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工作面巷道开挖后,岩体由三向应力状态变为二向应力状态,巷道围岩体重新达到平衡,即围岩体经历塑性、粘塑性以及流变三个阶段。根据宏亚煤矿D13111工作面的开采环境,采用UDEC软件对综放工作面围岩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巷道围岩体物理特性对综放沿空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在数值模拟中考虑巷道围岩体节理面之间的水平压力,顶板的下沉量以及两帮的移近量等因素。通过改进巷道的支护技术,提高支护效果,降低支护对围岩体的损伤和破坏。其计算结果与实践应用一致,由此说明该技术对同等地质条件下的矿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矿区的安全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娘姆特煤矿首采综放工作面布置在一水平二采区第二区段煤20中,为检验运输平巷支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支护效果,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开挖后未及时支护和采用支护方案支护、巷道围岩的塑性破坏特征、应力分布变化特征及顶板和两帮位移变形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支护方案支护后巷道围岩的塑性破坏区域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3.
应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手段,全面分析了屯宝煤矿综放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的分布特征及围岩塑性区扩展特点,研究了工作面前方巷道侧和煤柱侧各自的应力分布特点,并结合现场实测结果,确定了该矿综放工作面的动压影响范围,可为后续工作面巷道支护参数的调整和超前支护范围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长综放工作面回采时的巷道围岩变形规律,针对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超前压力大、变形破坏明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业性实验的方法,对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破坏特征与围岩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得出巷道应力分布以及变形规律,并对现有的支护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古城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以及应力转移情况,提出顶板超前"一梁三柱"支护并补打顶锚索、煤帮补打短锚索的补强方案.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后,巷道底鼓变形最大值为200 mm,煤帮鼓出量约为80mm,整体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王家岭煤矿20101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胶带巷现有锚网联合支护难以满足生产需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20101胶带巷在现有支护条件下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并总结其机理.结合20101工作面生产实践,在采用耦合注浆加固技术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后,巷道塑性区深度、顶板及两帮变形量分别降低67.6%、70.4%及92.1%,塑...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的保障15305综放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针对该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作业现存的支护效果差、工人劳动强度大以及影响正常通风等问题,结合5305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护工程概况,提出了可采用“单体+注浆锚索”的联合支护方式来支护巷道围岩,并优化设计了巷道超前支护参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综合优化5305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方式,该综放工作面最大顶板下沉量低于了65mm,围岩稳定可靠,工人劳动强度减轻,通风效果更好,取得了较好的优化应用效果,可为类似工况下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综放工作面二次动压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情况,以不连沟煤矿F6207辅运巷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不连沟煤矿综放工作面二次动压巷道变形破坏与应力演化特征。提出"强帮控顶、高支护材料强度、高围岩控制刚度"的围岩控制技术理念,提出新掘二次动压巷道的支护方案。新支护技术现场应用后,锚杆索受力状态良好,围岩顶帮位移量相对原支护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针对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超前段变形严重、支护困难的问题,理论分析了综放沿空巷道上覆岩层断裂结构模式,结合段王煤矿090510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确定了沿空轨道巷合理的掘巷位置|采用数值模拟对090510轨道巷在采动作用下的塑性区分布以及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轨道巷在回采过程中超前段的主要破坏特征,并探讨了巷道围岩变形机理|提出利用补强机理,采用补打锚索结合超前液压支架对超前段加强巷内支护的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超前段围岩变形较小,有利于实现高产高效且保障了工作面安全生产,为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护技术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神东保德煤矿81505综放工作面多巷布置方式下巷道的稳定与安全,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研究分析了单巷布置方式下沿空煤柱宽度为15.0、20.0、25.0、30.0、35.0 m,以及多巷布置方式下巷间煤柱宽度为7.5、10.0、12.5、15.0、17.5 m时的围岩应力分布、变形及塑性区的分布规律,对比得到沿空煤柱和巷间煤柱的合理尺寸。研究结果表明:在沿空煤柱宽度为25.0 m、巷间煤柱宽度为12.5 m的条件下,煤柱内应力水平较低,煤柱稳定且巷道变形量较小。基于非对称支护原理,提出了适用于保德煤矿81505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的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可控,煤柱整体稳定,说明所留设的煤柱宽度与支护参数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基础上,研究了深部矿井综放工作面沿空回采巷道矿压显现与矿压控制特点。通过对层状煤系地层巷道围岩复合结构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岩性结构、几何结构的概念,研究了不同应力条件下围岩岩性结构巷道塑性破坏区域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