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节能》2019,(2):101-103
浅层地热能作为新能源,具有分布范围广、可重复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在调查榆林市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埋管热泵适宜分区评价体系,对榆林市浅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与评价。计算了浅层地热能适宜区的热容量、换热功率以及潜力评价。为榆林市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资源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熵权—集对分析法的湖泊形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湖泊形态健康水平对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和管理与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泊形态健康的概念,从平面形态特征和形态变化特征两方面选择8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湖泊形态健康评价标准,采用改进熵权—集对分析法对江苏省10个典型湖泊的形态健康进行了评价,并将结果与采用层次—集对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研究地热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模式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意义重大。首先对地热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模式进行设计,提出五种主要的地热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模式;然后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地热水资源等三方面构建了地热水资源梯级利用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简要介绍了模糊综合权重法的评价步骤;最后以安阳市为例,在制定模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权重法分别评价了安阳市的地热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模式。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综合权重法得到的结果较符合实际情况,与区域的地域条件相协调,满足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为安阳市的地热水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翔  陈星  王卫平  俞超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3):112-115,172
鉴于综合考虑人工湿地建设的影响因素对人工湿地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是保障其充分发挥各项功能的重要基础,以台州市7个备选区的人工湿地建设为例,建立了人工湿地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灰色关联系数、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加权灰色关联度作为人工湿地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数,并按其大小对备选区进行排序,进而确定了人工湿地建设适宜等级。结果表明,各备选区的人工湿地建设适宜性整体情况较好,均适宜人工湿地建设,同时各区域的适宜程度及制约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鄱阳湖白鹤栖息地分布,建立了基于水动力模拟的鄱阳湖白鹤栖息地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模型。模型的水动力部分采用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非结构网格下的二维浅水方程组,模型的空间模糊评价部分以各水动力计算网格作为研究单元,选择水深、食物资源可利用性及人类活动强度作为鄱阳湖越冬白鹤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评价因子,从细观尺度对白鹤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采用两个典型年份的白鹤数量调查结果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利用评价模型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前后的越冬白鹤栖息地适宜性变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年枯水期白鹤栖息地适宜性略有下降,枯水年枯水期白鹤栖息地适宜性则略有改善,从已考虑的各评价因子来看,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拟采用的调度方案对白鹤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较为有限,基本能够满足白鹤栖息地的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徐州市的风电场建设土地适宜性,基于风能资源、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选取年平均风速、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和土地覆盖类型等5项评价因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空间加权叠加功能,对研究区的风电场建设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将研究区分为非适宜区、低适宜区、中适宜区和高适宜区,对研究区的风能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节能》2017,(2)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可用于建筑节能的新型能源,它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能量大以及可就近利用等诸多优势,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根据关中盆地主要城市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分别建立了每个城市地下水热泵和地埋管热泵系统的适宜分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关中盆地主要城市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进行综合评价。将各个城市地下水热泵和地埋管热泵适宜性分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综合分区在两者的基础上进行,并优先选择地下水热泵。旨在有效地丰富浅层地温能勘察评价与开发利用的理论、奠定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量的计算基础,为构建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根据内蒙古包头市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场、水化学场等要素指标建立水源热泵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该地区水源热泵系统的适宜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适宜地区面积为34.44 km2,占总面积的3.70%;较适宜地区面积为639.95 km2,占总面积的68.73%;不适宜地区面积为256.73 km2,占总面积的25.57%。评价结果为包头市浅层地温热能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其它地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31个省级行政区为例,根据水能开发利用对象与务件的协调性,采用乘法加权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中国水能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水能开发利用潜力进行整体宏观定量评价和分类排序,并可得出水能蕴藏量和环境、地形、经济条件是影响水能开发利用潜力的重要因素,对合理评价水能开发利用潜力及制定水能开发利用战略、发展低破经济、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泊健康综合评价是对湖泊进行合理开发治理及科学保护与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湖泊健康综合评价尚不成熟。因此,通过构建基于集对分析(SPA)理论的分级贴近度湖泊健康评价耦合模型评价湖泊生态系统的综合健康水平。该模型以贴近度在模糊模式识别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论依据,根据贴近度公式的可创性,定义了一种新的贴近度公式,同时对传统的隶属函数进行改进,扩大函数覆盖范围,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并引入集对分析理论弥补贴近度通过择近原理确定评价结果的缺陷。将该模型应用到湖泊健康水平综合评价中,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准确地确定湖泊健康综合等级,为湖泊保护及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回归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R)的不足,提出了水资源系统指标参照值和指标规范变换式的设置原则和方法,使不同的水资源指标经规范变换后皆“等效”于某一个规范指标,进而建立适用于任意m项指标规范值表示的回归支持向量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NV-LS-SVR)。将NV-LS-SVR模型应用于汉中盆地和淮河流域12个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评价结果与BP神经网络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物元可拓模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意义,从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等角度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针对部分指标间存在不相容性和关联性的问题,结合物元分析和可拓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新型的评价模型——物元可拓模型。以海南省为例,通过优选指标、确立等级和构建模型对该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态势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将结果与现实状况及传统评价模型的结果相比,验证了物元可拓模型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从区域用水户用水安全的角度构建支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提出了基于用水安全的水资源配置理念,将水资源配置由原来的只满足用水户最大需水量,扩展到在用水安全前提下适当满足各用水主体需水量上。利用支撑性、灵活性、稳定性、有效性、共生性5个用水安全指标和1个综合评价指标,以各用水部门用水安全为目标,以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为工具平台,从水资源取用合理的角度选取支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通过对河北省邯郸市水资源进行配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水资源紧缺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江苏省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参考现有成果并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从社会经济类、供需类、用水类及水环境类四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紧缺程度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和隶属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水资源紧缺程度进行全面评判。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水资源属于紧缺状况,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水面蒸发模型中对于各因素之间关联性考虑不足的问题,从太阳辐射、平均风速和气温日较差三个角度,选取云层厚度、温度和降雨等十个因素构建了快速评估水面蒸发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了水面蒸发评估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白马湖和鄱阳湖的水面蒸发评估,结果表明两湖区水面蒸发损失程度均为中等,验证了该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徐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多情景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徐州市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等对承载能力影响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模型确定人均水资源量、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耕地灌溉率、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活用水定额、生态环境用水率8个因素作为徐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四种方案下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了发展趋势,为徐州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淡水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简易求解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是维持湖泊合理水位及水体自净能力的基础,并已成为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持续利用的基本保证。从湖泊形态和典型水生生物的角度出发,探索了湖泊最小生态需水的简易求解方法,为防止湖泊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在确定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时,将水文统计资料中的多年平均年最低水位作为参考值,综合考虑湖泊的死水位、上层典型鱼类生存水位、野生鱼类生存和繁殖所需的最低水位,选取水位的最大值作为最小生态水位,并以江苏省的9个典型淡水湖泊为例,分析了湖泊主要特征参数、湖泊水位特征值及湖泊的主要植被和鱼类状况,获得各湖泊的最小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8.
用资源的观点评价能源利用项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评价能源动力工程项目时应该采用综合的评价方法,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因素。叙述了一种基于总资源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将生产中消耗的(包括污染掉的)空气、水和燃料等都折算成资源,并从社会平均边际削减成本的角度计算了利用资源对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指出,计算资源的价值时必须包括其外部成本,并计入最终的总成本。文中还陈述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并以某燃天然气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为例子,与燃煤热电联产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在Matlab6.5环境中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RBF网络模型,并以汉中盆地为例对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均处于中级阶段,还有一定的开发潜力。通过与各种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可见,RBF网络评价方法简单易行、结果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