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九资河茯苓为原材料制备碱溶性茯苓多糖,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扫描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并评价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碱溶性茯苓多糖显示出多糖的典型特征吸收峰为β型多糖;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整体随碱溶性茯苓多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碱溶性茯苓多糖浓度为1.0 g/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3.27%和62.32%,且在此浓度下碱溶性茯苓多糖具有最大还原能力,吸光值为0.51;多糖浓度为0.8 g/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为61.21%。综上所述,碱溶性茯苓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具有深入研究及开发的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从茯苓边角料中提取茯苓多糖的适宜方法,结果显示茯苓边角料中多糖提取的适宜方法为碱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表面实验设计考察碱法提取过程中碱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一次、二次及其交互作用对茯苓边角料多糖提取的影响,得到以多糖提取量为指标,碱浓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为变量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Y=-18,539+70,016X1+13,908Z2+0.0629X3-30.875X1^2-1.138X2^2-0.00063X3^2-1.5X1X2+0.15X1X3+0.00917X2X3。获得了碱法提取的适宜碱浓度0.6mol/L、提取时间6h及料液比1:150。  相似文献   

3.
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水提、酶解水提等提取方法对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温度、碱浓度、酶活力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所提多糖的多糖含量,确定茯苓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纸层析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所提多糖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将鸡腿菇子实体的菌柄与菌盖分离后,分别进行干燥,得鸡腿菇菌柄干粉。本文以鸡腿菇菌柄粉为材料,对菌柄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确定了菌柄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40、温度81℃、时间2.5h、提取2次,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2.65%,多糖含量为70.50%。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菌柄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10,4%NaOH溶液,80℃提取2h,提取2次,碱溶性多糖得率为20.14%,多糖含量为38.51%。   相似文献   

5.
酸性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成分,该实验为了进一步优化酸性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从料液比、碱浓度、碱提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虑,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酸性茯苓多糖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g∶mL),碱(NaOH)浓度0.6 mol/L,碱提时间1 h。在此优化条件下,酸性茯苓多糖的提取率可以达到78.5%。  相似文献   

6.
鲁战会  吴生文  唐健  张燕  景岚  曹薇 《食品科技》2006,31(11):107-111
共收集了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安徽等5省区不同菌种和炮制方法的茯苓样品15份,脱脂后分别用0.9%NaCl水溶液、120℃热水、0.5mol/LNaOH水溶液和88%甲酸溶液从茯苓中提取出了6种多糖,并测定此6种多糖的含量以确定茯苓多糖含量与产地及炮制方法的关联性。对PCS4-A多糖组分进一步使用1HNMR测定了-(1→3)/β-(1→6)糖苷键的摩尔比。结果表明:茯苓中碱溶性多糖PCS3-B组分是茯苓多糖的主要组分,占总多糖的90%以上。比较茯苓多糖的含量,实际上是比较PCS3-B组分的含量差异。在所选择的产地范围内,以云南省的样品PCS3-B组分含量最高,其总多糖含量亦高。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茯苓多糖组分含量有较大影响,同一产地、同菌种、同一栽培条件下,烤制的茯苓,其主要组分PCS3-B的含量高于晒制的茯苓;但同一产地,同一炮制方法时,茯苓多糖的主要组分含量亦相差较大,表明产地并非影响茯苓多糖含量的决定因素,茯苓多糖含量可能还与菌种、培养基材等性质有关。茯苓多糖的PCS4-A组分的-(1→3)/β-(1→6)糖苷键的摩尔比与产地有很密切的关系,但与炮制方法无关,云南产地样品的分支化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茯苓菌株HD06-10进行液态发酵培养,获得的茯苓多糖进行硫酸酯化结构改性处理,制备硫酸酯化茯苓多糖(SP),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其制备条件。采用柱层析纯化得到SP精制品,并通过紫外光谱、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红外光谱对SP进行纯度和理化、结构性质鉴定,结果表明:SP为多糖纯品,符合多糖及其硫酸根反应特征,分子量大约为5000~6000u;SP特性黏数降低,水溶性增加,IR分析有硫酸根的特征吸收峰,说明茯苓多糖的硫酸酯化成功。  相似文献   

8.
鸡腿菇菌柄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腿菇子实体的菌柄与菌盖分离后,分别进行干燥,得鸡腿菇菌柄干粉。本文以鸡腿菇菌柄粉为材料,对菌柄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确定了菌柄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40、温度81℃、时间2.5h、提取2次,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2.65%,多糖含量为70.50%。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菌柄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10,4%NaOH溶液,80℃提取2h,提取2次,碱溶性多糖得率为20.14%,多糖含量为38.5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茯苓多糖的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水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水杨酸法考察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5℃,水料比30:1,提取时间20min,提取2次。抗氧化试验表明茯苓多糖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汪兴平  程超  莫开菊 《食品科学》2007,28(11):287-289
本实验以窑归为主要原料,研究水溶性和碱液性窑归多糖的提取工艺。窑归经破碎、提取、酒精沉淀多糖、Sevag法脱蛋白、水透析、醇析等方法得出较高纯度的多糖,最后,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分别得到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经红外光谱证实: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具有一般多糖的特征。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参数是:3h、1:25、加水,其提取率是3.32%;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参数是:1mol/L的NaOH溶液提取6h、加1:25的碱液,其提取率是4.31%。  相似文献   

11.
选取真空冷冻干燥(FD)、40℃恒温干燥(CD-40)、60℃ 恒温干燥(CD-60)、100℃ 恒温干燥(CD-100)、120℃ 恒温干燥(CD-120)、日晒(SD)、空气能仿生变温干燥(AD)7种方法对茯苓进行干燥,比较干燥后茯苓产品的茯苓菌丝体的显微性状、水溶性多糖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醇溶性蛋白含量和水提液...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对茯苓进行前处理,对茯苓白酒浸提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前处理15min,料液比1∶6,浸提时间20d,浸提原浆白酒酒度55%vo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茯苓白酒中茯苓多糖含量可达19.05mg/L。GC分析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茯苓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有所增加,乳酸乙酯含量略有升高,杂醇油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茯苓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及在体循环肠灌流过程,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消化吸收情况。首先检测茯苓多糖在人工胃液中的降解,随后检测胃降解液在人工肠液中的降解,最后探究胃肠液降解后的多糖在体肠中的吸收。结果显示:茯苓多糖在人工胃液中0.5 h内被迅速降解完全,生成许多在胃液中稳定存在的片段,且在肠液中几乎不被降解。茯苓多糖主要在体肠被吸收,且初始多糖浓度越大吸收百分率(ρ)越大;吸收过程中,不同初始浓度的多糖溶液,其吸收速率常数(Ka)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吸收至120 min时,初始多糖浓度为0.1004、0.5007、1.0004 mg/mL的胃肠降解液的吸收百分率ρ分别达到(23.52%±0.57%)、(49.14%±0.87%)、(57.56%±0.22%)。研究表明:茯苓多糖在大鼠体内主要在胃液中降解、体肠中吸收。

  相似文献   

14.
采用β-葡聚糖酶酶解茯苓多糖获得水溶性茯苓多糖,优化水溶性茯苓多糖的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测定酶解产物抑菌效果。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以水溶性茯苓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反应温度55 ℃,pH值5.5,时间150 min,酶用量9 000 U。在此条件下获得水溶性多糖含量达到9.20%。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酶解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产生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67 mm、8.89 mm,对枯草芽孢杆菌未见产生明显抑菌圈,为茯苓水溶性多糖深度开发提供前期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在蒸粮阶段添加茯苓等中药材蒸煮、糖化、发酵,得到一种富含茯苓多糖的养生黄酒。对其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糖化阶段,酒曲添加量1.0%,糖化温度25℃,糖化时间48h;前发酵阶段,酵母添加量0.09%、料液比1∶2、前酵温度30℃、前酵时间7d;后发酵阶段,后酵温度15~20℃,后酵时间9-11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茯苓养生黄酒酒度为9.5vol%,总酸含量为4.21g/L,茯苓多糖含量为4.64g/L。  相似文献   

16.
发酵型茯苓葡萄酒的研制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主要分析了初始糖度、接种量、主发酵温度、偏重亚硫酸钾添加量对发酵型茯苓葡萄酒发酵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主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酿造条件,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发酵型茯苓葡萄酒最佳主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25.56 g/L、酵母接种量3.4%、主发酵温度27.23 ℃、偏重亚硫酸钾添加量89.26 mg/L,此时茯苓葡萄酒酒精度为13.72%vol,其感官品质及理化、微生物指标检测数据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茯苓皮中三萜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采用超临界CO2法提取茯苓皮中的三萜化合物,通过溶剂萃取、柱层析色谱等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提取纯化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初步鉴定出16种茯苓三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茯苓皮三萜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水明  桂元  沈思  黄文 《食品科学》2011,32(9):27-30
以茯苓皮三萜甲醇提取物为材料,熊果酸为对照,通过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茯苓皮三萜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 ·OH)和过氧化氢(H2O2),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01、0.91、0.87mg/mL,且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进一步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茯苓皮三萜具有抑制家鸡红细胞溶血作用,对小鼠肝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MDA)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桂元  黄文  刘莹  程水明 《食品科学》2012,33(2):110-114
以茯苓皮为原料,建立超临界CO2萃取茯苓皮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比。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夹带剂(95%乙醇)用量、萃取压强、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夹带剂用量按每克茯苓皮2.0mL、压强35MPa、温度65℃、时间60min,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为2.06%;有机溶剂提取法得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1.39%。优选出的萃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较有机溶剂提取法萃取率高出4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