市场已经不是最近的事情了。我评论它的目的有三个。第一,目前新版本的DAC202可支持DSD音乐文档的播放。第二,身边很多仰慕DAC202的CAS玩家朋友一直都想知道它的重播性能。第三,说实在的,我自己也很想听听。正是这三个目的因而促成了这篇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5.
坚固扎实的机身造工,简洁易用的操作功能以及充满浓郁“英国味道”的声音,这就是以往我对Naim器材的一个总体认识。而我听Naim的器材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说真的我对Naim可谓又爱又恨。爱它之处在于它的声音确实是百听不厌。每当回放小编制的古典音乐以及爵士音乐的时候,声音很能让我陶醉。而恨它之处在于它的兼容性,由于它所用的接线端子都是非常规的产品,所以只能够一整套来使用。  相似文献   

6.
我从2007年开始工作到现在,经我接触且评论的器材真的很多。当中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众多优秀的产品,它们不论从设计、用料到最终的效果对我来说都是充满诱惑力的。不过,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接触这些高级器材的时间长了之后,最近突然回过头来听了一款TEAC推出的SL-D930时尚型一体化音响,它的声音竟然时常会让我感动,而且那种感动程度往往会觉得不比那些高级器材的差。尽管这样的产品并没有什么发烧级的设计理念,其综合的声音重播能力与那些高级器材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但我觉得由它重播出来的声音却是很好听,更有一种听音乐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的Hi-End音响品牌被引入国内的并不多,Simaudio乃其中之一。对于这个品牌,虽然国外的众多媒体对它的评价甚高,品质应该不容怀疑,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很多发烧友一直以来对Simaudio只是仅听其名,少听其声,并自此至终对它的评价有所保留,当中也包括我在内。最近,我腾出了一些时间尝试了它最新推出的Moon系列380D DAC。由于时间很充足,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去试听和使用。虽然在此之前,我已经拥有一款自己觉得很不错的DAC,但在使用380D的过程中,我却发现380D的确是一款不容忽视的高性能DAC。  相似文献   

8.
坚固扎实的机身造工,简洁易用的操作功能以及充满浓郁英国味道的声音,这就是以往我对Naim器材的一个总体认识。而我听Naim的器材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说真的我对Naim可谓又爱又恨,爱它之处在于它的声音确实是百听不厌,每当回放小编制的古典音乐以及爵士音乐的时候,声音很能让我陶醉。而恨它之处在于它的兼容性,由于它所用的接线端子都是非常规的产品,所以只能够一整套来使用。而事实上,当一整套的Naim器材开声的时候,那种迷人的声音的确可以俘虏不少发烧友的心。最近,编辑部里的一台Nait XS勾起了我对Naim的美好回忆,而且这台Nait XS终于加入了RCA端子,从而让它的兼容性大大提高。在声音方面,不少人听过新的Naim器材之后都认为它在各方面得到了提升。至于实情如何,还是用耳朵来收货吧!  相似文献   

9.
Naim Audio是一家产品类型很丰富的英国老品牌,为什么我这样形容Naim Audio?HI-END档次的,追求极致的,有500系列、Statement单声道功放;有Mu-So系列;面对数字流媒体音乐的,Naim Audio有数字流媒体播放机;面向黑胶玩家群体,Naim Audio也有黑胶唱机;对于功能有追求的用户,Naim Audio也有All-in-One,或者多功能型产品;对于喜欢单一功能化,Naim Audio也有功能非常纯粹的CD机和功放,甚至Naim Audio还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发行品牌,可以说不同类型的、不同定位的Naim Audio器材,差异是非常鲜明,例如我这次评论的NAIT XS3合并功放和CD5Si机就是功能很纯粹的音响产品.  相似文献   

10.
Bryston BDA-2 D/A转换器、BHA-1耳机放大器都是针对高端PC Hi-Fi玩家而设计出来的两款机型。其中,BDA-2 D/A转换器的整体框架来源于BDA-1,与BDA-1不同之处在于对DAC部分进行了改良,从原来的每声道一块Crystal CS4398换成了指标更好、档次更高的AKM 4399,重播性能得到提升是必然的事实。而BHA-1则是Bryston目前唯一一款耳机放大器,而且提供前级功能,单从功能性就应该给它高分。其实,这两款机型我在网上已看到不少耳机发烧友在议论。Bryston的器材在我的心目当中是实惠的代名词,当然我说它实惠只能定义在同级别器材当中属于实惠。毕竟我自己以前也用过Bryston的音响器材,不多不少地有所体会,尽管我用过的那款功放外形不怎么华丽,但200W的输出功率推力足,声音中性自然,驱动很多音箱都有不错的效果。后来还尝试过它推出的CD机、前级等器材,虽然声音的走向上会相对地现代化,但给我的感觉还是那么自然好听。所以,我对Bryston的印象一直都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11.
Naim作为一家传统的Hi-Fi音响器材厂商,在面对网络音乐大趋势的情况下,我们很相信地认为串流音乐就是Hi-Fi音响未来的主流讯源。因为目前大部分的音响玩家都是通过网上下载来获取节目源。就以Naim的音乐为例,我们的音乐下载量已达到70%,而且这些串流音乐本身在规格上比CD要高,由于有着这个优势,它能充分地优化整套系统的音质。因此,用家可以用一台相对便宜的DAC,以及功放和音箱就能得到不错的音质。而对于传统的CD唱片,Naim并没有全盘放弃。因为现在还是有一部分发烧友非常钟情CD,且Naim目前还在生产CD机,所以CD在现今还有保留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收到了一款体积小巧的TEMPO eDA3 D/A转换器,集DAC与耳放于一身,而且带有USB接口,eDA3很显然就是一款CAS器材。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TEM PO是什么公司或牌子,TEMPO实际上是山灵公司的一个新系列,中文名叫"韵律"。TEMPO系列产品的数量目前并不多,以数码播放器材占多数,包括一款D/A转换器、两款CD机以及一款合并功放。TEMPO系列产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走小型化和轻盈化路线,我想这主要是面向年轻消费者所推出的系列产品,所以产品的定价都相当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Naim是英国老牌音响厂,说到"老牌"一词,大家或许以为Naim的产品设计很保守吧?倘若这么想,那就错了!Naim在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进取,越来越往年轻化、多元化的方向走除了继续生产传统的CD机、Hi-Fi功放外,也推出基于流媒体音乐播放的NaimNet系列产品,后来在其基础上继续推出一体化的NaimUnite系列,将功放和流媒体播放机合二为一。而最近的Mu-So QB则是Naim继续在一体化机型的产品上发展而来的产品,整合流媒体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印象当中,NAD是一个很低调、很朴素的音响品牌。除了旗舰的Master系列的几款在外观上相对现代化且价格贵一点之外,其他的产品都保持着清一色的深灰色,或者银灰色的经典面板设计。这种设计尽管简单,但是已经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NAD形象。说真的,我也好长一段时间没接触NAD的器材了,真不知道现在的NAD器材的声音有什么改变。正好,编辑部最近收到NAD C165BEE和C275BEE立体声前后级功放。接到器材后,我粗略地看了一下放大器的内部设计,最大的发现就是新的C165BEE/C275BEE在电路上更多地采用模组化的设计,与我以前所接触的NAD器材相比这是它的最大不同点。正因为这样的设计,让我对它的兴趣就更大了。  相似文献   

15.
《音响世界》2008,(7):12-12
英老国老牌Hi-Fi器材品牌Naim最近对旗下CD5i、NAIT5i两款产品进行了更新,推出了CD5i-2CD播放机、NAIT5i-2合并式放大器两款改良版产品。全新的CD5i-2CD播放机其内部D/A转换电路经过改良,采用更高品质的WM8706 DAC芯片,提高了声音品质。此外,内部的PCB电路板亦经过最优化处理,提升了整体的档次及性能;第一级滤波器移至最接近电源的位置,提高了电路的信噪比;而选用的电解电容器、钽电容等元器件品质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6.
音乐传真为了照顾拥有大量CD库存的老发烧友,推出了M1CDT这样专攻CD拾取的专用转盘,价钱不贵,但素质令人放心.而M1DAC除了拥有齐全的常规数码输入接口,其升级后的USB异步传输界面基本上可以让CD转盘退居二线. 关于谁是世界第一台发烧级单体DAC的发明者,很多音响品牌都有自己的说辞.用"音乐传真"是世界最早发布单体发烧级DAC的厂牌应该不会有大错.CD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而音乐传真在1989年就发布了一台单体DAC,那个时期,国内的大多数发烧友大概还在追逐日产的CD一体机.随着单体DAC逐渐成为发烧潮流,衍生出CD转盘这么个前所未有的新器材.CD转盘/DAC解码器组合之于CD机,就如前后级功放之于合并功放,就是把原来一个机箱里装的东西拆开再装到两个机箱里.这么些年下来,我认识到,将一台CD机拆分为两台不一定就能改善音质,但独立DAC为音响系统带来更多配置上的灵活性却也是百分之百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石渡健(Ken Ishiwata)先生是Marantz的品牌大使,同时也是总工程师兼首席设计师。他在Marantz任职超过30年,参与了多款Marantz音响产品的设计。其中,KI版本的器材更以出色的音乐表达能力而深受音响迷的认同。同时,Marantz的音响器材在音响迷的心目当中是“最有欧洲声音风格”的日系器材。他之所以能够设计出如此出色的产品,与他早年长期生活在欧洲,并接触欧洲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借此演示会的机会,影音中国网对石渡健先生进行了专访,与这位音响大师来一次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8.
回想起来,Symphonic Line的产品我已经评论过2次,它们分别为旗舰级的Reference MKII和高端级的Vibrato CD机,另外还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听过它的好几款放大器。感觉上,Symphonic Line的产品无论从工艺到声音的品质都非常好,处处尽显德系器材严谨认真的制作特点。因此,我对Symphonic Line的出品充满信心。不过,它那种镀铬机箱确实很让人头痛,只要用手轻轻一摸就会留下痕迹,因此使用的时候真的要非常小心。如今,我所评论的RG14合并机并非采用镀铬机箱,取而代之的是经拉丝和磨砂处理的机箱和旋钮,使得器材的日常维护显得相当轻松,对于用家来说显得实际一些。因此,我在这段使用时间中操作更为放心,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相似文献   

19.
在春节期间,我到了亲戚和朋友家拜年。在拜年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到尽管他们不是什么音响发烧友,但家中总有音响设备。尤其是外形时尚、功能齐全、使用简便的小型音响组合更是他们的挚爱,确实让人爱不释手。而最近,我看到了一款由中山声雅推出的小型音响组合MS-1,整套音响由一只低音音箱外加一台自带多声道喇叭的主机组成。主机的工艺很好,机箱用全金属制造,手感非常沉实,而且机箱特别扁。据介绍,这款MS-1的主机之所以这样设计,目的是方便与手提电脑搭配使用,主要是针对喜欢玩游戏和看电影的用家。面对如此多的功能和特别的设计,我就忍不住把它买了回家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来自英国有着悠久传统的音响公司Nafm,在近期推出了旗下新款旗舰级后级功放产品NAP500,此款后级功放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长时间的承载2欧姆的低阻抗,在8欧姆的情况下可以提供l00瓦以上的输出功率。NAP500后级功放在外观的设计上也非常的有Naim的特点,外观设计大气奢华,可以说是一款不负其旗舰盛名的后级功放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