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统计法在渤南洼陷南斜坡沙三段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南洼陷南斜坡沙三段存在大量的储量空白区。针对渤南洼陷资源评价较差的问题,利用油藏规模序列法与地质帕莱托分布法分别对研究区的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预测的待发现地质储量较为接近,且误差值较小,但是在油藏结构的评价上,油藏规模序列法预测大油藏的比例偏低,而地质帕莱托分布法更能客观的反映大油藏的存在数量;在油藏样本的拟合曲线上,地质帕莱托分布法的拟合效果更好。因此,研究区选择地质帕莱托分布法进行资源潜力的评价会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该研究对研究区的勘探方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有机相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深层勘探的有利地区,主要目的层系为下第三系的沙四段,目前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对渤南洼陷深层烃源岩样品进行了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演化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以I-II1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通过对渤深5井、渤深4井的沙四段烃源岩和沉积相资料的分析,认为渤南地区沙四段烃源岩有机相主要为混源相和藻源相。  相似文献   

3.
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是渤南洼陷的重点勘探和含油层系之一.其储层在整个洼陷内分布广泛,含油气性较好,该区义601、义285、义65及义173等井,在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试油均见到良好的工业油流,但不同区块储层沉积厚度、物性和油气充注程度不同,成藏条件复杂.以实钻资料为依据,对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横向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为浊积扇体,主要分布在罗北及埕南洼陷边缘断裂所限定的断槽中,扇根位于南部,扇中位于渤南油田的主体部位,扇端位于北部义288井区,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及岩性-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裂缝储层勘探潜力大,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地质、测井、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其进行描述。通过细致分析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的地质资料,从多个角度对其裂缝储层进行预测,确定了2种针对性技术,即利用断层图像增强处理技术预测裂缝发育区,利用多属性趋势拟合技术预测Ⅰ类储层平面分布;但仅利用单一技术的预测结果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故综合2种技术的预测结果,使用叠合显示技术来预测研究区裂缝储层优势区带,以达到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精度的目的。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的构造倾角属性与Ⅰ类储层预测厚度的叠合显示结果表明,义182断裂带和南部罗42井附近是有利裂缝储层发育区。实际钻探的义182、义186和义187等高产油井或有良好油气显示的渤页平1井,均位于叠合显示技术预测结果中的有利裂缝储层发育区,表明应用叠合显示技术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裂缝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最大的生烃凹陷,位于渤中凹陷北侧的石臼坨凸起在潜山继承性发育的新近系背斜上发现了数亿t的石油地质储量,而处于亿t级油气田群油气运移必经之路上的石臼坨凸起南斜坡区的钻探成果十分有限,成藏规律研究相对不足.在对石臼坨凸起南斜坡区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成藏条件进行了认真分析,明确了石臼坨凸起南斜坡区的成藏规律:主要目的层系为古近系,新近系油气藏主要在具有断穿馆陶组以下断裂附近富集;石臼坨凸起边界断层和斜坡区油源断层附近是寻找新近系油气藏的有利区域;相对洼陷区具有古隆起构造背景的区域是寻找大型气藏的优良场所.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2013年实施的勘探及储量管理办法要求今后的勘探工作必须走高效勘探之路。在系统分析胜利油区东部探区(胜利东部探区)2013年勘探成效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形势下必须加强新领域预探力度、勘探目标综合评价以及勘探开发一体化等措施。通过系统剖析胜利东部探区"十二五"中后期的勘探形势与勘探潜力,明确了勘探的方向并分别制定相应的勘探对策。成熟探区仍是胜利东部探区主要的增储领域,需加强精细勘探,解剖储量空白区,寻找优质规模储量;沙四段下亚段—孔店组、前古近系等层系与外围地区勘探及认识程度低,需要坚定信心,系统研究,积极预探,实现突破;非常规油气中的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应明确储层发育机制,形成相应的储层保护与改造技术,页岩油气需要攻关"甜点"评价核心参数判别标准,建立页岩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区。  相似文献   

7.
沾化凹陷三合村地区油气来源及运移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沾化凹陷三合村地区油源条件复杂,油气分布规律尚不明确,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展。根据原油物性、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和成熟度参数等对三合村地区油气来源及运移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三合村地区原油可划分为沙四型及混合型2类,第Ⅰ类原油是来源于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的成熟油,第Ⅱ类原油是来自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与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的混源油。根据油气运移示踪指标分析,三合村地区原油的主力充注方向为从东北到西南。结合构造及油气规模分析,北部洼陷带与孤岛南部鼻状构造带的有利圈闭为下一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炳香 《石油仪器》2012,26(3):47-48,51,9
桩海探区是济阳坳陷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具有含油层系多、油气丰度高及油藏类型多样的特点,但区带内的桩西洼陷沙四段特别是沙四上的勘探却停滞不前,至今仍未形成产能区块。文章在桩西洼陷沙四下勘探取得认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沙四上洪水漫湖沉积的概念,并对其沉积及储层特征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集鼻状构造成藏特征及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阳凹陷是一个富油凹陷,北部斜坡是一个环绕凹陷沉积生油中心的长期抬起的沉积古斜坡,为油气运移主要指向,延伸至生油区的砂层是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北东向断层断距大、延伸长、封堵性好,为王集鼻状构造上的主断层,控制油气运移路线,横切油气运移"胡同"的北西向断层的相对封堵性控制成藏和含有高度.当聚集的油气柱高度达到断层所能封闭的油气柱高度后,油气从圈闭的顶部溢出,向对盘运移(或沿断层向上运移),并在新的断层圈闭内聚集.沿着油气运移路线,精细落实北西向断层,落实含油层系内各"胡同"的圈闭是下一步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罗家油田位于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带,其西与四扣邵家洼陷相连,北以斜坡过渡至四扣渤南洼陷,东与垦西地垒及三合村洼陷相接,勘探面积约300km2。区内沙四段砂砾岩体面积约120km2,目前完钻探井58口。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8km2,石油地质储量461×104t;预测含油面积24·6km2,石油地质储量5508×104t。罗家砂砾岩体中蕴藏丰富的稠油资源。1储层特征罗家地区沙四段砂砾岩体砾石成分复杂、分选磨园差、砾石大小不一、成熟度低,厚度100~500m,受古沉积背景控制,主要分布于罗家鼻状构造两翼。储层具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特点。对该区的砂砾岩储集层进…  相似文献   

11.
在高勘探程度地区难于以构造单元进行精细勘探。结合勘探生产实际,提出了成熟探区的"勘探单元"基本概念及划分方法,分析了如何将其作为地质研究、探井部署以及勘探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单元来指导勘探工作。并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家—永安地区Es4(上)—Es3(下)近岸水下扇岩性油藏勘探为例,利用"勘探单元"进行地质条件与勘探能力的关系和矛盾分析,明确了该区存在的关键问题,有效地指导了勘探,提高了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2.
垦西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垦西地区发育多种类型的圈闭,油气资源丰富,是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地区,综合研究认为,该区油气油个成藏期,垦东营沉积中后期的沙四段烃源岩成熟藏期和明化镇组沉积中期的沙三段烃源岩成熟成熟期,油气藏油断裂带和渤南洼陷南缘斜坡呈现状分布,沿同向和反向断层纵向分布悬殊,不同圈闭类型的油气藏发育部位不同,稠油与稀油的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沙四段,沙三段源岩均具有侧向和垂向运聚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明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二段沉积相分布与演化规律,为油气勘探寻找接替区,在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沙河街组二段进行了砂层组划分与对比,进而圈定了各个时期沉积相的展布范围并总结了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二段可划分为4个砂层组,各砂组依次向南逐层超覆,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洼陷周缘凸起带附近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其次为河口砂坝与水下分流间湾。洼陷内部以滨浅湖滩坝为主,按其成因可分为正常砂质滩坝、砂岩-碳酸盐岩混积型滩坝以及风暴成因滩坝三类,不同类型砂坝分布规律各不相同。沙二段整体呈湖盆不断扩张、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扇三角洲分布减少而滩坝沉积规模不断扩大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似层状储集体的发现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张抗 《石油学报》2003,24(5):4-9
自2001年以来,塔河油田南部下奥陶统一间房组的油气突破证实了对存在似层状储集体的推测.加里东期表生岩溶和深溶作用的发育及其在成藏中的作用,启发人们应以网络状和似层状储集体并重的思路,以"大岩溶"(成藏过程中多期表生和深溶岩溶)和"大隆起"(与最大侵蚀期侵蚀基准面以上的整个古隆起及其演化过程)的观点去开拓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5.
王利 《海洋石油》2010,30(1):14-20
通王断裂带地区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东部,沙河街组是本区的主要含油层系。通过烃源岩分析、储集层类型划分、孔隙流体动力场的描述、优质输导体系类型及断裂构造特征的研究,认为牛庄洼陷烃源岩主要为沙四上和沙三段深湖相—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油气以生油洼陷为中心,呈环状或半环状分布;沙三段大型三角洲相储集砂体、沙四段中上部的滨浅湖近岸砂坝、远岸砂坝和席状砂岩储层是主要储集层类型;砂体—断层类输导体系是本区优质输导体系,牛庄洼陷北部发育的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使油气顺着断层、砂体向南部通王断裂带常压常温和常压高温区运移。通王断裂带的油气藏主要是受断裂控制的构造油气藏,王家岗油田往西的中浅层是断层类油藏的有利地区,王家岗地区北部和陈官庄地区的西北部,是沙三段隐蔽油气藏以及断层—岩性复合型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6.
酒泉盆地酒西坳陷是典型的勘探程度非常高的含油气坳陷,其油气勘探潜力及有利的勘探区域是油气勘探决策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酒西坳陷原油类型与油源的精细对比,厘定了不同类型原油分布的层系与区域,总结归纳了原油分布规律,探讨了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的控制因素,重新评估了油气资源潜力并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酒西坳陷青南次凹中部地区存在低成熟、中等成熟和高成熟3类原油。低成熟原油仅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上段和中沟组,中等成熟原油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中段及以上地层,高成熟原油主要分布在深层下沟组下段与赤金堡组。青西凹陷南部的窟窿山构造带和北部的柳北构造带仅分布高成熟原油;鸭儿峡-老君庙-石油沟构造带和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带的古近系中仅分布中等成熟原油。青南次凹内部的油气以近源运移成藏为主,不同层段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层位。窟窿山断裂和121断裂是控制凹陷内油气运移成藏的关键断裂,鸭509断裂是控制油气由青西凹陷向南部凸起运移的关键断裂。新近纪以来祁连山向北推覆挤压形成的背斜构造带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圈闭,青西凹陷不均衡沉降与抬升为油气由西向东高效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酒西坳陷仍然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基础与勘探潜力。青南次凹中部的深层、南部窟窿山构造带东段和北部柳北构造带的中层-深层是寻找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西及其以南地区是寻找中等成熟和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南-庙南地区和鸭儿峡-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地区的古近系是寻找中等成熟原油的有利区;石北次凹中部-北部的深层是寻找赤金堡组自生自储成熟原油油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7.
地质认识创新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十四五"以来,中国近海先后在渤海海域垦利地区和辽西凸起斜坡带、文昌凹陷中央断裂带、宝岛凹陷深水区及开平凹陷斜坡带等多个领域获得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助力中国海油"油气增储上产攻坚工程"行动方案实施,进一步坚定了中国近海坚持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指导思想.加大岩性油气...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地区长6段油藏特征与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地区长6段油藏的地质特征、成藏机理及控制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指出储层特征及运移距离是长6段油藏形成与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成藏规律研究认为,目前该区勘探程度仍然很低,位于生油坳陷边缘的五里湾—杏河—侯市—王窑一带及其西南,由于储层物性好,油层含水低,开发效果好,为近期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杨米涧—青阳岔一带由于成藏条件较差,为远景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9.
酒泉盆地酒西坳陷是典型的勘探程度非常高的含油气坳陷,其油气勘探潜力及有利的勘探区域是油气勘探决策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酒西坳陷原油类型与油源的精细对比,厘定了不同类型原油分布的层系与区域,总结归纳了原油分布规律,探讨了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的控制因素,重新评估了油气资源潜力并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酒西坳陷青南次凹中部地区存在低成熟、中等成熟和高成熟3类原油。低成熟原油仅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上段和中沟组,中等成熟原油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中段及以上地层,高成熟原油主要分布在深层下沟组下段与赤金堡组。青西凹陷南部的窟窿山构造带和北部的柳北构造带仅分布高成熟原油;鸭儿峡—老君庙—石油沟构造带和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带的古近系中仅分布中等成熟原油。青南次凹内部的油气以近源运移成藏为主,不同层段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层位。窟窿山断裂和121断裂是控制凹陷内油气运移成藏的关键断裂,鸭509断裂是控制油气由青西凹陷向南部凸起运移的关键断裂。新近纪以来祁连山向北推覆挤压形成的背斜构造带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圈闭,青西凹陷不均衡沉降与抬升为油气由西向东高效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酒西坳陷仍然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基础与勘探潜力。青南次凹中部的深层、南部窟窿山构造带东段和北部柳北构造带的中层—深层是寻找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西及其以南地区是寻找中等成熟和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南—庙南地区和鸭儿峡—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地区的古近系是寻找中等成熟原油的有利区;石北次凹中部—北部的深层是寻找赤金堡组自生自储成熟原油油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20.
长堤地区油气成藏系统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长堤地区油气来源和运移聚集特征,将该区的油气成藏系统划分为中西部成藏系统与东部成藏系统。中西部成藏系统油气来源于五号桩洼陷,以断层、砂岩输导层为主要运移通道,以垂向运移为主,油气成藏类型比较丰富。东部成藏系统主要以不整合面和与之相通的砂岩输导层为油气运移通道,以横向运移为主,可在沙三段湖相砂岩及东营组下段的水下河道砂体所构成的岩性、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