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渗透油藏CO2吞吐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低渗透油田应用CO2吞吐可以提高油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本文介绍了低渗透油藏开展CO2吞吐试验的参数和效果,详细分析了选井选层、注入量、注入速度、注入压力、返排速度、浸泡时间和吞吐周期等参数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1井次低渗透试验井累积注入CO2量2926t,增产油量3348t,平均单井增油304t,平均每吨CO2换油率1.14t,试验成功率不断提高。可见,只要措施得当,效果是明显的。该方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偿还快、风险小等特点,值得加大CO2吞吐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
从室内研究、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矿场试验等方面对低渗透油藏开展CO2吞吐进行深入的研究,详细分析了选井选层、注入量、注入速度、注入压力、返排速度、浸泡时间、吞吐周期和转抽防冲距等渗数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口低渗透试验井累计注入3431t,累计增油2313t,CO2平均换油率0.67t油/tCO2,试验成功率不断提高。可见,只要方法得当,该项技术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和见效快等特点,值得加大CO2吞吐在低渗油藏中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3.
苏北低渗透油藏CO2吞吐矿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油田应用CO2吞吐可以提高油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文中详细介绍了低渗透油藏开展CO2吞吐试验的参数及效果评价,提出了低渗透油藏CO2吞吐的选井条件。结果表明,12口低渗透试验井的平均CO2换油率为0.67%。累积经济效益为68万元。按1200元/t油价计算的投入产出经比为1:1.32。只要方法得当,该项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投资少,规模小和见效快等特点,值得加大CO2吞吐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油藏单井CO_2吞吐参数优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选井选层研究结果,建立低渗透油藏目的区块精细地质模型。运用ECLIPSE中PVTi和E300模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三维三相组分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水驱后CO2吞吐过程,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依据评价吞吐效果。研究表明:CO2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闷井时间均为影响单井CO2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模拟计算确定CO2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闷井时间的最优值。该研究工作可为同类低渗透油藏实施CO2吞吐工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CO2吞吐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效果,从影响CO2吞吐的主要采油机理出发,室内筛选了适合大庆外围葡南油田特低渗透扶余油层的周期注入量、周期注入次数、注入时机、注入压力等影响吞吐效果的主要工程参数,结合现场试验确定了适合CO2吞吐的最佳焖井浸泡时间,指出各油田注入CO2后的浸泡时间应根据浸泡后期油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优化的吞吐方案设计有效指导了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现场开发,3口试验井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1.1t,累计增油479 t,为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水驱后采收率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田应用CO2吞吐可以提高油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本文详细介绍了低渗透油藏开展CO2吞吐试验的参数及现场试验效果评价,得出了低渗透油藏CO2吞吐的选择条件。结果表明,只要方法得当,该项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投资少、规模小和见效快等特点。在CO2资源充足的地区,值得加大CO2吞吐在低渗油藏中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7.
CO2吞吐增油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与其他气体相比较,CO2与原油接触达到混相所要求的压力更低一些,且CO2气藏丰富,这使得CO2成为三次采油中优先选用的气体.通过室内注CO2膨胀实验,研究了CO2溶于原油后使其体积膨胀、黏度降低,以及CO2对原油中轻质组分的萃取作用、内部溶解气驱作用、酸化解堵作用等增油机理.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运用广泛被采用的CMG 2005数值模拟软件中的Builder储层建模软件对SW油田A2模拟井建立单井地质模型,分析了影响CO2吞吐效果的部分参数,包括周期注入量、焖井时间、注气速度.结果表明,焖井时间和注气速度不是影响该油藏注CO2吞吐效果的最敏感参数,周期注入量则是影响吞吐效果最敏感的施工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从多套吞吐设计方案中优选出适合该油藏注CO2吞吐的最佳施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刘炳官 《特种油气藏》2006,13(1):68-70,74
在总结复杂小断块油田CO2吞吐系列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从油藏规模、物性、能量等角度剖析了71口吞吐井的实施效果,分析了影响CO2吞吐效果的关键参数,得出了注入量、注入压力、返排速度、吞吐周期等工艺技术参数的取值范围和标准,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蒲玉娥  刘滨  徐赢  潘有军  董明 《特种油气藏》2011,(5):86-88,139,140
三塘湖油田马46井区储层物性差、原油黏度高、自然产能低。为获得有效产能,进行了CO2吞吐开采方式研究。通过注CO2原油体系膨胀实验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对该油藏进行了CO2吞吐可行性研究和吞吐参数优选。CO2吞吐矿场试验和跟踪评价显示CO2吞吐在马46井区已见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CO2吞吐工艺操作参数的整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ZY油田原油CO2吞吐的工艺过程,建立了CO2吞吐数值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吞吐进行了实例分析,首先对该井的CO2吞吐参数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分析了CO2周期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采液速度等因素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CO2吞吐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表明用正交试验优选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比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所得的优化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吉木萨尔页岩油藏储层渗透率极低,改造后存在大量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采用注氮气吞吐方式开采易发生气窜,造成氮气波及范围小,页岩油采收率低.为了增大氮气波及范围、提高吉木萨尔页岩油藏的采收率,在评价泡沫封堵页岩裂缝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吉木萨尔页岩岩样进行了泡沫辅助注气吞吐试验,分析了泡沫辅助注气吞吐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研究了吞...  相似文献   

12.
李锋  杨永超 《海洋石油》2009,29(4):56-60
根据沙一油藏的物性特点,开展了CO2驱研究,室内进行了地层原油相态、压力组分、注CO2压力等实验。为了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了连续注CO2、水气交替注入等实验研究。室内实验表明,在沙一油藏进行CO2驱是可行的。在室内模拟和CO2驱替实验的基础上,在现场开展了矿场试验。通过在濮1-1井进行试验,井组取得了好的效果,日增油8.5 t,累积增油1 150 t。这为下步濮城油田高含水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Self-generating CO2 huff-and-puff technology involves injection of reagents into formations that react with each other to generate carbon dioxide. We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is technology in the late stage of Jiangsu oilfield development by flooding. We have studi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oil recovery by the self-generating CO2 huff-and-puff (cyclic) approach and we have studied the mechanism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We show that the self-generating CO2 huff-and-puff technology followed by waterflooding is more efficient than waterflooding followed by self-generating CO2 huff-and-puff. Self-generating CO2 huff-and-puff is more effective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4.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很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研究,然后对油藏流体进行CO2膨胀实验,再将注气前、后的地层流体的物性进行对比,确定CO2增产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井CO2吞吐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注气前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用拟合好的模型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周期注入量、注气速度、焖井时间和生产速度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出适合于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的优选方案,并对第一周期生产指标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第二周期的周期注入量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油井已不适合进行第二周期吞吐的结论,为油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CO2吞吐技术是开发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方式,但吞吐过程中CO2的利用率如何亟待研究。利用长庆油田某超低渗透油藏天然岩心进行了室内CO2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注入压力下CO2吞吐的采收率规律和CO2利用率。研究发现,CO2吞吐的累计采收率随着注入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并逐渐减缓;CO2利用率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明显降低,前4轮CO2吞吐中CO2的利用率较高;提高CO2注入压力使CO2-原油体系达到近混相或者混相状态,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采收率,而且不会显著增加CO2气源方面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油田应用CO2吞吐技术时采用近混相或者混相方式进行4个轮次的吞吐,能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采比高的问题,基于无效注水原因分析提出了有效累计注采比的概念。以吉林红岗油田大45区块为例,采用吸水剖面法和物质平衡法分别对有效累计注水量和有效累计注采比进行了计算并比较其结果,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予以验证。其结果合理地解释了超低渗透油藏有效累计注采比高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以往累计注采比的局限性,该方法可用于同类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氧化碳作为驱替剂可提高原油采收率。文章基于二氧化碳混相驱油的基本理论,采用图解法预测采收率与最佳注入量;分析科沃尔系数、戴克斯特拉-帕森斯系数、注入速率、渗透率、黏度等模型参数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采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EOR)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砂泥薄互层稠油边际油藏经济开发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边际油藏的开发可行性必须将开发方式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来评价。江苏油田的韦5断块属中低渗、砂泥薄互层的普通稠油油藏,可归于边际油田。对该油藏的室内微观驱油机理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注入水温度对其驱油效率和开发效果影响不大,冷、热水驱替及CO2吞吐的启动压力均较高而驱油效率不高,较经济的开发方式为降压开采一段时间后转入注水或蒸汽吞吐或蒸汽吞吐转水驱。结合矿场开发先导性试验结果,韦5断块稠油油藏应采用注改性水方式开发,以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效果;对条件合适的生产井进行短缝压裂,提高单井产能;选择部分条件具备的井蒸汽吞吐,以提高采油速率,从而提高开发效果和总体经济效益。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19.
利用缩膨剂提高文东油田储层注水能力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东油田由于储层具有低渗透、地层水矿化度高、粘土矿物含量高的特点,开发过程中水井高压欠注问题严重,普通的酸化难以达到降压增注的效果,因此,研究应用了缩膨降压增注技术。在文东油田4个区块的欠注水井实施缩膨降压增注技术8口,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2.6 MPa,注水量提高23 m~3/d。对应油井累计增油量为510.4 t,平均单井增油63.8 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注CO2吞吐开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利用物理模拟技术,对蒸汽吞吐后期的稠油油藏转注CO2吞吐技术以改善其开采效果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吞吐后期油藏转注CO2吞吐开采:1增加了弹性驱能量;2CO2溶解于稠油中,使原油粘度降低;3乳化液破乳:高轮次吞吐使原油物性变差,粘度大幅度增高;而CO2溶解于稠油和水中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粘度大幅度下降;4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得到改善,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实验研究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转注CO2吞吐开采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该技术改善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