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临界CO_2萃取可可脂与可可色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课题设计和建立了一套超临界萃取扩大试验装置,实现了用超临界CO_2同时萃取可可豆壳(或皮)中可可脂及可可色素的工艺。通过静态与动态试验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法还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安全、产品质量好、能耗低和萃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_2萃取发酵法生产的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发酵法生产的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h,CO2流量为25 kg/h,乙醇体积分数90%。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茶籽油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初步研究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茶籽油的工艺,探索在不同时间、压力、温度条件下对茶籽油提取率影响,结果表明,当萃取时间 l.5小时,压力 35MPa,温度55℃,水分3%左右,即可获得90%以上提取率,且用此法萃取茶籽油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萃取溶剂的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具有低温处理、能有效地萃取易挥发物质,无氧化变质,对人体无害,稳定安全等优点。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生姜萃取的工艺条件,结合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二氧化碳流量、物料粒度等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变化的实验方法,得出生姜萃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2~20Mpa,温度35~40℃,二氧化碳流量15L/h,时间2h。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在压力 25-35 MPa,温度 35-55℃,流量为 30 kg/h萃取条件下,用超临界 CO2萃取浓缩 磷脂中的油。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大豆浓缩磷脂的萃取效率与时间关系,分析萃取压力 和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探讨萃取的动力学问题,并实验验证y*与x关系假想。  相似文献   

6.
该文报道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提取大蒜油的相关因素,包括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油适宜工艺参数组合:即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35℃,萃取时间为240 m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FE提取大蒜油得率达0.446%。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大蒜油呈淡黄褐色,半透明状,略有流动性,呈有新鲜大蒜风味。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提出了超临界CO2 萃取葡萄籽油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温度、流量、颗粒细度和萃取时间对葡萄籽出油率及油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_2萃取香料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熏衣草、百里香、野百里香和迷迭香4种香料单独或两种香料混合超临界CO2萃取和分级分离香料精油的工艺可行性,以及采用GC,GC-MC对萃取物的主要成分分析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两种香料混合物中革取所获产率等于从每种香料所获产率之平均值,混合萃取明显提高精油和树脂两种产品的分离效率,两种香料混合物的萃取物所含的主要成分与两种香料单独萃取的成分相同,但浓度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小麦胚芽油是一种珍贵的营养保健油,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布粉加工副产品-麦胚中提取小麦胚芽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考察他萃取过程对麦胚蛋白溶解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鄂西茶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鄂西茶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及出油率与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正交实验结果显示,萃取压力35MPa,温度45℃,时间2.5h为最佳工艺参数。影响萃取产率的因素依次为压力、时间、温度。单因素实验表明,萃取压力和温度升高,萃取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龙眼核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温度、不同粒度对龙眼核油萃取收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5℃、解析温度30℃、萃取压力20MPa、龙眼核粒度40~60目,在此条件下龙眼核油萃取收率为4.2%。GC-MS分析表明,龙眼核油中含22种成分,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42.07%),主要饱和脂肪酸为棕榈酸(20.45%)。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火棘籽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陈开勋  严安  葛红光 《中国油脂》1999,24(4):43-44,50
用超临界CO2方法萃取火棘油,研究了压力、温度、流量、装料量对火棘籽油萃取得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对比了溶剂法与SFE-CO2法所得产品的理化性质,并提出最佳SFE-CO2萃取火棘油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萃取小茴香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从小茴香子中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分级分离富含精油和富含脂油两种产品的工艺可行性,探讨了采用不同规模的超临界萃取过程对萃取物组成,风味和CO2消耗量的影响以及第一分离罐的分离压力对两种产品产率的影响。对超临界CO2萃取法,索氏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所制备的茴香精油或萃取物的产率和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橄榄核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适宜的萃取条件,并在单因素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橄榄核粒度60~80目、萃取温度40℃、解析温度35℃。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橄榄核油提取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共检测出15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童汉清  顾京君  刘秋鹏 《食品科技》2012,(2):261-264,268
对龙眼核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研究,并确定了适宜的萃取条件:萃取压力20 MPa、龙眼核粒度60~ 80目、萃取温度40℃、解析温度3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龙眼核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共检测出22种化合物。研究了龙眼核油对花生油和猪油的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龙眼核油有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苦参中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临界流体法提取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子及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压力、时间以及夹带剂流量对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组合为:温度30℃,压力30MPa,乙醇流速0.4mL/min,时间60min。最佳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5.82%。结论超临界CO2提取苦参中总黄酮工艺简单、提取率高,可替代已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疆产薰衣草花CO2 超临界萃取部位的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CO2 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及多种柱色谱法分离,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 种化合物,经光谱方法依次鉴定为白桦酸(Ⅰ)、β-谷甾醇(Ⅱ)、胡萝卜苷(Ⅲ)、胆甾醇(Ⅳ)、7- 羟基-6- 甲氧基香豆素(Ⅴ)、芳樟醇(Ⅵ)、乙酸芳樟酯(Ⅶ)、硬脂酸( Ⅷ) 、硬脂酸甲酯( Ⅸ) 。结论:化合物Ⅳ为首次从唇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Ⅲ、Ⅳ、Ⅴ、Ⅷ和Ⅸ为首次从薰衣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萃取番茄籽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番茄籽油进行萃取,经过单因素和优化实验,对不同萃取时间、压力和温度下油的萃取率、脂肪酸组成和品质进行了比较.其中萃取时间和萃取压力对番茄籽油的萃取率影响显著(α=0.05),萃取温度影响较显著(α=0.1).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2 h、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 MPa,萃取率达96.34%.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由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番茄籽油的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分别为棕榈酸(C160)约13%,硬脂酸(C180)约5%,油酸(C181)约22%,亚油酸(C182)约56%,花生酸(C200)约2.8%.通过测定番茄籽油过氧化值、酸价、碘价和皂化价,显示番茄籽油有较好的品质,不同的萃取条件对番茄籽油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_2萃取生姜油的模型方程和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生姜油的工艺条件,提高生姜油的萃取率.以生姜油萃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生姜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对萃取率可以进行较好预测的数学模型方程,证明影响萃取率的各主要因素间存在不同大小的交互作用,得到了生姜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9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80min;解析压力5.6MPa;解析温度36℃.最佳工艺条件下生姜油萃取率为:7.461%.  相似文献   

20.
对油脂脱臭馏出物的甲酯化产物进行超临界萃馏 ,以浓缩天然生育酚。为了确定最佳过程参数 ,作者根据超临界相平衡所反映的规律性 ,对程序升压方式 ,温度场分布 ,填料类型 ,CO2 流量等四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与正交实验 ,随后进行了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与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确定了间歇超临界萃馏天然生育酚的最佳控制参数 ;同时 ,对不同填料对过程指标的影响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表明填料对于生育酚的浓缩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