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果叶两用无籽桑树品种“大10”属三倍体品种,椹圆筒形,果粒大,汁多无籽,风味独特。果长径2.5~6.2cm,果横径1.3~2.0cm,座果率92.0%~96.0%,平均单芽座果数为5粒/芽,平均单果重4.44g。鲜榨果汁糖度9.0%~13.0%,酸度2.13g/L~5.69ge/L,出汁率70.0%~84.0%。“大10”成熟叶片长20.0~24.0cm,宽17.0~20.0cm。1/15公顷种植500株,成林桑园年产果量1488kg以上,年产叶量1650kg以上。该品种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果用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2.
盐度对四株海洋绿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2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盐度梯度(16‰、28‰、40‰)对小球藻属(C95、C97和C102株)和裂丝藻属(C19株)的4株绿藻的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19在16‰盐度时总脂含量最高为21.7%,C95在盐度28%。时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36.7%,C97和C102均在盐度40‰时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1%和14.4%.盐度对EPA(20:5(n=3))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影响显著,4株小球藻的EPA含量随盐度的变化相似,均在低盐度(16‰)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1%、19.7%、19.7%和14.6%.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在低温(10℃)条件下能高效降解苯胺的细菌,选取某化工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泥,通过驯化、分离、纯化,筛选出5株在低温条件下能高效地降解苯胺的菌种A1、A4、A7、A9、A14,采用16SrDNA测序与传统生理生化实验方法相结合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理学特征和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A1,A4,A7,A9,A14在培养84h时,苯胺降解率分别为87.5%,82.9%,100%,91.5%和82.8%,当培养时间至96h时,5株菌的苯胺降解率均达到100%.其最适生长温度是15℃,在5~3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以生长.最适pH为7.0.经鉴定A4、A9属于Delftia.sp,A7属于Acinetobacter.sp,AI、A14属于Pseudomonas.sp.保藏并深入研究这些低温苯胺高效降解微生物,可为苯胺类废水的工业化处理提供微生物资源,并且为提高污水净化效能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开发的植物声频设备播放古典音乐与蟋蟀鸣声混合而成的声频,对西瓜、花生和萝卜3种露地作物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声频试验15d后西瓜平均每株总藤长增长55.9cm,平均增长率为11%,抗病性增强,西瓜提前8d采摘;花生株高在15d后增长0.41cm,平均增长率为8.5%,平均增产186.6kg/0.0667hm2(亩),增长率为23%;萝卜的全株鲜重提高585.5kg/0.0667hm2,增长率为14.1%,其中萝卜(头)平均提高345kg/0.0667hm2,增长率为12.35%;萝卜叶平均提高240.5kg/0.0667hm2,增长率为19.15%。这表明以古典音乐和蟋蟀鸣声混合的声频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增强抗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孔混凝土为生态护岸载体,联合微生物、绿色植物等生态因子构建特定岸坡生态系统来研究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RT)为6d时,系统对CODMn、UV254、NH4^+-N、NO2^-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20.9%、13.4%、81.4%、96.8%和67.7%,相比硬质化岸坡的空白渠,CODMn、UV254、NH4^+-N、NO2^-N、TN的平均去除率仅为9.6%、5.0%、70.8%、42.4%和34.6%。通过该系统中多孔混凝土载体、水生植物和基质上富集的微生物等生态因子协同作用,使得有机物、氮类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水力冲孔措施的卸压增透效果考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水力冲孔措施的卸压增透效果,以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11124工作面为试验点,通过考察水力冲孔单孔出煤量、冲孔前后抽采瓦斯体积分数、单孔抽采量以及冲孔前后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等参数,分析了水力冲孔防突措施的卸压增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冲孔防突措施的卸压增透效果明显,抽采瓦斯体积分数由冲孔前的7.8%(平均)增至冲孔后的56.9%(平均),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也由冲孔前的24.2L/min(平均值)下降到冲孔后的2.28L/min,比原来下降90.57%.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下水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氚直接估算浅层地下水的平均更新速率,讨论地下水系统的更新速率变化.结果表明,贺兰山洪积扇地下水更新速率为(0.1—1.0)%/a;冲积、冲洪积平原(引黄灌区)地下水更新速率为(0.1-50)%/a;深层地下水更新速率为(0.1—6.0)%/a.说明因受地下水循环条件控制,银川平原地下水的更新能力差异较大,浅层地下水的更新能力大于深部地下水;冲积、冲洪积平原浅层地下水更新能力优于西部山前洪积扇;冲积、冲洪积平原内,南部黄河冲积扇的更新能力大于北部,北部靠近黄河的引黄灌区地下水更新能力优于扇前洼地及湖积洼地的更新能力.这对制定浅层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战略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在SB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活性污泥,以沉降时间为选择要素,逐渐提高氨氮负荷成功培养了以氨氧化细菌(AOB)为优势菌的好氧硝化颗粒污泥,其形态近似为球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1.1mm,平均沉降速率为1.9cm·S-1,SVI在18.2~31.4mL·g-1之间,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5%,亚硝酸盐积累率维持在809/6~90%。颗粒污泥形成后,氨氧负荷达到了0.0455kgNH4+-N(kgMLSS·d)-1,与启动期相比,提高了4.55倍。分子生物学FISH技术对颗粒污泥茵群结构的定量分析表明,AOB占全部茵群的14.9oA左右,NoB占0.89oA左右。反应初期高FA和反应后期高FNA的共同作用可能是该研究中实现和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以实验室SBR反应器分离出的好氧反硝化菌(WXZ-9)为原始菌株,分别用微波和紫外线诱变.通过反硝化性能测定筛选得到的正突变体WXZ-9—8号,96h后的TIN去除率达到67.20%,比出发菌株WXZ-9号菌提高了7.07%,NO3ˉ - N去除率在24h达到100%;WXZ-9—8号突变体的最大亚硝基氮还原速率达到52.89mgNO2ˉ-N·L^1·d^-1,比WXZ-9号菌株高6.90mgNO2ˉ—N·L^-1·d^-1.结果表明:WXZ-9—8号突变体具有更好的亚硝基氮还原酶的活性,并且比出发菌株有更好的生长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波长、流动相的pH值、组成和柱温等因素的选择研究,建立了RP—HPLC测定银杏酚酸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过预处理,可直接进行HPLC分析,平均回收率为98.73%,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50%,线性范围为0.518—9.897ug(相关系数r=0.9998),最低检测限为6.7ng。  相似文献   

11.
区域资料研究表明,早寒武世,宁夏贺兰山地区经历了前寒武纪长期隆起后开始下降,接受滨海浅滩相、碳酸岩盐潮坪相沉积.至中晚寒武世,鄂尔多斯西缘海侵不断扩大,呈现为开阔陆棚海,沉积环境由滨海浅滩相向潮坪相、台地边缘浅滩相、陆棚内缘斜坡相过渡,沉积中心转移至贺兰中段.通过对贺兰山地区寒武纪沉积地层特征、沉积相及古生物群时代分析对比,将寒武纪地层划分为早期海侵体系域(TST1)、中期海侵体系域(TST2)和高水位体系域(HST),其中,TST2与HST被饥饿段(SS)开分.  相似文献   

12.
福建三明仙人谷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碳氮磷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三明仙人谷山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沿300 m、400 m、500 m和600 m梯度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各高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和比例特征.结果显示,随海拔增加,土壤碳氮含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在600 m高程处最小,而土壤磷没有表现出固定的变化趋势.300400 m海拔区域和500400 m海拔区域和500600 m海拔区域氮磷的限制可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低海拔区域磷更缺乏而高海拔区域氮更缺乏.为全面评价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养分状况,还需要结合山地系统中其它生物因子的碳氮磷的比例特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相同管长,相同管径及相同实验工况下,对内置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和光管进行换热实验,研究了该两种换热管的传热性能,并对比分析实验后两种换热管的污垢沉积厚度,最后利用FLUENT软件研究内置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和光管的z=290 mm、z=710 mm两处截面的污垢分布.结果显示:在同样的条件下,内置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比光管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前者的传热系数大约是后者的1.3倍左右;相对于光管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的传热效果趋于稳定;螺旋叶片的换热管内部污垢沉积分布均匀,并且叶片转子两端区域的污垢沉积分布大致一样;光管内整体污垢分布不太均匀,同一截面处顶端污垢厚度明显大于底端;从光管的入口到光管的出口,颗粒的污垢沉积厚度逐渐增大.内置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相对于光管具有良好的抗垢特性,提高了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以输出功率系数为优化目标、叶片的弦长、扭角和相对厚度为设计变量,建立叶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轮毂和叶尖气动损失,对各变截面翼型的弦长和扭角进行了计算和修正。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大型变截面翼型叶片进行优化的气动性能理论计算。以1.5Mw风力机叶片为例,比较了变截面翼型叶片和单一翼型叶片气动性能的计算结果,变截面翼型叶片的气动性能优于单一叶片的气动性能,为风力机叶片外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观察雉科6种29个雄性标本,测量中央尾羽性状并统计,结果表明:6种中央尾羽色斑格局不相同;中央尾羽长、内翈宽、外翈宽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白腹锦鸡的中央尾羽最长(75.9±1.30)cm,鹧鸪(7.5±0.96)cm最短;以蓝马鸡的内翈(3.89±0.59)cm和外翈(4.63±0.73)cm最宽,鹧鸪的内翈(1.22±0.17)cm和外翈(0.97±0.14)cm最窄;这些差异有助于分辨雉科不同鸟类.  相似文献   

16.
华北平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十年的大量开采利用,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不仅表现为区域超采和局部严重超采,也暴露出地下水补给源严重萎缩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中西部粗质平原的地下水易补给区,因汇流山地水库强力拦蓄,河道主体补给功能丧失,而在中东部细质平原的径流主产区,因水位埋藏浅和水质咸化,降水径流不能形成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蒸发流失严重。以往实践强调山区水利工程建设而轻视了东部低平原区径流拦蓄利用,重视对高海拔咸水体的改造利用而忽视了对低海拔咸水体的改造利用,强化地表水库建设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地下水库的重要性。面对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严峻形势,调整水资源开发战略势在必行,其具体思路是:以千方百计提高降水利用水平为中心,调整和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布局;以地下水补给调蓄为重点,大力集蓄雨洪水和改造利用浅层水,充分发挥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功能作用。其具体举措有:实施山前梯级水坝的地下水库"回灌"工程;实施中东部及滨海淡水蓄水利用工程;实施东部浅层地下水规模化改造开发利用工程。若上述措施得以实施,可使降水利用率从现状的20.65%提高到26%以上,则华北平原供水问题有望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帕默尔旱度模式和刘巍巍等人修正的帕默尔旱度模式,以长白山地区20个气象站历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建立长白山地区的旱涝指数模式,计算了能够反映长白山地区干湿变化的20个气象站1960-2005年夏季(6—8月)逐月水分距平指数,并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长白山地区夏季旱涝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夏季旱涝存在全区一致型、东北一西南反相型和西南、北、东部与中部反相型3种分布类型,其中全区一致干旱或一致雨涝是长白山地区夏季旱涝的最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红壤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改善对于植物水分利用和土壤化学性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以坡耕地为对照,旱作梯地、茶园地、次生草地和人工牧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容重、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非毛管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整治方式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均显著增大,而次生草地显著下降,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依次是人工牧草地(0.98 g/cm3)<坡耕地(1.09 g/cm3)<旱作梯地(1.19 g/cm3)<茶园地(1.22 g/cm3)<次生草地(1.38 g/cm3);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依次是人工牧草地(0.98 g/cm3)<坡耕地(1.09 g/cm3)<旱作梯地(1.19 g/cm3)<茶园地(1.22 g/cm3)<次生草地(1.38 g/cm3);010 cm土层土壤饱和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次生草地(30.84%)<旱作梯地(37.54%)<茶园地(41.69%)<坡耕地(45.40%)<人工牧草地(55.08%);次生草地和坡耕地的土壤毛管含水量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增加,人工牧草地、旱作梯田和茶园地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土壤中,毛管含水量差异较小,其值分别在25.83%10 cm土层土壤饱和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次生草地(30.84%)<旱作梯地(37.54%)<茶园地(41.69%)<坡耕地(45.40%)<人工牧草地(55.08%);次生草地和坡耕地的土壤毛管含水量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增加,人工牧草地、旱作梯田和茶园地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土壤中,毛管含水量差异较小,其值分别在25.83%21.61%、4.25%21.61%、4.25%7.38%之间波动,相互之间大体不显著;人工牧草地、坡耕地、旱作梯田和茶园非毛管含水量随土层增加而减少,次生草地则增加,07.38%之间波动,相互之间大体不显著;人工牧草地、坡耕地、旱作梯田和茶园非毛管含水量随土层增加而减少,次生草地则增加,010 cm土层中人工牧草地土壤非毛管含水量为24.02%,明显高于次生草地(3.07%)、坡耕地(11.57%)、旱作梯田(10.80%)和茶园地(10.33%);不同整治方式土壤田间持水量变化趋势与土壤毛管含水量相同,其中010 cm土层中人工牧草地土壤非毛管含水量为24.02%,明显高于次生草地(3.07%)、坡耕地(11.57%)、旱作梯田(10.80%)和茶园地(10.33%);不同整治方式土壤田间持水量变化趋势与土壤毛管含水量相同,其中010 cm土层以人工牧草地田间持水量最大,为30.82%.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影响有显著差异性,人工牧草地土壤水分物理结构最好,因此,对红壤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坡耕地整治技术,以及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配置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长白山地区常见的100种药用植物中芦丁、槲皮素、金丝桃苷、山柰酚、齐墩果酸、熊果酸、β-谷甾醇等常规成分的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且对这些药用植物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了扫描.结果显示:芦丁、槲皮素、金丝桃苷、山柰酚、齐墩果酸、熊果酸、β-谷甾醇的最高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