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查明了老洞坡银矿床的矿源层、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将老洞坡银矿床与破山、银洞坡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指出破山、银洞坡、老洞坡为同一成矿带,并对矿床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雷大景 《现代矿业》2011,27(3):59-61
查明了老洞坡银矿床的矿源层、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将老洞坡银矿床与破山、银洞坡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指出破山、银洞坡、老洞坡为同一成矿带,并对矿床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李强 《现代矿业》2011,27(3):56-58
查明了老洞坡银矿床的矿源层、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将老洞坡银矿床与破山、银洞坡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指出破山、银洞坡、老洞坡为同一成矿带,并对矿床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哈尔哈达铁矿是内蒙古境内重要的铁矿之一,其矿源层赋存于温都尔庙群哈尔哈达组绢云母石英片岩型岩段中。在系统研究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归纳提取了矿床控矿地质因素和物探找矿标志,建立了哈尔哈达铁矿地质一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萑香洼金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成矿物质来自矿源层,主要为太华群。含矿热液富含碱金属。主要成矿阶段热液成弱酸性;成矿后阶段为弱碱性。成矿过程中温度、压力和溶液组分浓度是重要控制因素。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及最佳指标元素为:金、银、铅、锌、钼、铋、砷、锑。  相似文献   

6.
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的进展推动矿床地球化学主要在成矿理论和分析测试方法两个方面获得进展和突破。分析了金属成矿理论在构造与成矿、金属成矿省演化与成矿、超大型矿床寻找和探索理论研究等8个方面的进展,以及多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微区、微量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当前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前沿及其主要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疆特克斯县科克苏南金矿是新疆国土资源厅地勘基金中心在该区实施了1∶5万地球化学普查时首次发现,通过进一步勘查共发现金矿化蚀变带6条,圈定了6个金矿(化)体,并对其进行了资源量估算,研究认为长城系绿泥片岩、千枚岩可能是Au元素成矿的有利矿源层。碎裂蚀变岩带、韧性变形带及韧脆性断裂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根据岩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金的地球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Au--SiO2流体矿源的成矿模式。该模式认为金流体矿源(原矿源)来源于地核或下地幔,它控制着一级成矿单元,在地幔物质对流的情况下带到地壳的下部,与幔汁和siO2等混合形成准Au-siO2流体矿源,在地球收缩时的构造岩浆活动期运移到地表的低压空问分凝成矿。在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东天山塔雷克拉克地区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并从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三个方面分析了研究区的成矿条件。研究表明,塔雷克拉克地区具有在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期间形成铜矿的可能性,提出了在本区找矿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勇义  雷显权  陈延生  王健 《现代矿业》2011,27(2):65-66,106
讨论了东天山塔雷克拉克地区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并从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三个方面分析了研究区的成矿条件。研究表明,塔雷克拉克地区具有在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期间形成铜矿的可能性,提出了在本区找矿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