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拉斗铲作业效率,针对黑岱沟露天矿8750型拉斗铲的作业循环耗时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挖掘方式、岩土台阶几何形状是影响挖掘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组合式挖掘、改变岩土局部几何形状提高设备挖掘环节效率;设备转动耗时是影响一次作业循环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满载旋转、空载返回环节中,应保持设备加速、减速过程中转动角度的比值分别为3/2,4/5;铲斗提升耗时是制约挖掘煤沟作业效率的关键因素,根据"提升-旋转"制约关系制定了拉斗铲挖掘-排弃位置参考表。 相似文献
2.
根据拉斗铲倒堆开采工艺的特点,结合黑岱沟露天煤矿实际,通过分析拉斗铲倒堆作业站立水平距煤层顶板不同高度下的安全系数,确定拉斗铲倒堆作业台阶的安全高度范围,保证煤炭的均衡生产。 相似文献
3.
4.
拉斗铲倒堆工艺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外发达国家已经使用很多年,而在我国尚属首次引进。该技术的引进对丰富我国露天开采工艺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3年多的运行,该工艺系统在黑岱沟露天煤矿的使用逐步成熟。文中将结合黑岱沟露天煤矿的生产实际,分析拉斗铲倒堆工艺在该矿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文中以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剥离采用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开采工艺为例,详实计算了一台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开采工艺对二煤层煤的覆盖岩层进行无运输倒堆的工艺系统的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10.
抛掷爆破与拉斗铲倒堆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黑岱沟露天煤矿的矿床地质条件及扩建的要求,系统的研究了抛掷爆破与拉斗铲倒堆相结合的剥离工艺。对抛掷爆破的方法与参数、剥离台阶开采参数、有效抛掷率、拉斗铲作业方式、再倒堆系数等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煤层厚度变化下拉斗铲生产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大量现场钻孔资料,以减小煤层厚度为区域化变量的影响,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煤层的平均厚度进行区间估计,并将拉斗铲生产能力作为变量,给出煤层厚度变化下拉斗铲生产可靠性的概念,建立了拉斗铲-煤层厚度的机-自然可靠性模型,同时定义了可靠度的计算公式,为研究拉斗铲-煤层条件可靠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拉斗铲选型提供了可靠性分析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物料流量流向优化理论与工艺系统模拟为基础,提出重心圆投影模型与拉斗铲倒堆工艺流量流向优化模型,通过规划物料最优的原始分布状态、优化物料的迁移次序与路径实现倒堆工艺效率的提高。以黑岱沟露天矿为实例对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应用研究,构建了重心圆投影模型的作业单元体三维模型,计算了不同作业内容、不同作业环节条件下,设备作业循环耗时概率分布的拟合函数,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拉斗铲作业旋转角度与耗时符合凹函数非线性关系,应采用"差距排弃"作业方式;拉斗铲作业平盘高度约为13 m时,设备实际作业效率最高;排土空间充足条件下拉斗铲无需额外自行拓展平盘。 相似文献
13.
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的生产,既是在地壳实体上构造空间,又是在空间上构造矿山实体的复杂过程,揭露煤层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爆破剥离,不可避免地形成了采场工作帮、非工作帮、端帮、排土场高陡边坡、相应的采场工作帮、端帮高陡边坡形成、几何参数、服务状态等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论文综合运用露天采矿学原理、可靠性理论、防灾减灾学理论与矿山岩体力学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程实践,建立了露天煤矿边坡三维潜在滑动面稳定性分析方法,创建了棱柱体和圆柱体三维滑坡模型,分析了边坡暴露长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基于露天煤矿端帮高陡边坡特点,建立了露天煤矿非对称地应力卸载拱墙模型,分析了边坡各层岩体变形的协同性,结合弱层蠕变老化理论,给出了露天煤矿边坡失稳的判断准则,揭示了露天煤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露天采矿学基本原理。
基于露天煤矿采场高陡倒堆边坡的三维展布特点,建立了采矿工艺极限推进度数学模型,揭示了露天煤矿采场采动过程中边坡力学变化规律,提出了后冲能量的衰减方程矩阵;根据弹道理论,得到了抛掷爆破的最优抛掷角度,通过建立露天煤矿抛掷爆破有效抛掷率有限元模型和抛掷爆破参数反演模型,进行了有效抛掷率的预测。
针对拉斗铲倒堆工艺开采的特殊性,将拉斗铲倒堆剥离、坑底存煤和半连续采煤环节看作一个系统,根据露天矿的采煤强度要求,利用拉斗铲维修时间分布规律,得到坑底的最小存煤量计算公式,建立了系统可靠性模型,分析出系统所处的5种状态以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得到转移矩阵和有效度;创建了拉斗铲倒堆中间沟运输方式下破碎站和运煤通道移设步距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矿山煤仓合理存储容量;建立了拉斗铲服务水平数学模型,得出了拉斗铲服务水平和年计划生产能力、拉斗铲的作业时间和煤层厚度变化的关系;提出了限制工艺与非限制工艺的概念,实现了拉斗铲作业参数动态调整。
通过黑岱沟露天煤矿的实例研究验证了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大型火电机组燃煤煤种复杂、混煤掺烧决策困难的现状,提出并开发了一种基于物理规划的混煤掺烧优化模型。该模型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反映设计者偏好的单一综合目标优化问题,在以混煤煤质为基本约束的条件下,采用class-1S偏好函数对混煤结渣特性、混煤价格进行评价;采用class-2S对着火特性、燃尽特性进行评价;采用class-4S对混煤发热量、SO2、NOx排放特性进行评价,进一步通过求解综合偏好函数得到最符合用户需求的配煤方案。将该模型应用于某700 MW锅炉机组33种燃用煤种的多目标配煤优化中,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边界条件约束下,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出的混煤方案可以较好地反映用户偏好。该模型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偏好及时调整,更好地反映用户的真实期望。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矿井高压配电网的特点,用非线性规划法对矿井高压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进行优化,建立无功补偿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确定了无功补偿的最佳容量及其最优分布。经不同类型的矿井应用表明,其理论与实际运行结论能较好地吻合。无功补偿效益明显提高,减少的线损率约为46%,投资咽收年限约为1a。 相似文献
17.
抛掷爆破与拉斗铲配合的倒堆工艺环节中,拉斗铲在抛掷爆破形成的爆堆上作业,采掘带宽度是维系爆破区域与设备作业的关键开采参数。抛掷爆破效果、工艺设备作业要求及多煤层开拓运输系统布置是影响采掘带宽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抛掷爆破与拉斗铲作业特征和配合模式,分析了抛掷爆破开采参数与拉斗铲作业参数的影响关系;分析了与有效抛掷率影响密切相关的台阶高宽比及炮孔排效应。以抛掷爆破与拉斗铲倒堆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以工艺设备作业要求和开拓运输系统布置条件为约束,建立了抛掷爆破采掘带宽度优化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黑岱沟露天煤矿抛掷爆破台阶采掘带宽度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采掘带宽度为67 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