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亚硝酸盐在肉类腌制中的作用、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和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对未来腌肉色素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在灌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制备的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添加到灌肠产品中,通过采用色度计、物性仪检测和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与亚硝酸钠发色或添加微胶囊包埋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的产品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腌制工艺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肉经腌制后,在斩拌时将制备的新型色素添加到灌肠严品中,可以赋予肉制品理想、稳定的色泽,良好的质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猪新鲜血液为基本材料,经离心得到亚硝基血红蛋白,糖基化形成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增强其溶解能力和稳定性,且赋予产品一定的香味。结果表明,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在真空冷冻干燥和60℃下溶解性能良好。并且在-18℃贮藏条件下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稳定性较好,此外,光照、氧化剂及金属离子也是影响糖基化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文章为糖化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亚硝基血红蛋白类腌肉色素合成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酸盐是肉制品中被广泛使用的发色剂,但由于其毒性和生成的亚硝胺的强烈致癌性,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替代亚硝酸盐的方法。其中以畜禽血中的血红蛋白为原料合成亚硝基血红蛋白类色素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将亚硝基血红蛋白类色素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不仅可以降低亚硝酸盐的残留量,还能提高肉制品的营养价值。本文总结论述了亚硝基血红蛋白及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的合成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猪血红蛋白为原料制备亚硝基血红蛋白,根据热稳定性选择用壳聚糖对亚硝基血红蛋白进行糖基化。对糖基化反应过程中亚硝基血红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分数比例、pH值、加热温度和时间对反应产物浓度(吸光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亚硝基血红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分数比例为4.16:1、pH5.6、加热温度50.5℃、时间15.7min。  相似文献   

6.
鸡血亚硝基血红蛋白合成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健康鲜鸡血为原料,对制备亚硝基血红蛋白的最佳pH值、亚硝酸钠、抗坏血酸的最佳添加量等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钠的最佳添加量为0.3g/100mL血液;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最佳添加量为0.3g/100mL血液;混合液pH值为6.1所制得的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含量最高.合成色素水溶液以及色素加热后用80%丙酮抽提所得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450~700nm处绘制其吸收曲线,发现在563.3nm、538.8nm、477.9nm处有吸收峰,与亚硝基亚铁血色原的吸收图谱一致,确定合成产物即是亚硝基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7.
猪血亚硝基血红蛋白用于肉制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硝基血红蛋白用于肉制品中的效果及腌制工艺对产品的影响。方法将制备的猪血亚硝基血红蛋白添加至灌肠制品,将色度、物性检测和感官评价相结合作出评价,并与亚硝酸钠发色产品比较。结果在原料肉腌制,斩拌过程中添加亚硝基血红蛋白,可改善产品的色泽和质构,提高产品稳定性并降低亚硝残留量。结论肉制品添加亚硝基血红蛋白可行,腌制工艺使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硝基血红蛋白用于肉制品中的效果及腌制工艺对产品的影响.方法 将制备的猪血亚硝基血红蛋白添加至灌肠制品,将色度、物性检测和感官评价相结合作出评价,并与亚硝酸钠发色产品比较.结果 在原料肉腌制,斩拌过程中添加亚硝基血红蛋白,可改善产品的色泽和质构,提高产品稳定性并降低亚硝残留量.结论 肉制品添加亚硝基血红蛋白可行,腌制工艺使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无硝或低硝肉品腌制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耿欣  孔保华 《肉类研究》1999,13(3):13-15
介绍两种肉品腌制系统:一是完全不使用亚硝酸盐,如麦芽酚、有机铁盐系统,用血液人工合成的亚硝基血红蛋白单一或多元腌制系统,红曲色素腌制系统,抗坏血酸、葡萄糖腌制系统,肉汤培养基腌制系统;二是抗氧化剂、抑菌剂和低量的亚硝酸盐组成的多元腌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无亚硝或低亚硝酸盐的肉品腌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不使用亚硝酸盐或使用低量亚硝酸盐的肉品腌制系统。一是完全不使用亚硝酸盐的腌制系统,如麦芽酚、有机铁盐系统;用血液人工合成的亚硝基血红蛋白单一或多元腌制系统;红曲色素腌制系统;抗坏血酸、葡萄糖腌制系统;肉汤培养基腌制系统;二是抗氧化剂、抑菌剂和低量的亚硝酸盐组成的多元腌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亚麻籽色素和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亚麻籽多糖及亚麻籽色素的抗氧化作用,考察了亚麻籽多糖及色素对全血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和粘多糖溶液在自由基氧化过程中粘度变化,结果表明,亚麻籽多糖及色素具有捕获自由基,抵抗自由基对生命大分子氧化损伤的作用,且色素比多糖强得多。故亚麻籽多糖和色素是一类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的制造。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大孔树脂吸附桦褐孔菌多糖色素动力学与热力学特征及最佳工艺条件,本实验通过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透析制备桦褐孔菌多糖,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筛选色素吸附率及多糖保留率评分最高的大孔树脂,研究其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特性,并优化该大孔树脂在动态吸附桦褐孔菌多糖色素中的径高比、吸附时间、上样量以及洗脱流速,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实验筛选的17个不同型号大孔树脂中,大孔树脂HPD-500最为适宜,其吸附色素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反应过程中受颗粒内扩散与液膜扩散的影响;并且吸附过程符合热力学Freundlich模型,为多分子层吸附,其中吸附焓变>0为吸热反应,吉布斯自由能<0为自发反应,吸附熵变>0为熵增反应。HPD-500吸附色素的最佳条件为径高比1:10,吸附时间1 h,上样量10 mg,洗脱流速1.5 mL/min。在此条件下,桦褐孔菌的色素吸附率为83.15%,多糖保留率为78.89%,多糖纯度由20.40%提升至56.52%。HPD-500大孔树脂具有吸附桦褐孔菌多糖中色素、提高多糖纯度的能力,本文为桦褐孔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6种大孔吸附树脂和2种离子交换树脂对银杏果多糖溶液色素脱除的影响,筛选出3种树脂: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1号、D900和非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DA-201C。通过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果多糖中的色素可能以带负电荷的非极性小分子色素为主,在采用脱色1号树脂,pH值为4.5,温度为25℃,上柱速度为1.5mL/min,上样浓度为选择4 mg/mL,柱容量为2BV的条件下,多糖的脱色率为82.37%,多糖保留率为79.12%,蛋白去除率为88.39%。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薯莨色素提取液的成分,利用凝胶过滤柱色谱法对薯莨水溶提取组分初步分离得到2类组分:乳白色物质和深棕色色素物质。应用诊断试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分离所得的乳白色物质和色素物质进行定性,并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发现:纯水提取的薯莨色素主要是缩合单宁四聚体以下的多聚体;乳白色物质主要是多糖类物质,含有果胶和淀粉,不含蛋白质。采用香草醛-盐酸法和苯酚-硫酸法对提取物中的缩合单宁和乳白色物质中多糖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二者在薯莨提取物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7%和10.2%。  相似文献   

15.
关洁  张璐  李丽  张盛贵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205-208
在茁霉多糖小试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5L中试生产工艺方案,分别研究了接种量和转速对中试发酵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中试和小试发酵液在生物量、多糖产量、蛋白含量及色素等各项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接种量对中试发酵有一定影响,其中以12%的接种量效果较好;与小试发酵不同,中试发酵在搅拌速度上应采用变速搅拌方式,即前期发酵采用160r.min-1较低搅拌速度,在后期发酵时应采用200r.min-1的搅拌速度;两种发酵方式比较,在相同的发酵时间内,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两项指标,中试发酵均高于小试发酵,而蛋白质和色素产量较小试发酵低,确定的中试工艺条件为:装液量3.5L,接种量12%,初始pH6.5,温度30℃,发酵时间5d,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发酵液中多糖含量达到3.66g/L。  相似文献   

16.
板栗壳棕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食用色素,本文研究了其光谱特性、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组成,为板栗壳棕色素的深入应用提供依据。利用碱提酸沉等方法从板栗壳中提取出板栗壳棕色素,紫外和红外光谱法初步确定其光谱特性,并采用Folin-Ciocalteu法、苯酚-硫酸显色法和BCA法测定棕色素中总多酚、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棕色素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其中的化合物,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与核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板栗壳棕色素的水溶液在276 nm波长有最大吸收,红外光谱图显示出明显的多酚类物质特征。棕色素中总多酚、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2.35%、13.75%和8.08%。棕色素对于DPPH自由基的IC50为0.44 mg/mL,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从棕色素中分离得到10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间苯二酚(1)、2-羟基-3',4'-二羟基苯乙酮(2)、邻苯二酚(3)、原儿茶醛(4)、没食子酸甲酯(5)、2,5-二羟基苯乙酮(6)、β-羟丙基香草酮(7)、原儿茶酸甲酯(8)、对香豆酸(9)和阿魏酸(10)。  相似文献   

17.
为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多糖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芒果叶多糖的提取条件和含量的测定。采用水提醇析的方法提取了芒果叶中多糖,采用硫酸-苯酚法进行了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多糖在484 nm有最大吸收峰,求得其回归方程为A=0.126 9C-2.076 27×10-3,相关系数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14%,RSD=1.094%(n=5)。芒果叶中多糖含量为1.516%。  相似文献   

18.
洋葱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葱粗多糖经脱蛋白、脱色,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得到精制洋葱多糖。测定该多糖的性质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洋葱多糖为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多糖含量为85.32%;洋葱多糖在紫外波长195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在紫外波长260nm和280nm处无吸收峰,表明其不含核酸及蛋白质;在红外吸收光谱3422.25、2920.43、1627.37、1415.55、1331.67、1091.85cm-1处均有多糖的典型吸收峰,且该多糖为吡喃糖,由α-糖苷键连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洋葱多糖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值为0.32:0.14:1.90:0.20:4.97:1.00。  相似文献   

19.
茁霉多糖(Pullulan)是一种水溶性胞外中性多糖,由真菌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发酵生产的。茁霉多糖在食品工业、药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多糖,但是大规模生产的还很少,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产量低,另一个是多糖中色素难以除去。综述茁霉多糖的生产菌种、生物合成机理,培养条件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讨论了茁霉多糖的应用前景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法提取裙带菜中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超声波法从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中提取褐藻多糖硫酸酯(FSP),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确立了提取FSP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热水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00倍加水量、在1 000 W功率下超声处理20 min能得到最大的多糖提取率。采用优化工艺,FSP得率(16.87%)、纯度(74.19%)和硫酸基含量(10.22%)比传统水提法分别提高了23.59%、30.92%和13.94%,色素和蛋白等杂质的析出减少,是一种良好的提取多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